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在技术设计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投稿少女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69次
  • 评分4
  • 73
  • 0

钱海明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310053)

摘要:学生的创造力是基础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设计与制作、方案优化、评估与改进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思维品质,锻炼创造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术设计 实践活动 创造力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历史, 社会发展需要创造型人才,而未来的竞争更是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竞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只有把青少年创造力的挖掘、培养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创造力培养的概况

(一)创造力培养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国际上对于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摒弃了对“大写”的创造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产品和结果)的一味膜拜,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小写”的创造力(关注社会生成)。创造的源头不是意念,而是行动,即人的实践活动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因此,着眼于人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创造潜力的发展,而不是期待重大发明发现,这一观点代表着目前创造力培养的最新走向。

(二)基础教育培养创造力的着眼点

上海教科院相关专家对长三角地区6城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涉及6 城市的1 06 所中小学校、1098 名学生的大样本。调查显示, 中国学生模仿能力强,设计能力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设计各项指标低于科学探究程度,尤其在制定行动计划、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评估产品等方面明显薄弱。因此,目前创造力培养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学生的技术设计体验上, 并着力研究实施相应的培养计划,提升学生制定设计方案、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评估产品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高中生创造力培养载体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做中学,学中做”,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许多一线教师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为载体, 开发实施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活动中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制作项目模型或原型、使用各类加工工具、评估优化作品等教学过程,巩固学生的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创新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活动称之为技术设计实践活动。目前,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已然成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学的有效实施力求让学生亲历设计方案构思与呈现,掌握扎实的创造技能,了解创作材料的性能,熟练使用操作工具,并让学生学会评估优化设计作品等, 而这些也是创造力培养构成中学生迫切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因此,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载体, 可以改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设计能力弱的现状, 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培养。

二、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创造的过程。笔者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在技术设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创造力培养教学实施过程,以“棒冰棒模型设计与创造”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一)创设活动情境,确定创造主题

确定项目创造的主题,目的是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参与活动的动机。因此,每学年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基础上,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确定各章节活动主题, 并为学生提供与其认知结构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如创设“比赛情境”“展示情境”等,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如教学《模型与工艺》时,确定“棒冰棒结构模型” 为项目主题, 原因如下:(1)所有学生对棒冰棒都较熟悉, 原材料简单实用,符合学生实际认知结构。(2)以棒冰棒为基础进行创造活动, 具有广阔的设计与创作的空间, 学生可创造出属于自己个人特质的作品。(3)棒冰棒结构模型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多种制作材料和工具,如木工锯、钢丝锯、钢直尺、木锉、手摇钻、黏合剂(学生自行选择黏合剂, 如白胶、强力胶等), 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升创造技能。(4)创造作品最后公开展示,允许全校师生收藏,使学生的创造兴趣更加浓厚,并乐于参加此类实践活动。

(二)探究设计过程,创造项目原型

1.制定设计方案。

笔者尝试把“头脑风暴法”运用到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头脑风暴是就特定主题进行创造性沟通的交流方式,教师向学生说明活动要达到的关键性目标,让各小组成员根据活动主题构思设计方案,并不限制设计方案的范围,由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发散性思维,开展“头脑风暴”,最终完成设计信息的收集、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呈现、筛选。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作品,为学生提供各种创造的可行性分析,并让学生基于棒冰棒可能创作出的作品进行头脑风暴。有的小组对艾菲尔铁塔等著名建筑感兴趣,有的小组对钢琴等乐器比较感兴趣,有的小组对坦克等军事装备比较感兴趣,有的小组想创作一幅棒冰棒的艺术画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创造欲望不断被激发出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方案的制定中,也使最后呈现出来的方案更为详尽、可行。

2.动手创造原型。

完成设计方案之后,首先让学生绘制作品的图样,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基本的绘图技巧,要求学生能绘制出作品的正等轴测图或三视图, 部分计算机能力相对突出的同学,可以要求其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其次,对于小型、简单的作品可以让学生直接制作原型,对于大型复杂的作品要求学生能设计分解,逐步完成创作。最后,教师对作品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工具、原理等进行讲解,并结合个别化的辅导和操作演示, 使学生在动手创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创造技能。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图样讲解绘图技巧,或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绘图,以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结合棒冰棒的材料特点,与学生一起深入探究相互垂直面的黏合、圆形物体的塑形等技巧; 在动手创造过程中,教师侧重于个体讲解工具的操作要领,对于工具使用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使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加工工具。

3.评估优化作品。

在原型制作完成之后,还要对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包括作品的创新程度、造型的精美程度、使用的便利程度、加工的难易程度、结构的稳固程度等,并根据评估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后期优化,甚至推翻原有设计方案重新设计。在评估优化作品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广泛听取意见,实时记录并撰写完备的评估报告, 加深对作品评估优化环节的认识, 提升创造作品的成就感。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活动中,完成创作后,让学生对作品的创新程度、美观程度、牢固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如有学生评估后对结构松散的区块黏合加强条,使作品结构更加稳固;有学生在评估后对作品进行颜色的美化, 使作品更具美感等。

(三)总结活动经验,深化培养效果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活动的总结、交流。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复审自己的活动过程,了解自己参与活动的经验、教训,同时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设计方案或创造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才能提升学生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选择及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 活动中, 为了反思设计和创作的过程,总结活动经验,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棒冰棒设计与制作过程展”,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成果”———设计分析图、设计草图、设计原型、评估报告等。通过这次展示活动,学生在分享创造成果的同时,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同时,通过展示活动,更多的学生彼此分享了创造过程中的经验,反思创造过程中的不足、教训,从而加深了对创造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施策略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既是展示技术知识、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媒介,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怎样的策略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遵循以下策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活动项目立足学生实际,预留充足的创造空间

创造类活动项目的选择与确定,对于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活动影响深远。因此,在准备活动初期,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 精选出具有创造价值的活动项目,而这些项目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力求可延伸分化、求同存异,有充足的创造空间。笔者在近期课程中实施了如下表所示的技术与设计实践活动,聚焦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效果明显。

(二)活动指导注重设计过程,深化创造力培养效果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是一个有计划的创造活动, 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方案构思、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经历完整的设计过程的小组,其作品创新程度远胜忽略设计过程(如忽视绘图、项目分解等基本程序)的小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强化设计过程教学指导和落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活动期间关注个性特质,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需要关注创造过程中个体产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教师应鼓励学生拓展和深入,创设更多的机会参与创造力培养的相关专题活动,如选修课、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特殊领域的竞赛等,使这样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逐渐培养形成个性化的创造能力, 进而成为具有独特知识结构、鲜明兴趣特长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关注和培养方式, 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创造,提升全体学生的创造力。

(四)活动评价注重展示交流,营造乐学氛围

开放活动评价, 教师可以开发出创造力展示和交流的各种平台(如校内创造作品博览会、橱窗专题展示、网络互动平台),这样的展示和交流侧重于听取学生、教师、专家等意见和建议,弱化成绩评价的功能。通过平台的互动,实时记录创造过程、展示交流的情况, 进一步提升创造力培养的有效程度。同时通过这些平台的交流和展示,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创造力培养的相关活动,进而在校内形成相互学习、乐于创造的教学氛围。

在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探究一个个技术设计问题, 完成一项项技术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使创造力成为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资源,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征订启事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杂志自2009年1 月起正式创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 为中国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宣传技术教育政策,探讨技术教育理论,交流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促进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技术教育学科发展, 促进学生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栏目有: 基础研究、热点话题、教学探讨、教材研究、教师发展、域外经验、各地采风、来稿摘编、各地简讯等。

《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每本内文92 页,定价10.00 元;全年出版6 期,每套定价60.00 元。本杂志有以下订阅方式:

1.登录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淘宝店铺购买。网址:http://jsfhjy.taobao.com7 ,在“本店搜索”栏下搜索“教育研究与评论”即可搜到本刊。可用淘宝旺旺与客服联系订购。

2.拨打025-83658721 或加入技术教育读者群QQ: 264685148, 到本刊发行部办理订阅邮购。凡订购5 套以下,每本加收邮费3 元(挂号信);5 套以上免收邮费。订户可从江苏教育出版社网站(www.1088.com.cn) 下载《邮购订阅单》。《邮购订阅单》填好后可直接将电子邮件发送至jsjy08@126.com。《邮购订阅单》发出后,汇款到帐后我们将给您邮寄杂志。

邮局汇款请寄: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 座22 楼;收款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学教育分社,邮编210009。请在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订阅的套数”。来款不要寄给个人,以免遗失。

银行汇款请汇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账号:4301011029100226645;开户行:南京市工商银行湖南路支行。请在汇款单上注明“《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订阅的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