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税务税收学论文范文,税务税收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非常优秀的税务税收学论文范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18
  • 阅读量217次
  • 评分0
  • 0
  • 0

  随着现在各大企业的发展,也让很多很有专业得到了全面应用,税务税收就是现在比较受关于的一个专业,并且在企业当中也是非常抢手的,那么税务税收的论文怎么写呢?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环境税收制度下企业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研究


  乔亮国


  摘要环境税收制度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其相关的企业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从而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税基的稳定。但目前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信息透明度控制还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现金流量与报表批注有漏洞和纳税申请难度高等问题。本文以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标准为基础,通过分析探索提高税务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有效途径,并基于相关数据调查提出完善税务控制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提高税务会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可靠性。


  关键词税务报表透明度会计信息


  一、引言


  2018年4月1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办税大厅,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从申报专窗接过一张环境保护税税票,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开出的首张税票。2018年1月1日,我国首部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作为按季申报的全新税种,环保税于4月1日在全国范围迎来了首个征期。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首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作为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改革后第一个通过费改税新增的地方税种,环保税承载着助力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我国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明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发展的现象司空见惯,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污染成为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亟需从多方面对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管理,而征收环境税就是保护环境的手段之一。环境税(EnvironmentalTaxation),也有人称之为生态税(EcologicalTaxation)、绿色税(GreenTax),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对环境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税作为税收种类的一种,与其他税种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特征,如强制性、无偿性、公共性等。但是环境税也属于特殊的征收税种,具有其独特的法律特征,如科学技术性,环境税作为一种特殊的税收,具有独特鲜明的科学技术性,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税法的立法和税法的执行上,其中在立法方面,主要体现在税目和税率以及计税方式等技术性问题。在执行方面,指环境税的征收必须通过环境监测、根据标准来进行,离开科学的测定,环境税无法实现依法征收。


  为了确保环境税征收的准确,相关企业的税务会计报表的透明度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确保环境税收的关键依据。个别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会刻意隐瞒部分财务信息,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甚至出现虚假财务信息的情况,为了保护企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税收的及时、准确征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税务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环境税收制度下相关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信息对透明度控制存在的问题,重点依据透明度的标准,制定对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二、环境税收制度下企业税务会计报表问题剖析


  1.税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不够


  第一,税务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示的项目都是按照财务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负债类的项目没有明细的分类项目,例如在应交税费项目下都是以年初数和年末数这样的历史数据计算应交税费和未交税费的税金金额,这样的方式只能对总体情况进行反映,但是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纳税明细,而且也不能列出应交税费的明细和未交税费的明细情况,例如增值税、附加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税费明细都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第二,在税务会计报表下的利润表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存货等资产和应税劳务等各方面的问题,例如在税金及附加栏只是对各税费的合计金额进行统一填写,对明细项目消费税、房产税、附加税等这些税费都没有进行清晰的反映。此外,从所得税计算的角度出发,利润表中对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也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两者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同时,对于各种优惠政策,如先征后退、加计扣除、即征即退等都没有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这些情况的存在,致使税务会计报表的透明度不高,对税务监督工作带来许多问题。而且税务会计报表的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通常情况下税务局不会严格要求税务会计报表的附注情况,但是税务会计报表中的附注信息表述不够完整,给税务的稽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存在漏洞


  在税务会计报表下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里设置了“收到的税费返还”和“支付的各项税费”这两个项目,但是这两个项目只反映出当期实际缴纳的税金总额,不能反映出实际纳税业务对现金流产生的影响,也不能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税费实际发生的会计归属期进行正确的反映,使税务信息在填写时存在缺漏。而且在委托代理销售业务发生时,代收代缴的收支税款也无法在税务会计报表中体现出来,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税负。尤其是委托方在商品代理销售行为发生后,不能及时收到受托方的转款,就只能代缴增值税,可是税务会计报表中暂时还没有针对这类问题的反映说明。另外,在项目“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也无法对税负及原因、实际的期限、是否是企业承担等详细情况进行反映。而且在填制税务会计报表时,税务局也并未对报表的附注规定严格的硬性要求,但是企业税务会计报表的附注信息只是对每个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简单说明,并没有对项目的分项进行详细的信息说明,不能直接反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所以附注信息的不完善也会给税务的稽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纳税申报的难度较高


  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并且避免税务会计报表信息的错误和主观偏见,保证报表能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和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可靠性是税务会计报表的灵魂,是真实性、可核对性和中立性的真实反映。可靠的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能更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并且为税务局的稽查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


  在环境税收制度下相关企业的税务会计报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所以在填制税务会计报表时要更认真严谨,以免造成税务报表的不准确,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在填制利润表纳税申报表时,需要对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进行准确的计算,及时在企业的实际收入和会计利润之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正确的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针对非货币性资产及减值准备,会计报表和税务申报之间的处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所以在填制税务报表时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只是填制的难度有所增加。所以,会计报表与税务报表之间调整的项目很多,计算过程也会变得复杂,难度系数有所提升,导致出现填制的税务报表信息出现缺漏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也给税务局的稽查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企业税务信息报表在实际申报和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但是企业还是要以税务报表的透明度为准则,在环境税收制度的条件下,使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信息在填制时真实化、可靠化,为税务会计报表的透明度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三、企业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的标准


  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与报表的内容和报表披露的质量有关系,衡量标准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充分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1.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是企业要如实地、客观地处理和填制企业税务会计报表的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税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做出企业发展决策的依据,税务报表的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合理、准确地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营状态做出科学的分析。而监督者通过税务报表的信息分析出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企业类型,相关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监督者需要通过相关企业报表信息的透明度分析,对税务会计报表进行监督。


  3.充分性


  充分性是税务会计报表信息披露透明度的主要标准,因为环境税收是根据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情况为计算依据,所以企业在公开披露会计信息时必须把企业的完整税务报表情况呈现出来,如果呈现出来的数据过于片面或有所隐瞒,就会使企业的使用者和监督者不能准确获得企业的全面会计信息,所以即使税务会计报表的个别信息是真实准确的,但是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整体上还是不够透明。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税务会计报表公开的信息不够充分,不能完整披露报表信息而使报表的透明度不高,将会严重影响税务报表的真实性体现。同时,由于披露的信息不完整,而漏掉的信息对税务的监督和稽查不能进行直接的反映,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度。所以,税务会计报表的的充分性是体现信息透明度的主要标准。


  4.可比性


  税务会计报表的可比性标准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互相可对比。首先是监督者根据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的变化,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报表信息,全面、客观评价企业报表的透明度情况。而且税务会计报表的可比性要求企业在不同时期提供的税务会计报表中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应该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应随意变更。但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企业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变更会计政策,为其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且在附注中标注说明,使企业税务会计报表的透明度更加清晰。其次,税务会计报表还可以在相关企业之间以相同会计期间为标准,对税务会计报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现金流进行对比,使相关企业的税务会计报表相互对照,信息内容更透明化。


  5.可理解性


  税务会计报表的可理解性主要是指会计报表信息应该清晰明了,便于监督者理解和使用。企业在填制税务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为监督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有税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清晰明了,易于理解,才能提高报表的透明度。税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要求税务会计报表在填制时要全面、详细地把复杂的报表信息进行附注说明,使报表的内容更透明,便于监督者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提升企业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控制的具体对策与途径


  1.加强完善税务控制体系


  为了加强税务会计报表的透明度,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税务会计报表信息的控制体系,体系的建立需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参照其他税务会计报表信息控制体系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税务会计报表信息的范围和税务会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修改信息控制体系,对税务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行把关,并且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全面详细的税务报表信息,其中的税务信息的透明度要素和程度要严格执行。另外,税务会计报表信息如果出现随意更改或税务会计报表信息出现透明度问题时,要对企业提出警告,并且进行严厉的惩处,通过惩罚力度的加大来整顿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较差的企业。同时,国家应针对税务会计报表透明度低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法律约束,确保企业在税务会计报表披露时做到真实、可靠、完整。


  2.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应该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入手,需要企业制定关于信息报表透明度控制的制度,企业的投资人和管理者要加大对信息透明度的监督,并且投资人和管理者在发现和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指出,监督执行人认真改正。为了保证监督者能尽职尽责地工作,企业的监督者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能做到不受利益的诱惑。如果需要聘用监督者,就需要在招聘时提高入职门槛,聘用的监督者对会计报表信息分析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需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及透明度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做到全面对会计报表信息监督管理。平时监督者还要做到对当天的会计信息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出现记录不清楚的会计信息要了解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避免对企业造成损失。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使监督者的薪资和福利与会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相关联,以此来调动监督者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从企业的外部入手,国家要对税务会计报表信息透明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息透明度提供合理合法的依据,并且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同时对透明度披露全面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可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也可以使会计信息能更全面地披露。


  3.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税务会计报表的信息透明度也需要企业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财务人员需要以职业道德标准为准绳,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为规范,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岗位职责等进行自我约束。其次,企业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提高个人素质,定期针对职业技能和道德方面对财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也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所以企业在财务人员上岗前后都要针对职业技能和道德进行专项培训,以保证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修养得到提升。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还体现在个人品德、观念等方面,只有提升了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才能一起得到提升。再次,企业要对财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这是外界对财务人员工作的客观认知,也是判断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使财务人员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能够积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企业要对评价的结果记录在案,以此来督促财务人员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


  在环境税收制度下,通过完善税务控制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内外部双管齐下,为提高税务会计报表信息透明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的税收,为国家和企业都起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五、结语


  企业税务会计报表主要是向监督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企业经营状况全方面的财务税务会计信息。但是,由于税务会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不高,使企业报表披露的信息不能完全为监督者、投资者、债权人使用,甚至还会由于透明度不高的问题造成税务稽查的困难。所以,必须加强对税务会计报表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只有税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控制,才能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2篇:中国税务报社:构建全媒体矩阵做税收权威信源


  文/卜祥来


  内容提要中国税务报社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进报网融合,在办好报社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官方网站的同时,承办好国家税务总局的“两微一端”,均取得了较好成果,成功构建起税收宣传全媒体矩阵,打造了具有较高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权威信源。


  关键词税收全媒体矩阵行业媒体优质内容


  pagenumber_ebook=32,pagenumber_book=30


  卜祥来


  中国税务报社社长


  一、税收宣传全媒体矩阵基本形成


  2012年3月,中国税务报社推出了第一个新媒体产品——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粉丝,是当时行业媒体中为数不多的开通微博账号的媒体之一。


  2013年3月,中国税务报社推出了中国税务报官方微信。


  2014年5月,中国税务报社开始承办国家税务总局的微博、微信。


  2015年5月,中国税务报社推出客户端,初步形成了报纸、网站、新媒体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初步建成融合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和手机报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全媒体矩阵,全面开启媒体融合发展新阶段。


  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中国税务报社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打造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


  2017年1月,中国税务报社根据发展需要,把新媒体内容的重心从以提供税收实务内容为主,转变到以税收新闻资讯和专业服务并重上来,始终坚持围绕税务中心工作、服务税收工作大局原则,发挥不同新媒体产品传播优势,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2018年以来,中国税务报社新媒体在办好现有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各产品内容,拓展服务对象和产品类型。一是完成中国税网的改版升级并顺利上线,由以前的以税收咨询服务为主要内容,转变为以时政要闻、财税新闻、涉税咨询服务并重的网站;二是继续加深与各省级税务机关的新媒体合作建设,陆续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原创作品;三是入驻百度政务百家号、人民号、新浪看点;四是下半年拟推出以企业财务人员为目标受众、以税收实务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


  二、构建税收宣传全媒体矩阵的经验


  《中国税务报》是国家税务总局机关报,也是税收专业类报纸。中国税务报社在推进报网融合、构建税收宣传全媒体矩阵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把握先机,率先发展新平台。从2004年推出官方网站中国税网,到陆续推出手机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再到2018年完成网站的第三次改版升级,并入驻人民号等平台,十几年来,每一个新媒体产品出现时,中国税务报社都大胆尝试,实现了各种产品尽早上线。


  第二,立足专业,把内容做活、做深、做精。中国税务报社依托机关报的性质和行业报的优势,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一是做到了时事新闻第一时间报道;二是涉税热点及时回应,邀请专家权威解读;三是报网联动,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报社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了两个大型调查问卷活动,并将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刊发在纸质报上。特别是2018年以来,新媒体编辑部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涉税新闻力求半小时以内在所有新媒体平台完成发布,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主动“走出去”,建立自己的供稿团队。中国税务报社新媒体编辑部主动“走出去”,邀请税务系统内新媒体建设有成效的税务机关共商共建,建立起了优质的微信供稿团队、摄影作品供稿团队,保证随时能够根据需要获取优质内容。


  第四,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和值班保障机制。在内容审核机制上,中国税务报社日常实行“责任编辑——内容主管——部门主任”三级审核制度,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灵活、迅速的优势;遇到重大新闻、突发事件时,启动“责任编辑——内容主管——部门主任——总编辑”四级审核制度,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人员配备上,中国税务报社坚持选拔政治素养较高的党员干部担任新媒体领导岗位,充分保证了内容质量。在团队建设上,考虑到新媒体晚上和周末经常会加班这一工作性质,报社特别注重对新媒体编辑的人文关怀,建立有效的值班保障机制,尽量调动编辑们的工作积极性。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税务报社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承办的国家税务总局的“两微一端”以其新颖的形式和有吸引力的内容,受到广大读者好评。截至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微信用户近148万,新浪微博粉丝近202万,客户端用户近39万,在各部委的新媒体评比中始终排在前列。


  报社“两微一端”以其新颖的形式和极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用户。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粉丝已近43万,新浪微博粉丝10万,客户端用户7.7万,排名一直处于行业报新媒体排行榜前列,多次受到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批示表扬。2015年,中国税务报微信在行业报微信排名中稳居前10名。2016年,在中国报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报业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中,中国税务报新媒体在行业报五十强榜中获得第四名。2017年,在中国行业报协会发布的中国产经媒体“新媒体运营”榜TOP10中,中国税务报新媒体获得了第五名。


  三、对行业报推进全媒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要立足专业优势,打造行业内的权威信源。行业报拥有自媒体和市场类媒体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应该充分发挥部门属性和行业优势,着力打造最权威的渠道、平台和宣传阵地,在主流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中形成无法撼动的优势和独特的风景线。


  第二,进一步强化内容生产,用优质内容增强用户黏性。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媒体战中脱颖而出,内容仍将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被广泛接受、有稳定受众群的优质内容,毫无疑问是稀缺资源,是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对网络上海量但是往往比较粗糙的信息而言,行业媒体在新媒体平台如果能够提供经过精心筛选和深加工的报道,一定会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特别是独家报道、对热点问题的快速回应、专家解读等深度报道,这些报道可以是对母媒优质内容的直接转载,可以是对母媒优质内容进行新媒体语言再加工以后的刊发,也可以由新媒体平台完成整个采编流程并首发于新媒体平台。


  第三,做好优质内容的“推销”工作,让优质内容抵达更多受众。要通过转变思想努力创新传播载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积极探索新的媒体运营模式。比如,中国税务报社新媒体依托母媒《中国税务报》权威丰富的税收新闻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日积月累形成的宝贵资源进行二次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打造了专业化、分众化服务的资源库,效果良好。要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抢占先机。“新媒体”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内涵在不断延伸,平台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例如,以娱乐为主导流行起来的抖音正在为很多政务新媒体所使用。行业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早抢占适合本行业的传播平台。


  媒体全面移动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新媒体也从以前的以获取用户为目标转向现在的以获取用户时间为目标,内容价值回归趋势明显。现如今也是一个“税感时代”,不管是每年的两会,还是任何一个重要税收政策的出台,或是平常的生活,“税”字都牵动着数千万法人和数亿自然人的神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税务报社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运用全媒体思维,实现报纸与新兴媒体互补、互融、互动,做传媒领域的税收权威信源,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强化自身的引领作用。


  第3篇:上市公司因税收优惠原因导致的税务差错会计处理合理性分析及改进


  汪月祥,孙娜


  摘要:本文研究2001~2015年沪、深证券交易所51例上市公司因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原因所导致的税务差错后发现,上市公司会选择采用追溯调整法将发生的税务差错作为重大会计差错,对前期财务报表中相关科目进行调整,或采用财务未来适用法将发生的税务差错直接计入发现差错的当期,作为当期损益。本文针对追溯调整法会计处理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税务差错;追溯调整法;未来适用法


  笔者研究发现税务差错是我国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会计差错的重要原因。从发生的原因分析,既有因会计核算错误形成的税务差错,也有因未按税法规定计算并交纳相关税金造成的税务差错及因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偏差引发的税务差错。因税收优惠政策原因引发的税务差错原因各异,本文针对上市公司采用追溯调整法对发生税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是否合理展开讨论。


  上市公司因税务差错原因补缴或收到以前年度税金是否属于前期差错,是否需要调整前期财务报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因税收优惠期内出售享受税收优惠的设备或者由于“外资身份”的丧失等类似情形导致的税务差错


  首先,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享受税收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办理所得税免税或减税申报时,已经充分考虑和合理利用了当时所获得的信息。其次,上市公司无法提前预知税收优惠期内,是否因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模式的改变而转让或出租这些已享受税收优惠的设备;无法提前预知企业能否成功上市,上市后外资股东是否减持股份、减持多少等可能导致“外资企业身份”发生变化情况。上市公司在税收优惠期内设备改变用途前只能按设备的预期利用方式,或者按照法律赋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核算所得税减、免优惠,这种做法符合企业经营的一般规律,与企业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原理无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06)》(以下简称第28号准则)规定,企业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相关可靠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而造成了前期差错,企业应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0年第1期)》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补缴的以前年度税款,如果属于前期差错,应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否则,应计入补缴税款当期的损益。


  笔者认为类似于上市公司因在税收优惠期内转让或出租享受投资抵免的国产设备、因外资股东股份下降而导致“外资身份”丧失所补缴的税款产生的“税收差错”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也不属于因遗漏、错误或欺诈而导致的前期税金核算错误,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将补缴的税金直接计入补缴税金的当期,作为当期损益处理。


  二、因疏忽、曲解税收优惠政策等类似情形导致的税务差错


  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以及特殊行业企业等享受税收优惠,必须满足税法规定的条件。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纳税年度应对本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研发费用投入以及技术人员等指标是否满足税收优惠条件做出审慎评估。若评估结果表明公司已不能满足税收优惠条件,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第13号准则)的规定,按照税法要求预计应计税金和所得税费用,避免应交税金少计。若评估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不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但仍然按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核算税金,导致纳税年度税金少计或未计,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按照第28号准则规定,采用追溯调整法将发生的重大税务差错调整前期财务报表。


  三、申请税收优惠认定的时间与税务机关批准时间不一致等类似情形导致的税务差错


  上市公司纳税年度向税务机关申请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财务报告对外报出前尚未取得税务机关批准,能否取得存在不确定性。根据第13号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不得确认一项或有资产,即上市公司尚未取得税务机关批准前,不得轻易确认可能获得的一项税金节约(实际上是不计提或少计提在正常情况下应予缴纳的税金)。由此造成纳税年度企业对外报告的税金与实际应报告的税金之间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上市公司人为疏忽或过失所致,而是基于谨慎原则,未估计和确认或有资产。证监会《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3年第1期)》就上市公司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前期会计估计发生差错,并追溯调整前期报表问题时指出,不应简单将会计估计与实际结果对比认定存在差错。只有在上市公司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重大人为过失或舞弊等原因,未能合理使用前期报表编报时已经存在且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导致前期会计估计结果未恰当反映当时情况,才能认定前期会计估计存在差错,否则,并不表明前期估计存在差错,也不必然表明这种差错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由于时间差造成上市公司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产生的税务差错,上市公司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在收到税务机关的税收优惠认定结果的当期,将减税或免税金额作为当期损益处理。


  四、因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等类似情形导致的税务差错


  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公司需要根据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以前年度公司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影响的税金进行追溯调整,由此产生了两种税收优惠政策下的税金差异,这种因政策原因导致的税务差错本质上不是以前年度公司因会计核算错误、遗漏和曲解税收优惠政策所致,因此,不能作为前期会计差错处理,而应该采用未来适用法,将调整的税金直接计入当期,作为当期损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