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给文言文阅读教学加点“料儿”——浅谈“文史结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29次
  • 评分4
  • 36
  • 0

江苏省南京市伯乐中学 李 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84-02

文言文承载着我国古代悠久的文明,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两种背离新课标的倾向:一种倾向是“重言轻文”。教师逐字逐句地串讲,忽视文言文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即是所谓的“言”霸权,使文言文教学“死于章句”;另一种倾向是在学生对课文还没有熟读的情况下,教师越俎代庖,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进行文学性赏析,这又构成了“文霸权“,使文言文教学“毁于清逸”,这两种都不是我们应提倡的。为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教学应提倡“文”“言”并重,相得益彰。而要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做好“文言并重”,不妨给“文言文阅读教学加点“料儿”。这“料儿”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这“料儿”即是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文史结合”,造就生趣盎然的文言文教学课堂。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找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结合点,恰当运用文史结合,既有利于语文课堂的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畏惧文言文的情绪,学习效率低下,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来啃这块“硬骨头”,但迫于中考的需要,又无法舍弃它们。于是在读读背背的浅表学习中,根本无法领略出隐藏在生涩外表下的灼灼光华。这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老师的语文教学来说,都损失颇重。下面笔者就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的实践,谈一谈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生成高效有趣的文言文学习课堂的一些体会。

一、以历史典故、历史名言导入新课,激趣入文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尤其文言文,一般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历史时间和历史意义,如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就是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的,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是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学习重点。在新课导入前,根据课文需要,或多或少,或详或略,或古或今,介绍历史典故或历史名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去倾听、去思考、去投入到文本中。例如,在学习《出师表》时,笔者在幻灯片上打出杜甫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和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然后请同学猜测:“这四句诗是写谁的?你能说出跟他有关的几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吗?”虽然学生对于这几句诗不大熟悉,但根据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三顾”“出师一表”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推测出诸葛亮来,接着大家就争先恐后回答与他有关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样,我们很快就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引用、借鉴历史知识,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能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同时对历史知识也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

二、关注古词语的释义与古代文化的演示相结合,以汉字的文化教学升华文本“内涵”,言文合一

古人是讲究炼字的,古诗词如此,文言文也是如此。古汉字的讲解是可以有深度、有趣味的。教师要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对古代文学当中的民间故事、奇人异事、民俗风情多点了解,讲解时信手拈来,往往能涉之成趣,使学生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不再厌倦古词语的机械性翻译,既而把握文本“内涵”,做到言文合一。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无不在提醒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穿插一些汉字的文化花絮。例如,教学《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中“集”的释义时,笔者首先将该字的汉字演变图展示给学生,请学生来发现“集”的释义,很显然,学生很快发现“一只鸟站在木上”, 集字形采用“ 、木”会意。集,是“雧”的异体字会意。字从隹,从木。“木”指树木,省略了两个“隹”。 “锥”省与“木”联合起来表示“金字塔形的树木上面里外都有许多鸟儿停歇”。本义:群鸟借助树木枝条组成金字塔形社会。金字塔形的鸟群体。引申义:(鸟群)会合,栖息。于是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集”的意思为“栖息”。再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中的“谢”字古今存在明显差异。这里就理解为道歉。长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这些古时的礼仪与“谢”的字义结合起来,学生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也就更能把握文中人物的形象。

此外,如果我们了解了古代关于折柳送别的习俗,就不难理解凡是写到杨柳的诗句,都弥漫着浓浓的别离的伤感;如果我们知晓了古代“冠礼”习俗,就不难理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既加冠”的词意,从而领略作者示求学的艰辛;如果懂得了古代祭祀之礼,就不难理解《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从而体会出曹刿的“远谋”。

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收集、积累常用的历史文化常识,借助历史文化知识,感受古代文化的韵味,既培养了古文语感,又培养了文学情趣,“言”“文”合一。

三、恰当、合理地呈现文本的人物经历、历史背景,领悟文本的精髓,言文并重

解读文本必然要“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作者其人,了解他的人生际遇,他的写作风格,甚至他的出身背景、素养水平才能了解他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历史背景资料、个人经历等,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对“闲人”字的理解无疑是这篇文章中的重中之重,“闲”本意乃清闲、悠闲之意,倘若不对苏轼的人生经历有所交待,我们很难从他豁达的文字里直接看出他人生的苦难和旷达的胸襟。于是,此时此刻,适时呈现“乌台诗案” 、“黄州流放”的背景资料以及“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及“自笑平生为口忙”的诗句,才能领略出文末一句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略带凄清的月夜美景与作者旷达而幽冷的心境浑然一体,达到完美和谐的至境,令人回味不已。

抓住对文中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句的理解,在思维产生分歧时,适时、合理地交代作者的经历或写作背景去领悟文本的精髓,学生欣赏此类文学作品的兴趣会更浓厚,方法会更丰富,欣赏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四、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名著的拓展性阅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文史是相通的,正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为此要鼓励并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历史佳著,如《诗经》、先秦散文、《史记》、《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大量中国经典古籍,一则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扩大视野,集思广益;二则史实、名人、名言是写作素材的来源,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

笔者曾经推荐学生在学完《隆中对》时,读一读《三国演义》,欣赏、品鉴其中的人物,尤其对文中曹操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有自我的把握,同时与历史人物曹操进行比对,去品味教材的《龟虽寿》《观沧海》等作品,学生通过阅读史书对曹操及其作品有了客观的认识,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在读史书中想象生动的情景,在读史书中感悟深刻的道理,在读史书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在读史书中品味精巧的构思等,不仅对其在日后写作有所帮助,更能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渗透、扩充历史文化知识,从语文角度来审视、分析历史知识,从而为解读文本服务,要做到少而精,以免喧宾夺主。毕竟文史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冲淡主要任务的完成。文言文教学仍然要继续遵循着以诵读为基础,言文并重,文史兼通,渗透历史文化知识时,在时间、分量上要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找到乐趣,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能获得比知识更为重要的精神与心态的成长。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