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聚维酮碘治疗会阴部湿疹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 投稿为领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359次
  • 评分4
  • 61
  • 0

徐雪琴 吴海珍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14

作者单位:215500常熟市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

徐雪琴: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由于病情重、基础疾病多、全身营养情况差、机体免疫力差、大小便失禁和腹泻、防湿垫单的使用等容易发生会阴部湿疹,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弥漫性潮红、斑丘疹、渗出、糜烂,甚至表皮剥脱,如不积极治疗,容易导致感染,增加病人痛苦,同时增加护理工作量。我科采用聚维酮碘治疗会阴部湿疹,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会阴湿疹病人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8~90岁,平均62岁。重型颅脑外伤13例,脑出血12例,脑梗死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2例,感染性休克5例,心肺复苏术后3例,其他9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原发病,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每2~3 h翻身1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及腹泻者及时清理,并用温水擦洗干净,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摩擦,小便失禁者予以留置导尿。在防湿垫单上垫棉布一层,使皮肤不与防湿垫单直接接触。

1.2.1观察组用0.5%聚维酮碘10 ml加入灭菌注射用水300 ml中,用稀释好的聚维酮碘棉球擦洗受损皮肤,擦洗动作轻柔,将渗出物及脱落的表皮擦净,每日2次,腹泻者可予每次便后擦洗。

1.2.2对照组用棉签将派瑞松均匀涂抹在皮损处,皱褶处可用手分开后涂抹,不能涂的太厚,只需薄薄的一层,每日早晚各1次。

1.3护理方法清醒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湿疹是能够治愈的,消除病人的担心和顾虑。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分开两腿,男性病人可在会阴部皮肤与阴囊之间用清洁纱布隔开,局部保持干燥,每次便后温水清洗,用软毛巾按吸,避免用力擦洗。频繁腹泻的病人应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量,及时记录并与医师沟通,留取标本送检,采取干预措施。同时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湿疹愈合能力。

1.4疗效评定标准在用药3~7 d后进行疗效评价,痊愈:用药3~5 d创面渗出明显减少,湿疹隐退,皮肤干燥恢复正常;有效:用药5~7 d创面渗出逐渐减少,湿疹逐渐隐退,皮肤颜色变浅,皮肤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 d湿疹症状未改变或进行性加重[1]。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ICU病人由于有意识障碍或各种病因常处于被动体位,双大腿不易分开,会阴部皮肤黏膜容易潮湿,加上大小便失禁或腹泻,汗液、尿液、粪液的浸渍,破坏了会阴部皮肤原有的弱酸性环境,很容易导致湿疹的发生。由于病人病情重、免疫力差及多种抗菌药的使用,局部容易滋生细菌、真菌感染,另外为了防止床褥的潮湿,常使用防湿垫单,其中的化纤成分也会刺激皮肤加剧湿疹的发生。

派瑞松为0.1%曲安奈德与1%益康唑的复方制剂,益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能够抑制和杀灭皮肤癣菌、霉菌等,曲安奈德是含氟的中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渗出等作用[2],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长期使用可出现表皮、真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副作用,而且局部涂上派瑞松乳膏后,会阴处仍然会潮湿,不易干燥,局部皮肤破溃的部位不能使用,影响了湿疹的治疗效果。

聚维酮碘主要通过释放单质碘,结合菌体蛋白的氨基酸使其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导致微生物死亡,对创面有抗感染、收敛、促进愈合的作用[3],它同时有抗细菌、真菌、芽孢的作用。本组使用的聚维酮碘为稀释液,对会阴部皮肤无刺激,无毒性,每次创面被粪便污染后均可使用,擦洗待干后,局部皮损很快起收敛作用,使会阴部清洁干燥,使用2~3 d后,创面渗出明显减少,湿疹隐退,皮肤干燥逐步恢复正常。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会阴部湿疹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无副作用,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江云琴,杨建萍.两种方法治疗会阴部湿疹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52.

[2]王忠永,邱会芬,杨磊.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126例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24(3):274.

[3]王桂莲,曹彦,刘改卫,等.碘伏的作用及用途探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8,11(4):312.

(收稿日期:2014-04-26)

(本文编辑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