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333次
  • 评分4
  • 60
  • 0

李俏 王金元

摘要:加强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是对时代发展、高校建设、学科完善的具体回应,意义重大而深远。文章以江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现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参与式发展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201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与实践”(项目号:JGB2013138);江南大学2011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社工学生专业助人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本科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号:JGA2011044)。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2-0099-09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2.011

李俏,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王金元,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无锡214122)。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社会工作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至今也不过30多年的时间。虽然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大陆曾模仿欧美国家的救助模式在本土进行过零星试验,但社会工作真正进入中国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民众接纳程度不高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能力不足等(王思斌,2013)。追根溯源,这不仅与社会工作嵌入其中的宏观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陈蓓丽,2011),同时还与高校内部学科发展的微观小环境有一定关联。由于社会工作专业从设立起就一般多在基础设施较好、办学实力较强的重点高校开设,而目前这些高校多处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因此,探讨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就必须要深入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社会情境给其带来了什么影响,具体如:当前国内重点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什么要求?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相关政策保障有哪此?作为被培养主体的学生的需求有哪些?这些都是意义重大且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现状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2014年9月对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问卷内容主要涵盖学生的背景资料、学习经验、专业认同、学术参与、发展规划、专业期望六个方面,并在问卷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求学生对于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以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有效补充。深入访谈则主要围绕开放式问题所反映出来的焦点问题做进一步展开。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90份,回收问卷337份,其中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328份,有效回收率为97.3%。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二)结果分析

1.社会工作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多数学生报考前对其缺乏了解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4%的学生表示社会工作是其高考时的第一志愿,而八成以上的学生表示社会工作专业并非其第一志愿,其中,一半以上学生的专业选择属于调剂专业,34.4%的属于第二或第三志愿,2.5%的属于父母和他人意愿,另有12.4%的属于其他情况。报考前对社会工作专业“非常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学生比例较高,合计占到80.5%;表示“一般”的比例为14.3%;表示“比较了解”的仅占5.2%;而没有一个人表示“非常了解”。通过进入该专业学习之后,五成以上的学生表示目前对社会工作专业“比较了解”;2.4%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表示“一般”、“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分别占39.9%、6.4%和0.9%。由此可见,目前社会公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还不高,尚需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以增进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和了解。

2.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专业喜好与兴趣表现出不置可否的态度

进一步调查发现,目前对社会工作专业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合计占27.4%,表示“非常不喜欢”和“不太喜欢”的学生合计占21%,而表示“一般”的则占到了51.5%(见图1)。目前对社会工作专业表示“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合计占23.9%,表示“非常不感兴趣”和“不太感兴趣”的合计占23.6%,而表示“一般”的则占52.5%(见图2)o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表现出强烈喜好与感兴趣程度的比例还不高,多数学生还处于不置可否的中间状态。

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专业喜好与感兴趣程度与高考第一志愿是否为社会工作专业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表现出较强的喜好与感兴趣程度,而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则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喜好与感兴趣程度较低。究其原因,这不仅与现行招生录取体制有关,而且与当前整个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与接纳程度不高以及就业形式严峻有很大关系,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专业信心。

3.学生专业书籍阅读较少,对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较低

在阅读专业书籍(不包括教材)方面(见图3),年级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来看,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其所阅读的专业书籍不到5本,阅读5—10本的占22.6%,11~20本的占5.8%,超过20本的仅占0.6%。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非常强”和“比较强”的学生合计仅占5.8%,认为“一般”的占49.8%,而认为“比较弱”和“非常弱”的合计占到44.3%(见图4)。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学生对本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对于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即,对本专业感兴趣程度越高,对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也越高。追根溯源,这又与社会工作专业是否为其高考第一志愿密切相关,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或许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即,初次印象对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态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自己能够准确清晰地向别人描述本专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仅有19.2%的学生表示“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表示“一般认同”的占50.9%,而表示“非常不认同”和“不太认同”的占29.9%。由此可见,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于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技能水平尚不够自信,还需要全方位地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与学习的热情。

4.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整体较高,但性别差异明显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专业认同指标的研究较多,但观点尚不统一。有学者将专业认同指标划分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四个维度(秦攀博,2009;苗艳梅、林霞,2014),还有学者认为专业认同指标应包含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评价三个方面(胡涤非等,2012)。本文借鉴第二种观点进行了相应的问题设计,将“专业认知”操作化为“对本专业所学的知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看法”将“专业情感”操作化为“对四年的专业学习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看法”,将“专业评价”操作化为“对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前景的看法”,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五点计分,每一问题五个选项依次赋值为“1”“2”“3”“4”“5”分,然后通过计算平均值来判断各维度指标的得分情况。研究发现,在专业认知、专业评价和专业情感三个认同维度中,专业评价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专业情感,最后为专业认知(见表3)。综合上述得分情况来看,各维度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均值2.5,反映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高,但专业认知维度得分相对较低,结合上文分析可推断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对于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与最新学术前沿掌握不够。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性别对于专业认同影响显著,女生在三个维度的专业认同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

5.学生对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不高,对教材选择、课程设置及专业实习等方面意见较大

如表4所示,在本次调查的328名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教材的选择还不够科学规范,内容也不够新颖,48.8%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课程尚不能够满足其对于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的需求,仅有三成的学生对于专业优秀老师数量与教学质量持认同态度。另外,学生对于本专业老师在学生学术成长方面所发挥作用的满意度也不是特别高,42%的学生对目前专业实习的意见较大。问卷最后开放式问题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学生普遍对于目前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不太满意,他们认为现行专业课程广而不精,安排不太合理,大一课程较多,而大四课程较少,而且课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较多,建议精简课程或调整一些课程为选修课,让学生按兴趣上课,并增加专业实习或对外交流环节。同时,可尝试在本科阶段设置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研究方向,以带动学生参与研究。

6.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术创新的积极性不足

为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术参与情况,调查问卷从学术讨论、自主学习、学术活动参与、实践创新四个层面设置了相关问题。如表5所示,在学术讨论方面,仅有9.8%的学生会在平时经常跟同学一起讨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东西,而76.2%的学生表示很少会跟同学在一起讨论专业知识,另有14%的学生表示从不会跟同学探讨专业知识话题。在自主学习方面,“很少”和“从不”查阅本专业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多达85.7%,而“经常”和“总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仅占14.3%。在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会议或讨论等学术活动参与方面,近七成的学生表示会根据兴趣参与;仅有6.7%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16.8%的学生选择从众,即“随大流、看看别人怎么做”;另有7.6%的学生则是消极应对。在发表论文、翻译书籍、参与课题等实践创新方面,17.4%的学生表示“从来不参与”,61.9%的学生表示“偶尔参与”,13.1%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7.6%的学生“总是积极主动参与”。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虽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参与相关学术活动,但学术创新的积极性还有待通过适当的途径加以激发和调动。

7.对口就业意愿较低,找工作或创业是多数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0.9%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从事与社会工作专业有关的工作,而近六成的学生则表示不愿对口就业。这主要与当前国内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就业范围偏狭、待遇较低等问题有关。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等就业领域的吸纳能力有限,从而导致社会工作专业的对口就业率较低。在职业兴趣与专业不匹配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就已做好了转行的准备。如图5所示,“找工作或创业”是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这一比例为39.6%;其次为“考研”,占34.8%;再次为“考公务员”,占22.3%;另有3.4%的学生计划“出国深造”。由表6可知,如果考研,50%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29.9%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仅有20.1%的学生表示“应该会”和“肯定会”。59.8%的学生表示“肯定不会”和“应该不会”推荐其他专业的人报考本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生,31.7%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仅有8.5%的学生表示“应该会”和“肯定会”。对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态度,13.9%的学生认为“难以接受”,59.9%的学生认为“应适当加以修改”,25.9%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仅有0.3%的学生认为“很满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于现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看法,相关制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创新。

8.学校对本专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

在本次所调查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见表7),69.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本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仅有1.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支持力度“很大”。另一调查题目也间接印证了这一问题(详见表7),45.6%的学生将“学校不够重视和支持”归结为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最大障碍;其次为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不成熟,占33.1%;再次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占13.8%;最后才是缺乏专业教师,仅占7.5%。且学生对目前所实行的学分制、第二专业制度以及本科生导生制的实施情况评价不高,认为这些制度还没有做到位,尚存在改进的空间。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心目中,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而是学校重视和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这些外部因素间接影响到了学生专业认同。对于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满意度的方法(见表7),学生认为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改革教学方式与实习制度,其次是提高学校对专业发展的重视度,再次是加强对外交流和引进同水平的师资或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解读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性较强,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不足

尽管国内各高校已基本实行了学分制选课,初衷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开发。但从本次调查与访谈中发现,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性较强,学生自主选课空间较为狭窄。在学生所要选的课程中,首先是校定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然后才是选修课,包括校定的专业选修课和院定的专业选修课,而对于校定专业选修课,多数只是名义上的选修,实质上是必须得选。除此之外,就是由学生根据学分情况选,由于学校各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程数量有限,一般选择空间也比较小,学生为了修够学分往往不得不选。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和相关学院应尽量多开设一些选修课,开课的内容也应更丰富一点,从而增大选课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集体主义教育较多,教育过程模式化

在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集体主义”教育倾向,即学校按照统一的标准化教育模式(统一教育目标、统一教育手段、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考试标准等)对学生进行教育,重视运用成型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忽视自我意识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从而成为模式化批量生产的“教育机器”。在此种教育体制下,导致接受同一教育的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被抹杀,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研究型大学,创新是最重要的动力之一,而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则有赖于自由、平等、宽松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因村施教,才是促进学生潜能发挥的有效方法。探索完善小班化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辅之以教师引领、启发和指导,鼓励在师生间、学生间广泛开展互动的教学模式,而对传统教育过程进行改造。

(三)教学评估机制尚不够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很早以前,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乔治·里茨尔就已注意到量化技术对于教育过程的影响,并在《社会的麦当劳化》-书中指出:“由于学校要求由学生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这可能迫使教授以可以获得高评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学生们往往倾向于喜欢那些具有幽默感、对学生要求不多的教师,而对于上课严肃、要求较高的教师表现得不太喜欢,在现行教学评估体制下,前者可能会获得学生更高的打分,但实际教学质量却可能低于后者(乔治·里茨尔,1999)。本次调查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很多学生认为个别教师以调侃时事、放电影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参与教学,只能是一笑而过,实际上并未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也没有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同。由于课程性质不同,以及不同年级或班级学生的评估基准不同,导致评教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无法同等比较,从而导致量化的评教指标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并不能真正地反映事实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际上,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已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他们往往并不会受到表相的迷惑,而更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究竟想要在课堂上获得什么。

(四)学生对于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迫切需要加以纠正与引导

调查发现,由于许多学生是高考服从调剂而转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初始就对社会工作专业兴趣不高,再加上就业形势不佳、专业发展不够成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专业的抵触情绪愈来愈大。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认为“专业用处不大”,理由多是专业知识无法助其顺利就业。这是一种功利性的视角,片面认为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任务就是为其提供工作中可具体应用的知识与技能。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未来工作所需要运用的知识并不都是在大学里能学到的。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在于打好基础,即,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奠定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终生学习的底子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关照,使其有能力去自学更多的东西。

(五)课程考核形式较为简单,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做出相应评价

目前国内各高校通行的是从美国引进的GPA考试模式,虽然这种考试通过可量化的硬性指标来衡量学生的某些技能是可行的,但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它既无法考查出学生的“软实力”,即学术能力、实践能力、个性及特长,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做出质的评估。但由于目前这一成绩与保研、出国留学、奖学金评定以及就业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过分关注和重视课程最后的考试,经常出现“平时上课漫不尽心、考试前其连夜突击”、“不到考试结束的最后一分钟誓不交卷”、“考试结束后想方设法走后门”等现象。这种“不在乎过程、只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并强化了学生的功利性思想。对此,能够完整地突显学生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过程考核形式有待建设和引入,以减少学生“一蹴而就”的功利性思想。

(六)课程开设面广而不够精炼,专业特色与优势不明显

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新生事物,尚未能突破欧美模式而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和方法。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多处在不断探索与完善过程中,尚未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较为缓慢。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影响下,高校纷纷开始增设社会工作专业,然而其中许多是依托原有的社会学师资力量建立的,由于专业师资不足、经验少、阅历浅,而未能在教育教学上对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学专业进行明确区分,导致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和优势不突出。结合调查发现,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所开设的课程较为广泛,面广但不够精炼,导致专业特色与优势不明显,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对此,应将广泛开设课程转为重点发展某些方面,突出教学重点,可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合理进行本科指导老师的选择,进而选修不同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针对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可尝试构建“学校、学生、教师联动、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研究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学生、教师联动”是实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创新目标的协作力量,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主体性,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术引领。而“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研究特色鲜明”则是实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创新目标的因循路径。

(一)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问题导向并不是单纯书面上的培养模式,而是倡导社会工作教育“接地气”,在坚持理论先导的基础上进行有指导的实践;并最终运用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对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通过比较不同服务方案的效果差异,形成切实有效的分类服务方案,提高社会工作的针对性。一般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研究问题,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自主选题,要求学生抓住某一个点或面,由此指导学生去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告诉学生怎么做以及如何做更好等,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参与中学到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

(二)以能力建设为中心,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授课模式,积极坚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大胆尝试将参与式教学、社会调研与实践等师生互动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在充分相信学生具有学习和掌握知识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提高学生解读外部世界的能力,并积极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听取学生的声音和了解他们的需要,评估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并获得相关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能力建设。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新生导师制和开设新生研讨课,此目的不仅仅在于老师能主动授予学生多少知识技能,还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咨询和沟通对象,而这恰好能够增加和创造师生互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合社会发展突出专业优势,形成专业特色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集中精力建设若干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学科方向,用科研优势及丰富的教研成果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对有不同发展愿景的学生予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锻炼其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创新思维,优化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次,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研究水平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打造专业特色。此外,高校应为学科间的交叉搭建合作发展平台,积极促进社会工作与校内其他优势学科的交叉、渗透及合作,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为探索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突破创造条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蓓丽,2011,《上海社工机构发展之制度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胡涤非、陈海勇、孙亚莉,《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基于暨南大学的调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4期。

[3]乔治·里茨尔,1999,《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4]苗艳梅、林霞,2014,《高层次青年社工人才培养状况调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5]秦攀博,2009,《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6]王思斌,2013,《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河北学刊》第6期。

编辑/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