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及对天津的启示

  • 投稿灵活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878次
  • 评分4
  • 23
  • 0

张艺琼

(天津市信息中心,天津300201)

[摘要]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支持文化产业政策频出,文化产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在天津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存在产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等不足。本文对我国文化产业龙头城市——北京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以北京798艺术区及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为案例,探究其发展经验,探索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天津;案例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51

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北京是我国内地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龙头城市。2006年,北京公布我国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九个大类。

1.1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于2000年,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得到高速增长。2005—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亿元增加到2794亿元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统计口径。,年均增速高达17.1%。尽管近几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速逐渐放缓,但其作为北京支柱产业的地位愈加坚固,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为13.1%,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在第一位,且远远领先于排在第二位的上海。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保险业的第二大产业。

1.2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北京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成熟的城市,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显。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与金融的融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构建富有特色的文创产业体系,北京提出将构建“3+3+X”,即“三大传统行业+三大优势行业+融合业态”的文创产业体系,提升文创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打造错位发展空间格局,提出要“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功能区产业支撑体系”,从各区县的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入手,统筹规划文创资源配置。

1.3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演进

十几年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其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快速壮大,基本形成了以文创功能集聚区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北京拥有市级和非市级的文创产业集聚区百余个,覆盖全市16个区县。政府就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台了百余条政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目前北京的文创产业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其产业收入超过全市的80%,是北京文创产业最为活跃的地区。

2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案例分析

北京拥有各具特色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0个,运作模式与侧重产业各不相同,差异化发展特征显著。本文选取“北京798艺术区”和“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两个较为典型的文创产业集聚区,分析其特色和成功经验。

2.1北京798艺术区——在旧厂区上建设起来的我国当代艺术新地标

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大子山地区,是北京最著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当代艺术集聚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其当代艺术亦成为我国文化形象标识之一。北京798艺术区吸引了超过500家文化创意机构,成为绘画、摄影、雕塑、艺术书店、餐饮、酒吧等各种文化艺术的汇集区。

798艺术区是在原有废置工业建筑厂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废旧厂区转变为时尚社区的典型案例。最初,798艺术区由艺术家自发组织形成,后逐步发展为由当地政府和国企协同管理,政府、国企和艺术机构共担责任与风险,体现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艺术机构主体参与”的运行模式。受租金成本适宜、建筑风格独特、交通环境便捷等优势的吸引,自2001年起,陆续有艺术工作室和艺术机构进驻该区,他们将现代艺术融入原有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工业厂房,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增加了建筑的现代感和艺术感,更好地将建筑和艺术、历史与现实相融合,逐步发展为独特的当代艺术聚合体,并成为我国当代艺术的重要集散地。

2.2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错位发展寻求产业结构升级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与798艺术区同属北京市首批认定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该基地已经聚集了文化企业3000余家,暴风网际、搜狐畅游、华录百纳、盛大无线等数字娱乐产业界的龙头企业纷纷入驻,品牌影响力日渐扩大,成为了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

该基地是在首钢搬迁后石景山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示范性窗口。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至河北后,石景山区提出发展现代娱乐,打造北京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以推动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同时,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竞争较强的背景下,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寻求与其他地区文创产业错位发展的路径,主打数字娱乐,基地逐步形成以动漫影视、网络游戏、数字媒体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基地以项目扶持、创新支持、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众多文化企业入驻,其集聚示范效应逐步增强。

3天津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天津建城设卫600多年,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天津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对提升天津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文化产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缺乏、支持政策不足、文化人才缺失等因素成为制约天津文化企业兴起的瓶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天津文创产业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3.1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破解金融制约瓶颈

尽快完善全市统一的文创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和专项发展规划,加大文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营文化企业产品和项目的宣传推介。

3.2实施特色品牌战略,与京、冀寻求错位发展

梳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提出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充分突出天津的河海文化、洋楼文化、租界文化、茶馆文化等特色文化,鼓励文创企业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展示天津文化魅力,培育天津本地文化品牌,与北京和河北实现错位发展。一方面,做大做强“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宣传包装天津戏曲、曲艺和相声等传统艺术,大力推广妈祖文化、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传统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培育原创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品牌,打造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津味文化。

3.3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养龙头文化品牌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资金投入高、品牌影响大,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破解天津当前文化产业投入少、企业小、影响弱、集聚效应不足的难题。支持各批“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重点项目快速发展,加大对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建立有力的协调推动机制。针对当前优质项目资源相对稀缺的现状,建议加强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策划和开发,建立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库,对进入资源库的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培育成熟一批推出一批,以此实现良性循环。

3.4鼓励产业聚集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天津文化市场较为分散,集聚力和辐射影响力不足,制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提高产业集中度迫在眉睫。完善现有文化产业聚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文化企业孵化器,引导风投资金向文化产业转移。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本地文化企业,同时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入驻园区。对于已经确定的项目,如国家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区等要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部市合作,积极引进国家级广告创意园等新项目,形成国家级文化产业集群。

3.5促进产业发展多元平台,为企业提供保障与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内涵丰富,参考北京等城市发展经验,结合天津实际,着重打造四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投融资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文化产品交易平台,解决好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资金”“有项目”“有科技”和“有市场”的问题。

3.6加强与京冀文化交流协作,促进京津冀区域文化繁荣

推动建立京津冀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依托各自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三地文化产业互补互促,错位发展。加快推进区域文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吸引北京的出版发行、文化艺术品交易等非核心功能区转移至天津地区,加强与京、冀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完善,提升区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16).

[2]朱婧达.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讨[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3]陈冬.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社会科学,2008(1).

[4]梅松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J].炎黄纵横,2008(10).

[5]孔建华.北京798艺术区发展研究[J]. 新视野, 2009(1).

[6]王凯,彭实铖.打造北京CRD——实现石景山区功能的重大转变[J].北京规划建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