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成语的初始义与使用义——兼谈成语误用的原因

  • 投稿井天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03次
  • 评分4
  • 32
  • 0

孙永兰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成语由于形式简洁而涵义丰富,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和风格的典雅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大多数成语历史悠久,尤其是那些来自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的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或初始义淹没而不被人所知,或使用义与初始义大相径庭,致使在理解或运用时出现错误,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澄清历史真相,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成语;误用;初始义;使用义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61-02

成语王国,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雅俗共赏,古今同用。成语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虽然大多数成语产生的年代久远,但其内容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应该正确地理解它,运用它,避免积非成是,永远保持成语旺盛的生命力。

一、歪曲史实,使成语的初始义产生错误

成语无论是来自于历史故事,还是来自于神话传说,都蕴含着特定的思想内容,也反映出古人的爱憎情感和价值取向。但有的成语在产生之初,因为受某种社会原因的影响,歪曲历史事实,传达出了错误的信息,后人也就信以为真,其实是以讹传讹。

成语“叶公好龙”来源于历史故事,该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受刘向的影响,千百年来,叶公就成了一个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的人,该成语也就明显含有贬义。甚至连正史也采用这种观点,如范晔《后汉书·崔駰传》:“公爱班固而忽崔駰,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唐代刘知几《史通·模拟》:“盖鉴识不明,嗜爱多僻,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有叶公好龙之喻也。”《中华成语大词典》对“叶公好龙”的解释为:“叶公喜爱龙,并非真意,只不过是摆摆爱好龙的样子。比喻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实质上对这种事物并不了解或需要,甚至在真正面对时反而害怕。”[1]

而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历史上,叶公确有其人,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由于他才华出众,所以于公元前524年被楚平王封于叶邑(今河南省叶县),故史称叶公。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他率领当地民众所修筑的东、西二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对叶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受人民的喜欢和爱戴。据考证,叶公所画之龙,其实就是水利工程图。

但是因为叶公崇尚道教,奉行道家思想,这就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尤其是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叶公就被儒家学派的政敌后人所不齿,于是就编造出“叶公好龙”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使叶公一直被误解了两千多年。

二、脱离语境,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

成语的来源是多元化的,那些来源于现代的成语,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此也不容易被误用,而那些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成语,或由于人们对该文献作者的思想缺乏深刻的理解,或由于人们对该成语出现的语言环境把握得不够准确,结果都会导致对该成语误解、误用。

成语“相濡以沫”,“原指离开水的鱼,互相用唾沫沾湿对方,以求得暂时的生存。比喻在困境中彼此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2]。

今天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是用来歌颂赞美夫妻之间或亲人之间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相互救助、不离不弃的深厚感情,明显具有褒义,与“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义近。但当我们了解了该成语的出处和上下文环境后,就会发现意思并非如此,甚至正好相反。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和《庄子·外篇·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今天人们只着眼于“相濡以沫”,而忽视了后面那句“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把这两个句子联系在一起,就不难看出,庄子是反对“相濡以沫”的,他认为,鱼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互相用唾沫湿润着对方,苟延残喘,还不如回到大江大湖,各自游走,互相忘却。庄子在这里通过鱼的处境变化想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相濡以沫只不过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行为,是一种生存的必须和无奈。当人们脱离了困境,就会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一切,回归到自由自在的境地,这才是最符合人们的“真性”的。由于人们对庄子的思想缺乏深刻的了解,所以就曲解了“相濡以沫”的原义。

“闭门造车”,“现在多比喻做事不顾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脱离实际”[3],是个贬义词,主要用来批评或劝告那些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的行为。但是“闭门造车”的初始义却与此大不相同,该成语出自宋代僧人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说关起门来制造车辆,出门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宋人朱熹在《中庸或问》卷三中对这句话又进行了解释:“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指出之所以“闭门造车”,还能“出门合辙”,是因为造车时使用相同的方法,遵照统一的规格。因为古代车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合乎尺寸,出门就能合辙。由此可见,该成语的初始义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是称赞“闭门造车”之妙。

“出尔反尔”,是今天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常用于指责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明显具有贬义。对“出尔反尔”这个成语,几乎所有的工具书都只解释了其中的“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而对“出”“反”,可能认为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就不做任何解释。即便如此,“出尔反尔”怎么就会出现这样的使用义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使用义呢?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考证。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是通过减省压缩的方式而形成的。如果仅看这一句话,意思确实不好理解,因此有必要把它放到当初的语言环境中。《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联系上下文,当邹穆公就如何处置见死不救的邹国百姓而向孟子请教时,孟子先是客观分析了邹国对待百姓的态度,然后引用了曾子这句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当初你怎样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反过来就会怎样对待你。其实孟子在这里批评了邹穆公的治国之道。简单地说,出尔反尔,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一报还一报”,就是因果报应,而且是现世现报,与“说话不算数”实属风马牛不相及。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出尔反尔”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现在这种使用义,其结果是不但影响了人们对“出尔反尔”初始义的理解,甚至反过来错误地理解了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解释“出尔反尔”——“指言行前后不一,反复无常”,而举的例子就是《孟子·梁惠王下》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就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4]。

“寄人篱下”也是一个常用成语,表面意思是寄居在他人的篱笆下,用以比喻依附他人生活,不能自食其力。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他在工商界老是寄人篱下,是不甘心的。”如果仅从字面来看,这种解释没有错误,其比喻义,即使用义也恰当合理,但如果联系该成语最初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其意义与此大相径庭。

“寄人篱下”出自《南齐书·张融传》:“(张融)为《门律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在这里,“寄人篱下”是指文章著述因袭别人而无创造性。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北魏祖莹的话“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不明语法,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对成语的误用,主要是因为对组成该成语的某一个词的误解,但对有的成语,由于人们不懂得或忽视了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因而导致误解、误用。

如“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人们常常把它理解为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在这里安下心来。甚至早在元明时期就已经这样理解和应用了,如元代吴昌龄《张天师》一折:“既来之,则安之,仙子请坐,容小生递一杯酒咱。”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既是两君好友,亦是一体的。既来之,则安之,且请一杯迟到的酒。”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解释,“之”字的意思没有落实,被忽视了,肯定有悖于该成语的初始义。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里的“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是代词,指代“远人”。所以该成语的意思是:既然已经使远方的百姓来了,就应该使他们在这里安心地生活。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提出的治国策略,是孔子反对战争、主张仁政的表现。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经过时间淘洗的语言精华。成语言近而旨远,历久而弥新。我们要准确把握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继续发挥成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2〕〔3〕陈贵有.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1466,1340,75.

〔4〕李行健.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长春出版社,2000.44.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