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生活物理社会教育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9-18
  • 阅读量520次
  • 评分0
  • 0
  • 0

  从当前我国初中理科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基本技能掌握相对扎实,但是知识的实践能力、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仍然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从而也突出了我国当前理科教育上存在的弊端。为此,立足于现代化社会,在不断认识到科学技术重要性基础上,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角度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国家的进步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物理社会教育原则


  一是,以生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保障教学设计符合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在细节设计上突出教学的针对性,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型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自身的需求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实现自我个性与自我能力的发展。


  二是,开放性原则。目前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从而限制了学生眼界的拓展,教师应系统的总结当前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种渠道丰富物理教学资源与教学信息。例如,在温度计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详细了解热力学温标以及华氏温标的具体规定,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将知识延伸到课堂外的具体实践中,对学生展开更科学的引导[1]。


  三是,综合性原则。为了实现生活物理社会教育更好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历史、生物、化学等知识都会有所涉及,教师应从综合性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以及物理的教学,实现学科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的统一,在重视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基础上,也重视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生活物理社会教育的策略


  教学通常基于建构主义,将学科知识细化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其强调学生主动构建,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实现学生正确构建知识体系的主要方式则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基于生活物理社会教育教学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感受、感知物理知识,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文章以《光现象》这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探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生活物理社会教育的具体策略。生活物理社会教育实践设计如下:


  在《光现象》这部分知识学习中通过对光的传播、反射、平面镜成像、折射、色散等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光的重要性,其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光明,让这个世界的绚烂多彩为人们带来更愉快与幸福的生活。从城市的发展来看,流光溢彩的华灯使整个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明亮、整洁的玻璃幕墙实现了城市的亮化,但是这些设施在美化城市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光污染,如掩盖了星辰、使人们身体受到不良影响等[2]。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基于所学知识对光污染现象产生原因、危害、防治展开具体的探究。


  探究的主要目的为了解城市光污染的产生、对民众的影响,探究防治光污染的有效方法。探究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学生自身所在城市或生活区域为探究对象,通过访谈、网上查询、实地考察等方式展开具体探究。从学生的探究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光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导致光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镜面反射,同时,通过查找资料学生发现当前国际社会已高度重视城市光污染问题,并对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程度进行了划分。现阶段,光污染主要有人工白昼、白亮污染、彩光污染三种类型,其产生源头为室外建筑外墙污染;室内装修不良光色导致的污染;以及工业产品等帶来的局部污染。人长时间处于光污染环境中,会对正常的生活、休息以及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出现失眠、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等情况;在办公中如果受到光污染的影响会影响办公效率以及办公效果,而且在室外环境中强烈的光污染会对正常的交通造成干扰[3]。


  基于学生对光污染来源、产生原因、危害的了解,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以下防治方法:争取政府的支持,在城市建设中对玻璃幕墙、反光材料的使用做出限制,并尽量减少光滑幕墙,通过增加幕墙褶皱,避免镜面反射;倡导城市建筑建设与装修中使用水性涂料,减少金属板、瓷砖等材料的应用;并建议重新对城市亮化进行规划与设计,适当的通过隔离带将居民区与商业区隔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生活物理社会教育要求物理教师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将教育定性为提升学生成绩、升学考试上。从而在教学中调整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知识的机会,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并推动现代物理教育与科学观、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