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试析线性文化遗产——以大运河为例

  • 投稿农夫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51次
  • 评分4
  • 41
  • 0

陈雅林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线性文化遗产,指的是线状或带状分布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大运河作为我国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线性文化遗产,具有线性文化遗产的共性特征。大运河除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外,其文化、经济价值更加不容小觑。如何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其进行合理而安全的保护,实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98-02

线性文化遗产是区别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概念,这一遗产类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研究。我国作为拥有文化遗产数目众多的国家,在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方面也逐渐加大力度。所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因其线状的分布和遗存的特性而称之为线性文化遗产[1]。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线路、遗产运河、遗产廊道等一系列反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体现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动态特征的跨区域的遗产,已成为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探讨的热点[2]。我国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备受国内外瞩目[3]。

一、大运河的概况及申遗过程

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河段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以及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它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紧密地联系了国家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是国家的交通、运输要道、经济命脉,对于维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治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运河流淌的文明成为影响两岸传统文化的“因子”,岸上呈现的灿烂繁华的历史文化,构成岸边凝固的时光,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真实记载[5]。因此,对大运河这类线性的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地保护,就显得至关重要。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萌芽期(2005年-2006年)。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位专家发表了致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公开信。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58名议员提出申请大运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年5月,国务院将大运河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申遗工作的开端。第二阶段,发展期(2007年-2009年)。2007年9月,14个国外城市以及国内中国大运河24个沿线城市的市长齐聚扬州参加“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由此,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的主要城市。2008年3月,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会议就大运河申遗过程中运河的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及方案进行商讨,对运河的保护工作进行了科学探索;同年11月,成立大运河申遗办公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对运河沿线的文物、历史、水利、交通等进行了规划,集中精力解决申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2009年9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对大运河申报工作发挥了奠基性作用。第三阶段,高潮期(2010年-2013年)。2010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小组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开展了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工作。2012年,通过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及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法律法规,以适应申遗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同年10月,文化部出台《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了大运河遗产的范围。2013年3月,编制了大运河申遗文本,确定了大运河首批申遗的点段,包括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分布于31个遗产区。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遗产大会上,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至此,自2004年开始的大运河申遗,落下帷幕。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大运河明显带有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从分布形状来看,呈线状或者带状分布。线性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一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呈现出线状或带状,与文化线路存在着共通之处。作为中国最大的运河,它贯穿南北,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在这些省市中,分布着众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大运河将这些具有不同经济文化发展形态的城、镇、村贯通起来,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文化带。大运河始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古代漕运问题,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后期,大运河对政治中心北京和运河沿岸各省市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

(二)从自然环境来看,呈现错综的分布态势。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泛,地貌环境各异。大运河所流经的省份,包括政治中心、以工业为主体的城镇以及以农业为主体的城市等,地貌上包括平原、丘陵等。大运河如同魔法棒一般,将这些不同形态的地域串联起来。

(三)从经济角度来看,拥有巨大开发空间。从春秋时期起,初凿的大运河的一些航段就为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扮演着运输者的角色。在元朝,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使得统治者亟需大运河作为特殊工具来奠定统治基础。到了明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大运河都提供了交通方面的保障作用。在2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沿线各个城市乡镇的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农业、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运河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是目前各地政府建设运河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依据。

(四)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古代文化的传播,与航运事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历史变迁,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铁连接连接南北各地、航运连接世界各国的今天,大运河在水上运输中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沿线地区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方式。航运历来为大型货物之首选,其经济实惠的特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削减。

(五)从观光角度看,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线性文化遗产因其线性分布,串联式景点自然也不少。大运河沿岸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为大运河又增添了些许魅力。集航运与观光于一身的大运河,将线性文化遗产的特点展示到了极致。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

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其保护与传统的文化遗产项目尽管有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其固有的保护模式。

(一)我国线性文化遗产包括长城、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等,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人文价值的重视,线性文化遗产将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研究态势。就大运河而言,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对各省市实际线路综合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专门的研究保护机构,专河专制。在借鉴长城以及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大运河发展保护的模式。

(二)各省市要通力合作。在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之下,跨区域保护成为常态。线性文化遗产相较传统的文化遗产,其最显著的特点即是跨区域性,在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跨区域同样是一个显著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跨区域保护线性文化遗产,是所有遗产保护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运河流经的省市建立起专门的保护机构,由国家遗产保护部门直接管辖,统一指挥,降低各省市因保护措施差异所带来的风险。各部门需要根据其职能制定出相关保护方案,并同其他部门之间密切沟通,坚持从实际出发,通力合作,尽各自的能力来保护大运河。

(三)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在拥有文化遗产这张名片之后,大运河的身价飙涨。体现在旅游业上,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景点之多堪称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众多的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大运河本身的承载力也也将受到考验。因此,需要结合各个省市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在为游客提供典型旅游资源的同时,也能缓解旅游业对大运河保护带来的冲击。

(四)做好沿途宣传教育工作。大运河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如何在新时期延续这种和谐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大运河沿线大大小小城乡众多,由此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沿线居民的保护意识问题。在大运河沿线一些河段曾经一度出现过居民向河里倾倒垃圾、在沿线搭建房屋等问题。自2004年大运河开始踏上文化遗产申请道路之后,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沿线城市、乡镇的整顿力度,沿线居民的保护意识逐渐有了提高。沿线居民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之下,对于大运河以后的发展态势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由此增强了保护意识。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以提高人们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利用公众传播平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运河的宣传力度,博物馆可以展示大运河的前沿保护成果。只有民众的保护意识提高了,大运河才能得到持久的保护。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大运河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跻身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列,使得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持久的动力,也为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提供了新鲜血液。如何更加合理地保护线性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长期不断思考的一个课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俞孔坚,奚雪松,李迪华,李海龙,刘柯.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J].人文地理,2009,(3).

〔3〕单霁翔.委员建议加快京杭大运河申遗[J/OL].光明网,2007-3-7.

〔4〕单霁翔.“活态遗产”:大运河保护创新论[J].中国名城,2008,(2).

〔5〕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出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物,2006,(3).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