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否定词“不”与动词搭配的三种情况

  • 投稿文兄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86次
  • 评分4
  • 31
  • 0

李雪雁 陈阳阳

摘 要:“不”作为一个副词,它所修饰的多是动词。有:否定副词“不”和动词的搭配有哪些组合的方式,同样的搭配成分在不同的搭配形式中语义是否改变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否定词 “不” 动词 搭配

“在现代汉语中,‘不’是最为常用的一个否定副词,其基本的表达功能是对事物、动作、性质、关系等的真实性、确切性、相关性等加以否定。”[1](P1)作为一个副词,“不”所修饰的多是动词。

一、“不+V”结构

“不+V”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否定词+动词”的否定结构,这个结构中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是指向后面所接的动词。例如:

(1)不知道 不明白 不清楚 不了解 不想

(2)不用 不要 不行 不准 不成

(3)不看 不听 不吃 不写 不喝

(4)不去 不来 不开 不关 不停

上面四类中的动词分别代表四种情况: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表示允诺的动词;表示与人的身体部位相关的动词;表示与状态相关的动词。例(1)~例(4)中的否定副词“不”都位于动词的前面,否定的是后面的动词,语义指向是后面的,是对心理状态、允诺、身体部位的动作和动作状态的否定。

朱德熙认为:“‘不’加在表示动作的动词或词组前往往表示对某种意愿的否定。”[2](P200)“不”否定一种动作活动时表示说话人自己的一种主观意志,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可以否定过去、现在和将来。例如“不吃、不去、不看电影”等。

表示客观否定的否定词是“没”,“没”否定一种动作活动时,表示一种客观的说明,说明所否定的动作、状态,一直到说话时还没有出现、显现。但是限于指过去、现在,不能指将来,例如“没去、没看、没看电影”等。需要注意的是,“没”否定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有“在某时某刻不存在什么”的含义。

二、“V+不”结构

“V+不”结构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句式,虽然它的形式看起来很短,但是却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反问句式。例如:

(5)知道不 明白不 清楚不 了解不 想不

(6)用不 要不 行不 准不 成不

(7)看不 听不 吃不 写不 喝不

(8)去不 来不 开不 关不 停不

很明显,在上文中“不+V”结构中的词组,在这里都可以把“不”和“V”的位置互换。互换之后,原来的词组变成了一个简短的疑问句。虽然词组和疑问句中的成分都没有改变,但因为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两者的语义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以每个类别中的第一个例子来分析“V+不”这个结构。平时口语交流中所使用的“知道不”“用不”“看不”“去不”等结构,其实是由“知道不知道”“用不用”“看不看”“去不去”等结构省略而成的(记作A类结构)。它们其实是“(某人)知道还是不知道?”“(某人)用还是不用?”“(某人)看还是不看?”“(某人)是去呢还是不去呢?”等这些选择疑问句(记作B类结构)的缩略句。缩略句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二是省去了某些词语。”[3](P169)在B类结构中,疑问句没有语音的停顿,并且省去了主语和疑问词,同时前者和后者之间还有逻辑联系。因此B类结构是缩略句,而A类结构是在B类结构的基础上再次省略简化之后的形式。这样更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可见,“V+不”结构是一个极其简略的疑问句结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语言结构的简化,也是语言具有活力的一种体现。

三、“V+不+补语”结构

“V+不”结构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疑问句的结构形式,在其否定词后面加上补语可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如:

(9)拿不动 推不动 举不动 走不动 咬不动

(10)看不起 买不起 拿不起 抬不起 吃不起

(11)看不准 拿不准 弄不准 打不准 投不准

(12)看不住 拿不住 咬不住 扛不住 压不住

(13)看不上 供不上 叫不上 交不上 等不上

(14)打不过 跑不过 骂不过 气不过 敌不过

(15)谈不来 做不来 弄不来 出不来 叫不来

这些“V+不+补语”结构的词组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十分常见,也正因为常见所以才经常被人们忽略。如果将否定词“不”的位置挪到动词的前边,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以每一类的第一个为例,*代表错误的说法):

(16)*不拿动

(17)*不看起

(18)*不看准

(19)*不看住

(20)*不看上

(21)*不打过

(22)*不谈来

很显然这些句子都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用语规范。梅笑寒在研究“V得/不动”的语义时谈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作用,施事能否使自身实现某种动作—位移,或施事能否通过某种动作使受事发生位移,或施事能否使受事发生变化——使物改变形状或使人改变思想、态度、行动等。”[4](P37)

“V+不+补语”结构中,补语“动”“起”“准”“住”“上”“过”“来”都是表示受事在动作“V”的作用下,原来的位置、形态、状态等没有发生变化或者转移。也就是说,在“V+不+补语”结构中,否定词“不”否定的是结构中的补语,而不是否定动作本身。“如果句中存在焦点,否定词‘不’会否定该焦点,并引出一个三分结构(tripartite structure),否则,‘不’会否定邻接它的词(adjacent word)。”[5](P119)

在语言学中,“焦点”又称“表达重心”或“表达重点”,是一句话中说话人传达给听话人的最重要的信息,或是由于表达的需要而着重说明的部分。[6](P42)否定的焦点简单地说就是否定词在语义中的否定指向。因此,“V+不+补语”结构中的焦点是结构中的“补语”——表示受事在受到施事的动作“V”之后发生的状态,而不是与否定词相临近的动词“V”。

四、结语

否定词“不”和动词的三种相关的搭配中,由于否定词和动词的搭配不同,结构所产生的语义特征也各不相同。只有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否定的语义指向,才能找出其中的联系与差别。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谊生.“不”字独用的否定功能和衔接功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8).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贾娇燕.实用汉语语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4]梅笑寒.可能补语“动”的语义分析[J].语言学习,1996,(4).

[5]李宝伦,潘海华.焦点与“不”字句之语义解释[J].现代外语,1999,(2).

[6]温锁林.关于焦点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李雪雁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陈阳阳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