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哲学毕业论文范文,哲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天人合一理念中蕴含的自然美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1-05
  • 阅读量188次
  • 评分0

  摘    要: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思想是人类同整个宇宙尤其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把人类的追求和生生不息的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命系统。这种与自然结合的生命观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美学,产生了自然美的哲学理念和自然美的美学理念。自然美也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尤其是以自然美为基础,蕴含在自然美里的生命美学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衍生出了以自然美为底蕴的新的生命美学。时至当代,自然美对新的美学理论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天人合一 ;美在自然;自然美之大美;自然美之生命美;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周易·易传》就提出:“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这是古人在和自然的相处中,以及在对自然的感悟中所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境界。这一思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由古至今,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的最主要的哲学流派儒、道、释都有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并且都认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种相互亲和的关系中,把人的情感与精神,人的理想与追求,同自然的精气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把自然的物质属性升华到了具有情感和精神的自然,使得自然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自然美除了自身的美感之外,更多地赋予了自然以人格之美,比如崇高、伟大等美感形式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体现的载体。这种人格化了的自然,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通过这一状态,人的情感和精神与自然之生命状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这种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绘画领域,创造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美学思想,自然美也成为这一思想指导下的重要的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美

  

  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表达自然与人的融合,尤其是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融合,这种物我的融合,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周易》是中国古人对天地自然变化和人类自身生活相互关系的一部理论着作,而“天人合一思想”则是《周易》的核心理论。《周易·系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这是人在参悟天地运行后所形成的一种合一的境界。周易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追求,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都得到认可,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老子也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论观点做了阐释,《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说自然中有四大,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3]老子在这里把人作为自然四大之一,把人同自然连为一体。在这个相互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一个脉络,那就是人法地,法天,法道,到最终的法自然,那么自然也就是人所追求和效法的最高的标准。这种理念表现在美学上,那就是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宗白华1921年就指出,生命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也是一切美的源头。自然美所蕴含的生命内蕴,成就了自然美的美学价值和自身定位,自然美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美的最高的标准,也是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人们在艺术追求上的最高的标准。

  

  二、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从来没有离开过自然

  

  从原始社会的岩穴壁画,到对工具美的创造,再到生活中对工艺美的表达,始终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在书法和绘画成为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的时候,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需要在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去寻找。其实不光是美学,中国的政治、思想、生活都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就连中国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是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统一的。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绘画美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烙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然美也就成为了必然。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自然论观点和美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历来为画家和理论家所重视。这主要在于道家把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老子将自然放在一个最高的位置,自然涵盖了人、地、天和道,这也是对自然的一个定位。而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就是顺应自然,或者说是合乎自然。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效法于自然,也因此,自然美成为美的最高追求,“美在自然”也成为画家们的自觉的追求。在道家的思想里,自然除了上述说的自然界之外,还包括自然的状态,即道家所认为的自然无为的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思,这也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老子崇尚这种自然观,老子反对伪美,即矫揉造作的美,他推崇朴素纯真的美。《道德经》里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一种大美的标准,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就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就是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比如自然界的音乐,那可是最好的音乐了,可是有时你身在其中的时候,又可以听而不见,这时声音和自然已经融为一体了。与此哲学思想相对应,也产生了关于自然美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人们讲美的创造要妙造自然,浑然天成,这是对自然美的基本要求。唐代的张彦远把自然列为绘画作品的上品,自然之下依次为神、妙、能、谨细。《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5]这些都是古人在与大自然的相互交融和感知中经过不断地提炼和升华所得到的自然之美,历来为文人和艺术家所重视,形成了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体系。

  

  庄子顺承了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为大,自然美也就是大美,最高的美。庄子认为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创造出天地之间的大美,其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6]这里提出了大美的问题,那何为大美?根据庄子的思想来看,这里的大美也就是指的自然之美,或者说大自然的朴素的本真的美。这种美显示着自然的纯真与朴素的特点,是美的本源,美的极致,也是对美的最高的追求。庄子在《山木》篇还提出了“既雕既琢,复归于朴。”[7]的美的观念,就是通过雕琢去掉表面的华饰,回归到朴实无华的自然的本真的美。庄子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8]庄子把自然朴素之美看成是最本真的美,是一种内美,一种理想的美,任何形式的美都无法和它比拟。这里的大美可以和张彦远的“谨细”的标准相对比,谨细的美为绘画作品的末端,自然美才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平常所说的绘画要大气,包括雄浑大气,要以小见大,画面要雅致,并且要有大雅之致,才能体现出绘画的大的气势和大的境界,大的意境。中国后来的大写意绘画,强调作品的精、气、神,强调抒发大的情怀,这也是对自然本质的内在追求,是追求自然美的重要的方面。有时绘画讲求大巧,力避小巧,小巧到谨细则为病态,而大巧才是美的,如同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就是一种不加雕饰的朴素的美。

  

  三、自然美是一个生命美学系统

  

  在美学的领域,自然美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自然美是一种生命美学,并且同自然一样,它也是一个完善的生命美学系统。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断地为自然美注入新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是自然美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绘画中生命的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来自于自然,浸润在人的心灵,是在人对自然的感应中所赋予的情感生命,是自然美依托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下所形成的人和自然相互交融的美学理论。现实中,自然又是纷繁和复杂的,在自然美描述中,人们往往关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之美,这种美感往往比较直观,很容易为人们所感受到。那么在自然中的没有生命感或者是缺少生命感的自然物象那里,人们又如何体现它们的生命感呢?首先,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简单地结合,而是全方位地融合,尤其是心灵的融合和精神的融合。这种融合在绘画领域体现得也很明确,比如自然中没有生命的枯藤,艺术上称为“万岁枯藤”的实例来说,万岁枯藤即使是枯死了,也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用笔上的趣味性而备受画家喜欢。枯藤虽然是没有生命的物象,但是中国的画家们由于深受自然美的影响,所以在表现时就运用“移情”的方法,把枯藤的历史沧桑感和饱经生活洗礼的生命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其获得了艺术性的再生。在运用笔墨表现的时候,将润泽的富有生命之感的表现技巧运用到对枯藤的表现当中,使枯藤如同沐浴在春风当中,赋予它以春的生命之感。

  

  这里充分展示了中国美学的博大与精深,其中也蕴含着中国绘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那就是“移情说”。另一方面,画家们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找到了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当表达秋风冷冽,万木枯槁的景致时,在笔墨的表达上,一定会在枯笔焦墨中润含春雨之感,使之具有生的气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表达要求,其核心的思想是要体现出生命之内涵,呈现生命意味的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绘画美学,是中国绘画美学的哲学来源。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自然的系统,也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生命状态。在天人合一思想里,自然美作为一种生命美学,它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活的循环系统,意即自然美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总而言之,自然美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内涵也很丰富,自然美也和很多的美学理论相联系,或者说中国美学的很多理论,归根结底都最终回归到自然美这一范畴里来,而其最终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自然美的文化基础或者说是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也只有天人合一思想里的自然美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才具有深远的美学上的影响力,也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自然美及其相关的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鹏昆中国画天人合-“思想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

  

  [2]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26.

  

  [3]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4]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5]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78.

  

  [6]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30.

  

  [7]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06.

  

  [8]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