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

  • 投稿周赛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860次
  • 评分4
  • 61
  • 0

文/胡玲玲

【摘 要】历史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单方面说教的课堂明显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了。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更新教学理念,当然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了,要求学生养成适应新课程的历史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高中阶段的历史成绩呢?本文就该问题谈谈个人几点看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历史学习;习惯;提高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历史学习中道理也一样。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抱怨历史难学,知识点多,材料复杂,不易突破。我想主要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以下几点,相信这门学科的学习不再困难。

一、自主学习,勇于探索、质疑

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上课前预习课文时,能圈出粗线条的信息并提出疑难问题。高中生已经具备这个学习能力了,再则,新课程阶段的课堂教师不再会照本宣科,经常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搜集材料,课堂上会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时常创设课堂情境要求学生参与。如果没有预习就不会有上课效率,也把握不到课堂上知识重难点,影响听课效率。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训练自己

抓住课堂有效的45分钟可以为课后的理解、复习节省大量时间。有的课文知识点分散,条理性不强,一般程度学生自学有一定的难度,更别提重难点的掌握了。每堂课教师总是有备而来,课堂上知识点的讲解,课文结构的梳理,甚至打破课本知识体系,延伸课堂。因此,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避免课后自己盲目复习,摸不着方向。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本知识的分析拓展如果没有及时记下,用规范的语言表述的话,往往结果就是考试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答题,虽然意思可能接近,但是没有采用学科术语表达就会得分较低甚至没有分数。课堂笔记最好用两种颜色的笔记录以便突出重点和区分不同内容。设计合理格式也十分重要,笔记零散杂乱时间久了会缺乏整体知识的理解,做笔记是最好能结合自己心得,对问题的看法,也可以将练习题中新颖的考题角度补充进去,方便系统理解问题。还要做到及时查缺补漏,课堂上难免有些知识点记录不全,可留出一定的空间课后补充,所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笔记要经常与同学交流查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课堂上还应该大胆参与讨论,打开自己的思维,表达观点,避免被动地吸收知识,应该当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学习者,才能真正有所学有所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当然,也训练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课堂上勇于抓住机会训练自己,不但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也提高了综合素质,一举多得。

三、培养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的培养渠道很多,以下简单介绍几种

1.阅读历史教材,材料。首先,多阅读历史材料可以开拓视野,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本的知识非常有限,也不是唯一的资源,广泛涉猎包括历史期刊、历史小说、、影像资料、文学、旅游等材料。这些内容可丰富学生人文社会知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历史材料题中蕴含的信息有的很直观,而有的却需要细心观察分析才能得出历史结论,如看《清明上河图》要求学生描述宋代古代商业发展的状况,再考察进一步能力要求分析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因此平时学习中应重视思考,善于分析。阅读材料也可提高自己的归纳表达能力,如改革史中戊戌变法一课,课本中讲述改革背景的内容较为零散,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几分钟要求学生阅读归纳并回顾必修所学的知识。所以,应多接触历史材料,培养历史学习的感觉,才能在应试中驾轻就熟。

2.经常交流讨论,加强口头表达能力。高考考题中经常有开放性的题目,如果平时缺少语言表达锻炼的话往往观点无从谈起,答题天马行空。平时的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非常重要,特别对一些有争议的措施、政策和事件的评价能有自己的看法并用于表达,真正遇到问题时才不会“无话可说”。

3.勤动笔,随时记录阅读感想,加强书面表达能力。

四、练习巩固,重难点突破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课后的复习和练习巩固非常必要,即使名师也不可能上课面面俱到,有些考点的角度要从练习题中获得,从而进一步解除对课本的疑惑,突破重难点。当然了,到了高中阶段,名题分解更有利于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比较分析能力,这样除了达到锻炼自我迎接高考的要求,也能对课本的历史问题有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

五、养成思索感悟的习惯

课后的反思,及时反思自我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否则容易陷入学习误区而走进死胡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比如,初中时期历史学科对学生要求比较低,因此很多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阶段还陷入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历史的误区,导致有时候课堂上都会有个别学生消极对待,课后作业也应付了事,把希望寄托在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显然,最后成绩肯定不理想。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选拔人才,因此,除了有基础的背诵、识记要求以外,更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能理解、分析、归纳、表达等等。如果学生没有反思,深刻意识到这些,教师所做的任何单方面的教育都是枉然。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领悟、反思归纳,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和实现。相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完成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最终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云晓.习惯培养六步走[J].少年儿童研究所,2008年3月

[2]付忠莲.浅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年1月转

(作者单位: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