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审美元素的影响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984次
  • 评分4
  • 79
  • 0

葛 超1,陈 霞2,葛卫忠1

(1.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四川绵阳621000;2.绵阳市丰谷高中艺术组,四川绵阳621000)

摘 要:戏曲是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武学套路引入到戏曲表演艺术中,并结合戏曲表演的自身特点对武术套路进行编排优化,极大增强了戏曲审美元素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戏曲审美元素的内涵和外延,是对我国戏曲艺术水平的极大提升。通过对传统武术套路表现出的审美元素以及武术套路同戏曲结合的发展过程进行探究,分析了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表演过程中审美元素的影响和具体表现形式,得出二者在艺术性和审美元素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特质。

关键词:武术套路;戏曲;审美元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56-02

1 传统武术套路审美元素探究

武术套路即是一连串动静、虚实、攻防、进退等的武术动作组合起来的整套武术表现方式。武术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它既有强身健体的修养效果,又有防身对敌的实战功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武术套路就是武术内容和形式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武术表现形式。就传统武术套路所一贯表现出来的特性而言,传统的武术套路既是一种体育运动,同时又是一种美学艺术。传统武术套路的美学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外在的形式关

武术套路的外在形式美,是指武术套路在施练的过程中由内容、结构、技巧、表现方法等方面塑造出来的艺术美感,具体表现如平衡、对称、阳刚、阴柔、灵动、转合等。如太极拳所表现出的是静水流深里的优雅深邃,动静相宜;八卦掌所展现出的则是循环轮转间的烟云流转,沧海桑田;醉拳则融合了诙谐和夸张的元素表现出生活灵动之美;象形拳则以形象的肢体塑造了人与动物的相映成趣。在古汉语的释义里,“武”和“舞”是相通的,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就说过,舞蹈的一半都源于武术,甚至就是武术,这是对武术本身形式美的注解。

1.2 动态的和谐美

人的肢体活动达到一定的极限时,会展现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美,这样的美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美。这里所谓“动态”,是指其美的体现形式是通过动作进行展示,这是一个直观的概念,而所谓“和谐”,则需要从两个方面去阐释:其一,是指人体的动作幅度达到与人体结构和机能的完美统一,多一分则太过,少一分则不足,都不具美感,而只有恰好达到那个力度、幅度和形态,才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震撼;其二,则是在肢体动作中展现出的韵律和节奏变化,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体现出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武术套路就是这种动态和谐美的最佳表现形式,武术套路通过人肢体的伸缩变化,结合快慢、轻重、缓急、起落、刚柔等节奏,使各种动作和谐地衔接在一起,从而给观者展现出极富感染力的动态美。

1.3 形神一体的自然美

武术套路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攻防搏斗,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不屈抗争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元素,是精神和斗志的象征,因此在注重形体美的同时,也同样讲求神韵美。一套优美的武术动作,足以将观者带入到武术套路本身所展现的自然情境之中。如太极拳法要诀之一的“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就是对武学套路形神兼备的具体阐述,而观者在观看这样的拳法套路时,也必然会被其形神兼备的鹘搏兔、猫捕鼠的神韵所感染,体现武术同自然万物的统一性。

2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审美元素的影响

戏曲表演通过戏曲武打的形式完美地移植了传统武术套路的各种审美元素,并通过舞台形象的塑造和演员的表演,将武术套路的审美元素以更加直观和更加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由此丰富和拓展了戏曲的审美元素。

2.1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的表象审美元素拓展

2.1.1 戏曲武打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形态美

戏曲武打是一种以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方式,这说明了“形体”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传统武术套路也同样是以形体收缩伸展为表现形式,并且这种形体伸展本身就带有形态美感,如少林棍法的刚猛雄浑,武当剑法的阴柔婉转,一招大鹏展翅展现的是英姿勃发的神韵,一式怪蟒翻身呈现的是协调极致的技巧。如戏曲《西游记》中,为了塑造“孙悟空”这一舞台形象,就编排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系列舞棍、软翻等武术套路,生动地塑造了孙悟空活泼顽劣、本领强大的人物形象,同时又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又如京剧《挑滑车》有一出大枪挑车的戏份,以往的演员通常是走走形式,而自北派武生创始人俞菊笙主演时,改戏曲大枪为真材实料的大铲头枪,一出戏演下来,武戏套路雄浑威猛,观众无不交口称赞,后来以至于达到一见到此大铲头枪,梨园就立刻满座的效果。

2.1.2 戏曲武打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节奏美

武术套路讲求虚实、舒卷、高低、缓急、刚柔等一系列阴阳变化,流承转合,让观者赏心悦目,叹为观止,这实则上是武术套路的节奏所呈现出的美感。戏曲同样移植了传统武术套路的节奏美,结合戏曲自身的特色,将其发展成刚柔相济、张弛有度、虚实结合等节奏形式。同时因为戏曲中含有“唱”的元素,唱即是音乐,音乐即是节奏,因此戏曲本身的节奏感使得武术套路的节奏性更加鲜明,而武术套路本身的节奏反过来又极大丰富了戏曲节奏的表现形式。例如《闹龙宫》这出戏就将戏曲武术的节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戏中的一大卖座点是孙悟空同虾兵蟹将打斗的场面,在戏曲的编排中,通过锣鼓弦琴节奏的轻重缓急配合武术套路的一张一弛,相映成趣。节奏舒缓时,孙悟空一招一式也有模有样,孙悟空一棒打下去,虾兵蟹将则配合以一个跳跃,如此循环,诙谐幽默,而当节奏急重时,则是孙悟空将棍棒套路耍的精彩纷呈,而虾兵蟹将则配合以上下翻飞,左右纵跃,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样的节奏编排彻底抓住了观众的内心,观众融人到戏曲节奏之中并随之舒缓、紧张。

2.2 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的内在审美元素拓展

2.2.1 戏曲武打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自然和谐美

武术源于生活,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武术套路上,很多门派讲求“天人合一”,最具代表性的是道家武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戏曲同样源于生活,源于社会人文基础,由此武学的和谐统一理念极大地拓展了戏曲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特性,如戏曲的“无体不备”,既是自然统一理念的表现形式,讲求将所有戏曲元素共冶一炉,互补互融,协调统一。戏曲武术中相对意向化的武术表现形式体现出的婉转灵活的特点,同时配合对称、统一等舞台表现手法,真正体现了“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的戏曲与自然、戏曲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之美。

2.2.2 戏曲武打移植和发展了传统武术套路的内在价值美

武术的美学意义有其内在的价值特性。我国传统武术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样有着“扶强锄弱、惩恶扬善”的价值需求,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戏曲同样如此,戏曲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种艺术所要表现出来的生活必然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符合人类内心最基本的真善美的道德评价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武术套路引入戏曲,进一步强化了戏曲的这一内在价值美。戏曲表演通过武术套路成功塑造了很多“侠”、“义”、“勇”的正面舞台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展现的是不畏强权的抗争精神,《战金山》则表现了女英雄梁红玉面对外敌时的巾帼风范与爱国情怀,《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则表现了一个武者锄强扶弱的社会责任感。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武术套路的介入,单凭戏曲是否可以如此完美地塑造出这些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是否可以如此真切震撼地展现出戏曲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价值。戏曲通过将武术套路进行婉转合理的编排,结合节奏,将舞台人物的各种情景际遇、内心活动、情感及最终的价值取向表现得更加深刻,更加为观众所接受。

3 传统武术套路影响戏曲审美元素的形式

传统武术套路同戏曲深入融合,对戏曲的发展及其审美元素的丰富和拓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3.1 武术源于自然的特点丰富了戏曲的自然人文特性

武术同人类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它源于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抗争,而戏曲同样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而戏曲若想真正完整地表现生活,必然要将武术纳入到其范畴之内,因为戏曲的目的是表现生活,而武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3.2 武术套路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内容

从表现形式上看,当前的戏曲表现形式为“唱”、“念”、“做”、“打”四大功课,其中的“做”同武术有着一定的联系,而“打”更是武术套路戏曲化的直接表现形式;而从戏曲角色上看,又各有“武生”“武旦”“武净”“武丑”的角色设置,由此可见武术对戏曲内容的丰富和融合之彻底。蔡龙云先生认为,武术动作中的一招一式可以看作是文章中的一字一句,而武术套路就成了一篇可以被人解读和交流的文章。

3.3 武术套路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

武术出现之前的传统戏曲中,主要靠唱、念来表现戏曲内容和塑造戏曲人物,而武术套路同戏曲结合之后,戏曲的表现形式则更加丰富。戏曲武打套路虽然同体育武打套路不同,但是也有其特定的表现手段,如“起霸”、“走边”、“小六击”、“十六枪”等,通过这些表现形式表达了武林或战场中的惩恶扬善、杀富济贫、攻城掠寨、王朝更替等内容,显然比单纯的唱念功法更加有感染力。另一方面,武术讲究八法“手、眼、身法、步、神、气、功、力”,而戏曲五法则是“手、眼、身、法、步”,可见,戏曲表现手法完全源自武术的表现方法。

3.4 武术套路丰富了戏曲的艺术性

如前文所述,武术套路本身具有艺术美,不止包括其肢体形态,也包括武术套路传达出的神韵。而戏曲的基本形式在于表演,因此通过戏曲的方法将武术套路的艺术美表现出来,可谓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胡秀英.中国武术审美方式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0(4):17-19.

[2]邱丕相.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24-26.

[3]赵庆敏,浅谈传统戏曲审美特征[J].大舞台,2011(5):7-9.

[4]李珍,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形成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3(12):16-18.

(收稿日期:2014-10-1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