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武术审美意蕴及其与西方体育审美意蕴的差异

  • 投稿林晗
  • 更新时间2015-12-16
  • 阅读量876次
  • 评分4
  • 28
  • 0
 摘 要:为探讨中华武术的审美意蕴,使其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保持独有的魅力,逐步融入现代社会发展当中。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华武术审美意蕴的历史流变,认为在历史长河中,部分中国的古典美学内涵被武术所吸收,对武术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比较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审美意蕴差异,认为武术与西方体育不同表现可归纳为:内在的自我修养与外在自我表现的差异,即武术技击的动静疾徐、刚柔虚实,融入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审美体验之中,具有自身的特色。面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浪潮,全面理解传统武术的审美意蕴,将有助于武术在各层次的传播与推动。 
  关 键 词:体育美学;传统武术;中西体育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3-0063-04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Wushu, so that it maintains its unique charm in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and gradually blends into modern society development, the author first collate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Wushu, concluded that in the long history some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 connotations were absorbed by Wushu, and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Wushu.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Wushu and western sports,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Wushu and western sports can be sorted into differences in intrinsic self-cultivation and extrinsic self-expression, i.e. the quickness or smoothness, rigidness or softness, realness or unrealness of movement of Wushu moves, blend into a unified whole of opposites and harmonic aesthetic experience, having one of a kind characteristics. Facing the tide of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the aesthetical implications of traditional Wushu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Wushu at all levels. 
  Key words: sports aesthetics;traditional Wushu;aesthe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武术在华夏大地绵延数千年,原因不仅是其具有健体、防身的功能,还因具有美的意蕴,其美学内涵不逊于西方现代体育。如今,源于西方文化的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东方学者要想使武术得到更好发展,屹立于国际舞台,固然要修改规则适应国际环境,也应该通过比较中西方体育的异同,突出东方武术自身优势,通过传统武术蕴含的美学价值加以保护。 
  1 中国古典美学对武术的影响 
  1)武术美学意蕴的历史流变。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约五千年前就出现了各种兵器。之后,产生了练习武艺的简单制度,“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礼记》),规定了训练时间和内容。“舞于羽两阶”(《尚书》)的集体操练和“执技论力”(《礼记》)的对抗性比赛也开始出现。这些“以弓矢舞,持干戚舞”的娱乐性武舞,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一部分原本用于狩猎等生产活动的技能和工具,转而用于军事活动,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用于战争的新技艺和新武器。武术之美,悄然孕育其中。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繁荣促进了美学观念的诞生。武术美学意蕴总体表现出“内道外儒”的特点,儒家与道家的互补体现武术的审美特征。儒家“仁者爱人”观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武术传统武德。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追求超功利和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主张顺应自然、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以达到美的境界。道家美学诸多命题,直接映射到中国武术理论与实践当中,使武术自身带有深奥的哲理,不少知名武术家的技击招式也外显神奇之美。 
  秦统一中国后,军队有更多时间训练武技,而民间由于禁用兵器,而使擒拿、格斗、摔跤等徒手武艺得到发展。《汉书·哀帝纪赞》已提到宫廷“武戏”,说明作为血腥杀人手段的武艺,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娱人和自娱的游戏因素。 
  从出土兵器来看,汉代表现为较成熟的雄健之美,重刀之习起于汉代,之后短兵器迅速发展并传播到国外,同时出现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武术与舞蹈的结合,并在宫廷或士大夫阶层中表演和欣赏,使武术之美具有更丰富的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和艺术探索的思想较为活跃。玄学的盛行和佛教的迅速传播,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经学的束缚,艺术实践更为丰富多样,重美轻善渐成潮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武术共同发展的有气功、导引、养生术,此类早期的内家功法不仅具有强身保健的意义,还显现出理论色彩,如曹丕的《典论》中就不仅论文,而且论剑。 隋唐武术的发展受到府兵制和武举制创立的影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多民族的融合,日本、朝鲜等外来文化频繁交流,以及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比如百戏、舞蹈、杂技的融入,武术在这一和平安定的时期逐步脱离军事训练[1]。艺术家也注意到武术之美,杜甫、李白等赋诗赞美武术,书法家更从武术中获取灵感以启发艺术创造力。宋元古典美学的成熟,使美学意境更为传神,把韵、趣、意境等作为审美理想,这种追求神韵美的观念,在武术中亦开始体现。元代统治者仗弓马之优势取天下,深知武艺的功利价值,因而严禁民间“弄枪棍”、“习武艺”,明令私藏武器者治以重罪,并宣告“诸弃本逐末,习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元史·刑法志》)这虽然对武术是一个打击,但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悄然潜入元代杂剧之中,于是,唱、念、做、打成为传统杂剧的组成部分,演练技巧类似于套路,从实用的武术技击走向审美意蕴。特别是驻屯兵的推广,使得地方杂剧深入到乡村各个角落,各种武术功夫在舞台上得以美化,各种兵器变为艺术表演的道具,至今仍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面积存在,武术成为戏剧表演者最基本的训练内容[2]。 
  明清时期武术发展尤盛,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与古典美学相似,它也呈现出总结性的形态,武术之美积淀、凝聚,形成了自己的特征[3]。明代尽管在军事中开始使用火器,但战场上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武艺。在民间,“只图取欢于人,无预于大战之技”的花拳虚套,却为群众喜闻乐见。《耕余剩技》等专著中,以绘图的形式明确记载棍、刀、枪等套路技术,有实用技法亦有花法。戚继光虽强调武术实战,但在所著《纪效新书》中,也收入“三十二势,势势相承”的套路。武术有了相对定型的套路,这就便于整体传授、观摩、交流、揣度和领会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套路的形成,使各种技击格斗动作得以保存和流传,有利于传授和练习,也使武术之美更加鲜明显现出来。 
  清初一度禁武,迫使武术融入到隐秘的乡土社会,成为健体、防身的练习手段。少林寺、峨眉山、武当山等寺院道观成为武术继承、融汇、发展的据点。之后,武术新拳种、新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运用太极、八卦、五行学说阐释拳理,有的附会仙佛古人或摹仿动物创立拳种,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灿烂景象。 
  2)中华美学内涵被武术吸纳。 
  中国古典美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理论学说,如阴、阳、韵、气、神等的联系、区别与转化,构成古典美学的思想体系。 
  气——古人指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气的运用,直接关系着作品的艺术境界和风格,如曹丕所说“文以气为主”,主张创作之前坚持养气。因此,武术习练者通过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培养武术感悟,传达武术特有的韵味,进入不可言说的美妙境界。比如,太极拳练到了一定层次,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的享受合一,既养生又养气,武术审美意蕴可以被自身感受到,也可以被旁观者所欣赏到[4]。养气还是关于审美情趣的修养活动,武术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武者要泛知各路拳种,精练一二,熟能生巧,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入体会到所练主要拳种的精髓,才能逐渐“得气”,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继承和发扬武术之美。 
  韵——指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生动含蓄的风采气度。“韵”普遍用于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领域,成为写意艺术流派的理想美。董其昌《容台集》:“晋人书取韵。”[5]韵,往往能表现出武术的含蓄之美,于动作形貌中透出外在的风采。武术参与者,当其个人的意境融入到分解的动作招式中,从而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独特审美感受和情趣,在中华武术中,如笔墨国画一般抒发情感,展现出习武者的审美体验,这就可以说已达到“取韵”阶段。 
  意——指主观意识、趣旨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情境融合与形神统一构成的意境,把武术的欣赏者引入到能够充分想象的审美空间,使有限、生动、鲜明的个别形式,蕴含于无限、丰富、深广的审美内容之中。武术所追求的意境,也是在有限的形象中暗示出不可穷尽的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武术之美“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以默会意象之表。”武术家的具体技击动作,往往并非写实再现客观对象,而是会抒发自身感受,即“抒我胸中逸气”。写意的原则导致武术对气质、神韵的追求,也促使武术动作虚拟化、程式化,而更接近于表演艺术。《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武术习练者往往追求神形兼备,而更高一层次强调传神而脱形。 
  形——指可被感知的实体外貌。在中华武术当中,“形”指习练者的外形样貌及动作的形象[6]。对于练武者动作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反映摹仿对象的形貌,这被称为“形似”。形象化的真实摹仿,可获得具体、鲜明、逼真的审美效果,也是习练武术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而不去进一步提高,达到传神的意蕴,仅停留在形似的阶段,往往被视为习练者缺乏意蕴、浅薄直露,使武术欣赏者的联想受到抑制,无法直观感受到武术传神之美。如今,武术家讲究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其一大特征[7]。 
  阳刚、阴柔——指中国古典美学表示不同风格美的两个范畴。《易经》认为,阴阳为万物之本[8]。天为阳物,地为阴物;天动为刚,地静为柔;天刚地柔,各有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一般把男性之美视为阳刚美,把女性之美视为阴柔美。而中华武术当中,刚柔是对立统一的,技击和套路武术讲求刚柔相济、动静有序,达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这是因为武术思想家认为,阳刚与阴柔是完美的统一。 
  2 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项目的审美差异 
  1)内在的自我修养与外在的自我表现。 
  中国文化一大特征是讲究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武术审美依靠社会伦理道德,个体是否美,主要视其与群体的规范是否有冲突。人们赞美武德,欣赏藏威不露、后发制人,在有充足理由及十分取胜把握时才教训歹徒。那些主动出击、冒险抗争、制造尖锐矛盾以打破社会安宁之人,通常被认为是不义之人。中国的传统体育,不是以炫耀自身健美为目的。内在的自我修养,与美善统一的审美要求紧密联系。 与此相反,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人与自然对立。对立的力量和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态度,注定西方人在竞技中积极主动,奋进抗争,为争取胜利不顾一切,个人以较大的自由度创造着自我价值。在体育活动中追求外在表现,提倡竞争,炫耀强健的体魄,主动出击,征服对手,战胜强敌,彰显自我存在[9]。 
  中国武术重视内在的自我修养,在运动技术的表现方面,强调具有审美的心胸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庄子[10]《达生》篇曾举例:“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比赛射箭,如果用瓦片作赌注,射起来就轻巧松快;如果用衣带钩作赌注,射起来就提心吊胆;如果用黄金作赌注,射起来就茫然若失。同一个人,射箭技巧并没有变化,但如果受利害得失心理束缚,技巧就不能自由发挥。因此,空明的心境、超脱的观念,是武术从实用技击向审美发展的内部催化剂。与西方体育追求外在表现的功利色彩相反,中国武术在审美方面的飘逸和超脱独具特色。 
  2)武术技击刚柔虚实,融入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 
  内家拳术的阴柔,外家功夫的阳刚,均追求“阴阳调和”整体合谐,拳种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并济、亦刚亦柔,都讲究系统的互补协调[11]。无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功夫,都注重刚柔相济的整体之美,例如,“公孙大娘舞剑”展现的就是刚柔并济,各拳种也是刚柔相济,展现出中和之美。这与西方体育审美就存在差异,比如西方大部分项目均是男女分开竞技,各自展现特点,而且早期奥林匹克运动会所有项目只能男人参与,以裸体竞技展现阳刚之美,花样滑冰的男女双人滑,尽管男女为一个整体,但仍体现了艺术特色的性别差异。在表现形式美方面,西方运动项目在局部鲜明地表现某一方面,如团体操的整齐,平衡木的均衡,双人花样游泳的对称,球赛中两队服装颜色殊异的对比,田径和游泳的节奏等等,往往将一种形式美表现得彻底、极端。 
  而武术则讲究形式美的多样化统一,通过整体的和谐表现美。在不少拳术技击动作中,展现出既对称又均衡,既有层次又有节奏的特点。武术虽然有很多流派,但共同的动作特点是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步随身行、身随步到,上下照应,意领身随,一气呵成。其中,尤以讲究轻灵圆滑、连延不绝似行云流水的太极拳,以及身灵步活、充满曲线之美的八卦掌为最。可以想象,这些拳种若将其中某一个动作单独抽取出来,或者出现破绽,则必将破坏整体的和谐。整体和谐之美,始终大于每个单独存在的漂亮动作。 
  相对于西方现代体育“毫不吝啬”展现身体之美,武术似乎不愿直观炫耀运动员健美的身材,尽管许多武术运动员都有漂亮的身段。按理,为便于运动,服装应该越少越好。然而,武术的传统服装几乎将全身都遮盖得严严实实而仅露脸、手,所追求的是完整形象和整体和谐。击剑、柔道等技击格斗项目身着厚装是出于防护的需要,而武术的服装又轻又柔,完全不是出于防止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需要,而是由于其具有审美价值。这固然受传统思想束缚,但也体现了中华美学特征,不主张对现实外貌作机械摹拟,而将伦理道德融于美感之中。这种观念的积淀,形成了武术服装的独特审美风格。武术运动员的形体美,既要展示“手眼身法步”,也要体现“精气神力功”,故应内外相合,讲求整体的和谐。在运动美的表现中,武术同样单纯、古朴、和谐、含蓄。这与西方体育色彩斑斓的仪式,宏大豪华的运动场,狂热的观众,喧嚣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3)武术与西方搏击的审美体验不同。 
  现代社会对武术已经具有稳定的审美意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长者还是年轻人,对武术美的感受基本都是一致的。通过直观的分析发现,武术与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等评分类竞技项目具有同样审美性质,其共同特征是渗入较多艺术因素,具有表演性,可以直接利用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提高其审美价值。这类项目没有客观、绝对的“世界纪录”,而是由裁判员根据动作完成情况评定成绩。而动作编排可以选择节奏相对自由的动作组合,能够充分发挥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因此,这些项目发展受审美意识影响最大。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最不美的运动项目”竟然多数是显示力量的重竞技项目,其中列于首位的,竟是被称为“西方武术”的拳击[12]。认为拳击不美的主要原因,是它直接相互伤害对方的身体,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经常造成运动员被击昏在地,甚至重伤死亡。这是“以善为美”的伦理道德观念已根深蒂固的中国人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反人性、反人道、反理性的极端思想,没有宣扬恐怖狂暴的主张。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决不会将那些给人带来伤害的凶猛残酷的暴力行为作为审美对象。含有古代人道主义的中国古典美学,早已为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披上一层面纱,这恰可使现代人倾斜的心理得到平衡。 
  武术之美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染,是东方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显现。它经过岁月的洗礼,在今天已经铸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我们感受武术美、欣赏武术美、表现武术美、创造武术美、研究武术美,都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完全用西方文化观念来认识武术,用西方美学分析武术美,完全按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模式来发展中华武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过去几十年,武术界人士已对武术技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制定竞技规则,举办推手、散打、长兵、短兵等技击比赛,从而稳步推广、扩大影响,使武术的实用技击格斗术跨向国际体坛,代表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独特项目,向奥运会等国际大赛顽强挺进。在中国武术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扎实的基本理论研究,尤其是对武术技击的基础理论研究。武术之美深受古典美学影响,是审美领域东方民族传统体育长期积淀的结晶。不论是习练者还是武术欣赏者,研究武术美、欣赏武术美、创造武术美,均建立在岁月洗礼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模式。完全照搬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模式,在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障碍。可以说,未来对武术的美学研究中,武术的技击之美,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英. 浅谈武术美学价值[J]. 搏击·武术科学,2011(6):25-27. 
  [2] 贾磊磊. 楉熙武侠电影:源流论[J]. 电影艺术,1993(3):25-30. 
  [3] 张路平. 关于唐宋元明清时期武术价值取向的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39. 
  [4] 马晟. 身体技术论视角下太极拳身体技术的习得——以日本千叶县太极拳教室的质性研究为例[J]. 体育学刊,2014,21(5):58-62. 
  [5] 书法与绘画的神采风韵[EB/OL]. http://www.eyii. 
  com/news/comment/20091018/7341.html,2013-10-10. 
  [6] 王俊奇. 中华武术的百年进程及其未来发展[J]. 体育科学研究,2010,14(1):24-27. 
  [7] 胡小明. 中国古典美学与武术[J]. 体育科学,1990,10(5):3-5,93. 
  [8] 易经[M]. 杨权,邓启铜,注.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24. 
  [9] 程大力. 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10] 庄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07:124. 
  [11] 谢松龄.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3. 
  [12] 秦双兰. 中国体育审美观念的历史变迁[D]. 保定:河北大学,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