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化力——德育管理的内在品质

  • 投稿康斯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411次
  • 评分4
  • 32
  • 0

赵萍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文化力是德育管理的内在品质,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蕴涵于学校组织内质之中的、难于被其他学校模仿之独特的、能够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种基础性能力和优势。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促进德育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德育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文化力,文化力在德育管理中实施中的要素以及文化力对德育管理者的新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基本阐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力 德育管理 内在品质

学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领导力。而文化力是学校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德育教育的内在品质。2013 年8月29 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传承文明的载体。让孩子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是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掌握知识让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利于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促进德育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文化力

德育管理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文化力是德育管理的内在品质,是各种要素中最关键、最重要、最本质的部分,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蕴涵于学校组织内质之中的、难于被其他学校模仿之独特的、能够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种基础性能力和优势。一方面同企业精神文化管理不同,德育管理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德育模式,这也正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内容和重心所在。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学生社会化。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这种能够为个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就是文化力。八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八中是由湖北才女贺彦辉女士于1916 年创建,也是当时新疆唯一一所女子学校,后由革命先烈毛泽民的妻子朱旦华于1937 年加盟壮大,成立了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中学党支部,是新疆第一所完全中学。如何把第八中学建成全国一流中学?我们认为:必须传承和创新八中近百年的文化传统。学校一班人一致认为:一所学校要办得有特色、有生气、有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学校精神。精神,是一种气质,一种性格,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学校文化力的体现。八中在这样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凝聚了集体的意志、智慧和价值认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围绕一个中心目标、抓好两支队伍建设、理清三个层次教育、建立四个工作机制、落实五项措施到位、重视六个关键时期、构建七项校园和谐、八大德育特色。

二、文化力在德育管理中实施中的要素

在德育管理中突出文化力,不是对传统德育管理模式的简单否定和取代,而是对传统德育管理模式的整合和超越。

1.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德育管理是通过管理的软要素“文化力”来发挥管理作用的。“文化支撑着我们,就像一个建筑物的地基一样。当建筑物建立起来之后,你看不到它的柱子、横梁与钢筋,但是少了它们,建筑物就会倒塌。”可是,文化领导有时又是最“硬”的东西,“想真正改变(学校),你需要改变文化”。这是伦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罗泊·高菲和盖瑞士·琼斯的一段话,它有力地揭示了文化对于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区别只是在于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低品位的还是高品位的。自觉进行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是德育管理的基础和要件。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八中在德育管理中,紧紧抓住文化建设这一根本,八中九十多年优秀文化的沉积,影响着学校师生的素质。虽然九十年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学校原有的建筑已片瓦不存,但是九十年的非物质文化:九十年师生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是永恒的。学校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大胆开拓创新,精心创设一个志存高远、意蕴深厚、体系完整、教材鲜活的打造校园文化和文明环境方案。如八中的校史成了我校每一届新生入学前必上的第一课,每年的“四·五”清明节,我们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我校翻印、编撰了朱旦华回忆录,在全校开展了“缅怀先辈、继承精神”的系列活动,形成了“缅怀先辈、承继精神”校本教材,作为“永久的丰碑”,树立在同学们的心中。

2.学校共同价值观。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德育管理就是要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塑造正确的学校共同价值观,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学校价值主体是多样而非单一的。突出学校文化力,就必须认识到学校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同时,筛选出多样的学校价值主体和价值观中的共同的东西,把它们定义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或主流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多元价值观的存在。总之,德育管理要尊重多元的文化个性,只有这样,学校文化才能真正繁荣,才具有张力。

3.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文化力在德育管理中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依赖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精神追求的一种柔性化、隐性化的管理,所以它必须关心师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实践篇》里也提到:“如果学习同个人的愿望有关,那么一个人会尽其所能去努力学习。真正的愿景必须根植于个人的价值观、关切与愿望中”。事实上,当每个层次的师生发现共同愿景中有他自己的愿景,而且是在学校领导听了他们的心里话之后设计出来的,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逐步培育情感、信念、价值观、团队精神、责任与义务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念,形成学生“共同体”,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德育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力对德育管理者的新要求

德育管理中突出文化力的作用,实际上已经成为德育管理者追求的一种新境界。其实施的构成要素对德育管理者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管理者应以此为根本出发点,自我转变行为方式。

1.德育管理者要做学校文化的积极构建者。德育管理者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领导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从文化设计到文化建设,领导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文化品位无不影响和规定着文化发展的导向。学校文化管理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当我们启动文化变革的时候,至少要计划好3 个步骤:一是检查学校本身文化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寻找变革的方向、重点和切入点,确定从哪里开始着手;三是按照优先顺序列出时间表和方案,将目标具体到每一个过程。作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让学校组织文化日趋成熟,让大家具有共同的期望,在流程中变革活动方式。

2. 积极构建鼓励合作的学校氛围。德育管理不是传统的控制,而是一种建设性的合作。德育管理的精髓在于它“管”的是心而不是身,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文化,使领导者与他人紧密相连。从组织关系和管理权限上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保障,从心理上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自由的、平等的平台,进而为德育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关系层面、心理情感层面的支持。同时,要进一步营造团队合作的校园文化,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使之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和校园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德育实效可以大幅度提高。

3.坚持赏识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学校如果完全靠条条框框和纪律来规范师生的行为,不仅成本高昂,效果也不见得理想,因为此时德育管理者和学生是对立的。从短期看,这样做或许能解一时之痒,但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育管理的问题。有经验的德育管理者都知道,有时候一句推心置腹的谈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句关怀体贴的问候,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就要求管理者用信任、赏识管理去影响教师。

4.优化学校文化。构建学校文化力谋求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从根本上说必须加强学校文化的建构,着力于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以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陶冶人。学校只有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尽快构建自己的学校文化力,才能德育管理真正入脑、入心。

因此,我们应把德育管理的重点从行为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以文化为德育管理模式的主导之一,着力营造出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