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职商养成的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构建研究——以会展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 投稿狂丸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659次
  • 评分4
  • 81
  • 0

文/沈金辉

摘要: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现有校企合作不深入、不持续、不连贯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提出构建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在具体实践中,该模式的主要举措有:夯实基础,团队到位;突出重点,创新联动;互赢共享,配套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对接 职业团队 构建

课 题:宁波2014年教育规划课题成果。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完善,在会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校企联合、工学结合”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付诸实践。顺应时代要求,国内外教研者围绕着素质与能力,提出了一系列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各大院校的前期设想与所呈现的最终结果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距,校企无缝对接受到多方面阻挠。新时期,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创新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深度对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

一、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深刻认可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贯的教学推进模式加以实施。近年来,“双导师”制、“项目驱动”式、“公司制”式等课堂教学模式被相继推出。学生层面普遍肯定其形式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根据抽样调研,92%的学生对校企合作课程表示欢迎,82%认为其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或是较有帮助。教师层面,借校企合作拉近了与行业的关系,在教学素材极大丰富的同时,更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很好地拓展了人力资源渠道,并为新员工的引入铺垫了道路。

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据调研所得,现有校企合作在深广度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目前,绝大部分课程教学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员工授课、企业参观及志愿者活动展开。学生仅能接触到企业或者行业的浅表层。67%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更为重要的企业分工运作、部门核心工作等不了解,实质性的职业素能提升并不到位。教师与企业的直接互动不密切,大部分依托学生实践间接促成。

其次,校企合作不持续。调研显示,校企合作中有半数左右的项目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年,因各种原因中断或取消。再次,校企合作不连贯。专业课程教学是个系统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则呈现出零散无序的现象,合作项目之间缺少前后的承续。

二、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找出根源所在,并针对性地予以调整和完善。结合调研访谈及文献梳理,当前宁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学者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教师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充分,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往往过分注重“点”的细节考虑而忽视了“线”与“面”的全盘设计,在校企合作引入的同时,没有很好的企业资源评估及分类意识,导致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结合不成体系,常常在时间和活动安排上出现冲突。二是校企双方利益不统一。高校与企业是相互独立、各有偏重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看重企业的行业经验与实操资源,希望借此提升师资,完善教学,从长远上支撑职业人才培养;企业则看重高校的学术与人力资源,结合自身业务需求,转而较为注重高校专业人才的短期或间断性支持。三是共享激励不完善。深入和谐的校企合作需要双方积极互动,而积极互动的可持续保障则是配套支持。目前,宁波高职校企对接激励体系不完善,互为认可的奖励制度未能建立,影响合作的可持续进行。

三、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构建

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对接建立在“体验-联动-延伸”三连跳基础之上。教学者发挥桥梁作用,联结学生与企业。在整体设计上,从学生层面而言,该模式重视循环渐进,即学生在一年级以职业体验为主,配合基础课程,对会展企业和行业形成良好的认识;二年级在专业课程讲授中引入企业资源,并实施“职业团队”创新互动;三年级延续教学成果,开展综合实践,使学生在职业素能上更进一步提高。从教师层面,该模式讲究深入互联,以教师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促进课程教学的完善和提高。

四、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的主要举措

为了保证校企合作顺利、有序地进行,以下举措是必要且可行的:

1.夯实基础,团队到位

校企合作需要全盘考虑,稳扎稳打。为了达到预计效果,在具体实施的前期必须铺垫到位,建立团队。与“公司制”不同,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模式所涉及的团队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教师团队。在合作中,教师要形成梯队搭配合理、分工明确的小组并对接企业。就思想层面而言,教师团队要求与时俱进,在认同其作用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节奏,了解现有校企合作开展方式,不断吸收好的经验与做法,在认知层面不断自我提升。就实施层面而言,教师团队要打破等企业上门的传统做法,积极开展对外联系,在学校支持下主动出击,对企业进行筛选,综合考虑规模匹配、需求对接、合作态度、人力资源等,力求挖掘一批优质企业参与合作。

二是企业团队。单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科学的团队组合往往更能发挥互补优势。突破传统,在课程对接中,若干企业可以以团队形式进行组合,根据其实际情况,分模块负责合作内容。值得指出的是,虽以团队组合,但在与课程接轨时需注意层次,通常一门课程对接一个核心企业,其他则以辅助参与的形式加以补充。在企业内部亦要成立校企合作员工团队,并推选队长。

三是学生团队。学生以4~6人为一组加以组合,参与校企合作。此举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学习,有助于整体课业的提升;另一方面职业团队式的组合也更符合企业与行业的实际,在技能实操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推动其素质的综合进步。以团队构建为起点,教师与企业间需要进一步展开基础构建:通过交流、访谈等形式明确相互实际需求,借以共同制定或调整课程仿真及全真任务大纲。此外,为更好地配合课程教学效果,校企合作教材也建议逐步开发。

2.突出重点,创新联动

对高职而言,校企合作的重点是借助外来力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符合行业时代要求。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要突破原有模式的局限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加以改造。内容上主要突出“循序渐进”与“多样创新”,要从全局上考虑校企合作的编排与承接;形式上则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在实体和虚拟空间共同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在初始阶段,即一年级以企业参观考察、志愿者实践、企业团队代表授课交流等形式在专业基础教学之余为学生创建职业氛围,引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借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行业的机会,激发其对行业的自主探究。二年级为校企合作的关键时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建议每门课程对接一个核心企业团队;每位学生职业团队对接一名企业导师。在依照任务大纲推进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线上平台加强互动。企业团队可在发布与职业或行业相关的案例的同时积极构建任务竞赛平台,根据企业的运作给出真实的专业问题或任务,在分享经验之余鼓励学生团队积极思考,招领任务给出解答方案。企业团队将对结果进行评分,并给予反馈。优秀学生团队不但获得荣誉也有机会在课外进一步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另外,企业与教师团队间还可以建立互补性质的顾问制平台:企业为教师提供企业资源和行业资讯,反过来教师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理论和职业培训。教师亦可分批进行企业挂职,通过深度参与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教学素养的跨越式发展。三年级是校企合作的延伸阶段。在前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教师与企业团队间相互了解,为岗位实践双向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团队可以继续保持与企业导师的联系,进入其所在企业实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对象。教师将继续与学生保持联系,为其解决各类疑问。

3.互赢共享,配套保障

以“职业团队”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对接,除了措施、手段到位,还需要配套保障的支撑。在实践中,设计科学的考核与激励制度能在提升效度的同时促进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考核首先要体现全面,覆盖学生、企业和教师,并综合考察态度、知识、能力与素质。其次,考核要彻底。就学生而言,应组织企业团队和教师团队共同参与。在形式上建议与课程改革相符,体现碎片化与系统化,将素质技能掌握分解为逻辑相连的小点,各个击破。与传统的考核不同,校企合作背景下,考核的同时必须强调反馈,明晰地告知学生或学生团队其优劣所在,并给出进一步提升素质能力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实现借考核促进步。就企业团队而言,也要就参与度、配合度、有效度等方面接受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作为后续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的依据。教师要注意在合作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建议,加以整理,并借助校企团队座谈等场合施以沟通,使校企合作更趋完善。

激励制度也是保障层面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激励最主要的是突破形式,使各方在实质上均有所收获。学校能借助校企合作获得企业资源,在课程教学中体现职业氛围。学生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参与企业实操的机会。教师能深入一线,自我提升。企业基于合作则在分享学校人力资源的同时,低成本地解决了员工职业培训,并借助课程的展开获得创新建议,为工作增添新亮点。此外,对于校企双方的参与人员,以考核为依据,适当的工作补助亦是必要的,要精神与物质双管齐下,激发校企双方参与热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时人.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2]唐进,龙瑜.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职业时空,2011(3).

[3]朱海涛.破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难题[J].人力资源,2010(10).

[4]魏雅莉.应用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2).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