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探讨

  • 投稿李明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976次
  • 评分4
  • 68
  • 0

刘月英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再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详细的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治疗痊愈,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4例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2%。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治疗痊愈,有15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照组明显比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观察组疗效要好。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三叉神经痛;临床特征;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04-02

三叉神经痛属于一种以面部疼痛为主的阵发慢性疾病,每一次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分钟不等,严重的会持续数小时。有的患者会感觉剧烈疼痛,常见的在上下颌。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因此民间的治疗方式也相对较多,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照射治疗等[1]。该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2013年5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得出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这些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眶下缘到下颌骨的下缘中间区域疼痛,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在1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岁,病程5 d~5年,平均3.2年。患者的疼痛部位分布情况是:左侧疼痛的有17例,右侧疼痛的有15例,单纯波和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患者4例,第二支患者8例,第三支患者9例,同时一二支患者4例,同时二三支患者6例,一二三支同时发作患者3例。观察组患者发作的频繁度为每天5~22次不等,平均发作6.5次,发作平均时间持续2 min以内,患者的间歇期和常人一样。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17~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岁,病程4 d~5年,平均为2.8年。患者的疼痛部位分布情况是:左侧疼痛的有16例,右侧疼痛的有16例,单纯波和三叉神经第一支患者3例,第二支患者4例,第三支患者7例,第一二支同时发作的有8例,第二三支同时发作的有8例,第一二三支同时发作的患者有4例。对照组的发作频繁度为16 s~2 min,患者的间歇期和常人一样。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方法为患者每天服用3次0.2 g的卡马西平片,100 mg的维生素B1片,500 mg的腺苷钴胺片,每天服用1次25 mg的安定片。对照组在观察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加入清胃散加味为患者口服治疗。这种药物治疗的组成成分包括9 g当归、10 g生地、6 g升麻、3 g黄连、9 g黄芩、10 g牡丹皮、10 g白芷、6 g防风、10 g地龙、6 g全蝎。患者每天要服用清胃散加味1剂,用水煎熬,适合的服用时间在早晚饭后[2]。两组患者都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以后比较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服药时间为4个疗程,每个疗程7 d。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作为疗效标准评定的对照。①治愈:患者完全没有疼痛感,在治疗后的半年随访时间中病情都没有复发;②显效:患者完全没有疼痛感,在治疗后的半年随访时间中有复发情况,但是复发的次数比治疗前减少了超过50%;③有效:患者的疼痛感很大程度上减轻,发作频率比治疗前减少了25%~50%;④无效:患者的疼痛感完全没有消失,甚至恶化,未能达到治疗有效患者的相关标准。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χ2检验。

2 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情况,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治疗痊愈,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4例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2%。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治疗痊愈,有15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通过统计学计算,χ2=13.67,P<0.01,有效率比较,χ2=5.46,P<0.0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比较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可以将其分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由于炎症、肿瘤压迫、血管畸形等组织病变引起的。通常表现为患者的一侧面部的三叉神经分布位置会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为主。据相关资料统计[4],这种疾病在我国的每10万人中有52个人患有此病,患者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可能性增加,并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要多,这与该研究接受治疗的患者情况在性别方面表现一致。三叉神经痛很多都集中在中老年患者身上,而且面部右侧发作的概率大于左侧。这种疾病发病疼痛难忍,通常集中在患者的头部和面部的三叉神经位置,发病频繁,有如闪电、刀割、灼伤。患者在说话、洗脸时都有可能引发阵发性的疼痛[5]。

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对三叉神经痛疾病的原因研究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感受风寒湿被认为造成三叉神经痛最主要的因素,是肺感染的神经病变的疾病。少数患者会有继发病灶的因素存在,例如在患者的骨内存在残根,或者是埋伏牙等情况。根据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基础大致可以阐述其发病的机制[6]:因为脱髓鞘或压迫的因素,相接的轴突然间紧密相连,患者的触觉和痛觉神经发作,从而传递疼痛感。有关资料也有记载[7],人体的脱髓鞘轴突容易产生异位冲动,压迫动脉使得TN与相关的搏动有冲动,并且假突触性的传递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研究难题在于上述冲动是否起源于病灶或是患者面部的神经末梢,以及患者的触觉怎样致使冲动发生。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找到可能根治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在当前常用的治疗中大体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等,但是由于医学界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不同,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也并不相同[8]。现在的治疗中使用链霉素治疗容易使患者的病情复发;而用无水酒精注射则会对患者体内的组织有破坏的影响,也有很高的复发可能性;如果采用中药治疗,患者的病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长远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采用半导体激光来为患者做穴位和扳机点的照射治疗也没达到预期效果;只是使用维生素B12为患者注射局部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如今有很多临床应用,但是对病情的控制不是很稳定,因此选择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是现代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问题。部分医学学者根据其发病的机理得出神经由于受到挤压才致使脱髓鞘发生病变,于是建议采用电针为患者治疗,这种疗效也没有该研究取得的效果好。

早在我国古代,医书上就将三叉神经痛视作头风和面痛的范畴,中医上认为三叉神经痛是风、寒、湿、邪造成的,外邪寒物侵袭面部头部的筋脉,筋脉受损,气血不通,引发疼痛。在临床上表现为胃经之火上逆。由于郁于内,稍有刺激变会触动,因此呈现阵发性的灼热剧痛。治疗的方法一般都是着重针对疏通经脉、祛风散寒、止痛活络这些方面,大多都以邻近的穴位为主,主要是手脚的阴阳经穴。治疗眼睛周围和额头部位的疼痛,应该在阳白穴、攒竹穴、头维穴上取针,下颌疼痛就在承浆穴、颊车穴、夹承穴曲针,上颌疼痛就在迎香穴、四白穴和上关穴取针。目的是为了疏通头部的经气、驱除寒气和邪气,调和气血,经脉活络,从而达到疼痛自然消除的目的。中医通常采用以针灸为主,外加药物辅助治疗。在处方中用黄连和升麻,可以产生泻火、散火的作用[9]。患者胃热侵蚀体内血气,耗伤阴血,所以加入生地可以凉血滋阴,丹皮也有清热的作用,都具有凉血的功能,当归可以活血止痛,而防风、全蝎和地龙也都具备止痛的作用。在该研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胃散加味熬汤,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淑鑫.功能性三叉神经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出版,2012,4(20):46-47.

[2] 徐咏梅,李文志.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的现状和未来[J].使用疼痛学杂志,2010,7(10):25-27.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98.

[4] 王宏伟,吴承远.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1860例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10(22):36-37.

[5] 王晨阳,陈景峰,张义成.甘油注射术治疗三叉神经痛[J].疼痛学杂志,2010,13(4):150.

[6] 徐伦山,魏学忠.半月节后根甘油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0(5):331.

[7] 冯保会,李世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2(3):102-103.

[8] 胡亚军.奥卡西与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J].山东医药,2012,12(25):67-68.

[9] 王璐松.三叉神经痛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 11(19):119-120.

(收稿日期: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