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法律毕业论文范文,法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知识无力感”撼动中国

  • 投稿戒了
  • 更新时间2015-09-10
  • 阅读量585次
  • 评分4
  • 94
  • 0

文/雁翔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疯传。在这篇笔记中,身为“80后”博士生的作者王磊光描述了自己春节期间返乡探亲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了,但家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渐渐疏远: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是回到家乡却不能做什么。”令王磊光所料未及的是,这些在他眼里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见闻,竟然触动了一大批读者,并在春节返乡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乡土的思考——许多网友都用“感同身受”4个字来进行评价。

所谓“知识无力感”,是指高学历与收入之间未能形成应有的平衡,也就是学历未能换来人们所期待的收入,于是因此导致了一种深刻的失落感。有分析称,对于如今仍身在乡村社会的很多人来说,能够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依然是通过高等教育进入城市,并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一批又一批农村学子苦苦求学,为的正是打通其人生的上升通道。然而现实却常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中,高学历往往不能及时换回高收入,但生活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年轻一代农村学子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因受不同的专业学科影响,学子们的就业领域也有所不同,就业者之间的收入也差别显著,很多人文学科的的毕业生都普遍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而农村学子们的学历越高,在现实打拼中也就越容易产生受挫感,正是这种受挫感衍生出了强烈的“知识无力感”。

除了在网络上“一石击破井中天”以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知识无力感”也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有观点认为,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多元的功能,正确面对就业市场的挑剔选择,有助于缓解不少学子的“知识无力感”;我们的社会也需要为学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更公平的竞争,让知识的作用能得到直接体现,让知识的价值能得到应有承认。

博士生感叹知识无力

近期因一篇返乡笔记而在中国社会掀起舆论狂潮的王磊光,其家乡在湖北省的大别山区,他如今在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王晓明。有资料显示,王磊光平时喜好文学,对乡土问题比较关心,本科毕业后曾在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随后继续考研深造。

今年春节前夕,王磊光以笔记的方式,在“我们的城市”论坛上分享了自己春节回乡的观察和感受。在这篇仅7000多字的返乡笔记中,他分别谈及了“回家的交通”、“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妻子、房子、车子”等多个让他感到“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的问题,并由衷地感慨说:“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近几年来,尚在求学的王磊光都是乘坐高铁或动车而不是普通列车回家过年的,与刚上大学时同农民工们挤绿皮火车的情形相比,如今的他已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了。但他同时发现,如今开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一代农民工中已越来越普遍,因为私家车的意义已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结果是小县城每逢春节便挤得水泄不通,那些挂着外地牌照的车子大都是本地青年从外面开回来的。对于不少年轻农民工来说,房子、车子都是其城市生活的重要媒介,是他们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但房子是不能移动的,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因而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是对那些几年没回家的人们来说,再次回家更是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在遥远城市里的生活现状?与这些能够说走就走的“有车一族”相比而言,他这类必须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知识青年确实要显得无奈多了。

在谈到“知识的无力感”时,王磊光表示: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农民工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且他们家里的留守老人和孩子又往往无人照料,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恰恰是这类有着几个成员在外打工的家庭,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都得到了适当的回报。不过他也感叹道,现代生活其实是一种会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便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人们便没法再指望他们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也不能指望他们还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价值。

在王磊光看来,如今有两类农村家庭仍处于最困难的境地,一类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另一类则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后者主要是指有孩子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自始至终都在经受着教育收费的最高峰,加之这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消费支出不断增大,内外应付的大人们均已心力交瘁。更要命的是,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即便能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却又要面临结婚、买房、生育等种种压力。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来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在毕业后都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只会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王磊光说,他的一位博士师兄近期向他吐槽说,现在最害怕的事就是回家,因为感觉已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当他们这类高才生出现在村子里时,村里人都只会问“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这类问题常窘得他们即便回家也不敢出门。而颇具嘲讽意味的是,他的少时同学有九成都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了,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后,很多老同学如今都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平时在同学群里交流得最多的便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的成分。

在这篇笔记的最后部分,王磊光黯然神伤地感叹道:“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全社会展开激烈讨论

博士生王磊光的这篇笔记体文章,被指再现了我国城乡差距的语境下农村的凋零和残存的生机、进城农民工的亲情被剥夺、农村大学生面对知识无用的尴尬等关注度较高的社会问题,从而让中国农村的现状在春节期间成为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并由此收获了社会各界的诸多回应,其中既有充分肯定的声音,当然也不乏争议和质疑之声。

有媒体载文称,说到“知识无力感”,大多数人可能对这一新鲜词汇都还稍有陌生,其实它就是指个人的学历未能对应匹配的工作与等量的收入,因此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一种深刻失落感。其实抱怨“知识无力”乃至“读书无用”的现象并非特例,而是早有发生,每每看到当初同为一时伙伴的人们虽学历不如自己,如今却都非富即贵时,对比自我物质精神上都“一无所有”,难免不让人对读书无力产生感叹和悲哀。尤其是今天的一批又一批农村学子仍试图通过苦苦求学而打通人生的上升通道、实现个人价值,但残酷的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人们,如今的“拼爹”现象和所谓的“关系户”等问题,都是社会竞争中一道道难以迈过的坎,学历越高的农村青年也就越容易因屡屡受挫而心生“不满”。

但也有观点认为,“知识无力感”其实是个伪命题,撰写返乡笔记的王磊光实际上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知识本不是用来炫耀的,知识分子也不应在固化的知识圈里封闭自我,更不能自诩为知识分子便将自己与农民工划清界限,并且拿“知识无力感”来吐槽社会现实,甚至拿求知投入与物质回报来衡量“知识成本”。

还有一些知识分子也反驳说,王磊光的“返乡笔记”,所折射出的其实是“农村知识分子既难以融入城市又无法返回农村的应激反应”,也就是一些从农村通过读书来到大城市的年轻知识分子在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时,发现仅凭自己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在城市立足,且自己所熟悉的熟人社会网络在城市里也毫无用处,从而产生了对自己和知识的怀疑,进而将美好的理想寄托到了农村。但是当他们回到故乡时,却发现故乡已然被城市同化,想象中的熟人网络也不复存在,农民似乎也变得和城市人一样追求自身利益,他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瞬间崩塌了,从而使他们对农村感到了迷茫,对知识的作用也产生了疑虑。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幼时那些学习比自己差、知识比自己少的同龄人,都通过打工和做生意而活得甚至比有知识的自己更滋润时,这种知识的无力感就更加突出了。

上海澎湃新闻网2月23日也发表了一位高校青年教师撰写的争鸣文章《不必“近乡情怯”:另一面的乡村》,这位署名为“古鱼”的网友,以另一位来自乡村的文科博士生视角来看待世事,对农村大学生“近年情更怯”的现象表示并不认同,并认为人们读大学的观念应该改一改了。文中称:“在当前,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收入比不过熟练的技术工,这也很正常。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发展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如果说读了什么学位就要高人一等,不能高人一等就没面子衣锦还乡,那只能是旧时代的事情。’

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农村学子的“知识无力感”也引发了诸多代表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们的热议。不少代表委员都指出,无论是“读书无用论”还是“知识无力感”,都是一种在致富饥渴面前的短视,虽经不起历史的推敲,但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其生长的土壤。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知识无力感”更准确地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农村年轻人对知识的态度——在大众教育的今天,中国18至22岁的同龄学生中已有34.5%的人可以上大学,但不少农村学子读完大学后,在城市里却没能获得体面工作、回乡也没有衣锦还乡之感,甚至不如他们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龄人混得好,这就导致了从表面上来看,读书、知识在当今中国遍地似乎已相当“无用”和“无力”。

但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院长邢克智看来,知识虽无法做到马上换取等量的财富,但知识会在人生的长跑中成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砝码。他说,感到“知识无力”仅是博士春节返乡时与同龄人对比后产生的一种暂时的失落感,但能改变命运、让知识“给力”的岂止一份“文凭”这么简单?从长远来看,得益于大学教育所赋予的能力和素质,加上实践与个人的努力,获得知识的人才是最“有力”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主委钱学明也认为,虽不能狭义地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就一定得回到家乡去创业,但具有与农村发展相关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尤其是有科研能力的硕士、博士生,如果肯回乡创业,将知识用在家乡土地的建设上的话,那他们的成功就“将是‘分分钟’的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也指出,中国社会不光存在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城市中也还存在大批低收入群体,目前贫困代际传递也已经出现,两极分化的社会风险在不断积累。而要解决“穷二代”的“知识无力感”困惑,归根到底还要靠不断改进的制度,从制度上阻断社会财富的不合理遗传,从制度上为贫困人口改变命运提供保障、给予贫困人口改变命运的手段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