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投稿Erki
  • 更新时间2015-10-20
  • 阅读量460次
  • 评分4
  • 10
  • 0

李欣李娜门倩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且接受治疗的AS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腰骶部压痛、疼痛感觉、晨僵时间、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s征等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S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负面情绪;综合护理;康复效果;强直性脊柱炎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79

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A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该病属于一类累及脊柱和骶骼关节的慢性免疫疾病,其具体诱因至今不明确[1]。患者腰骶部位发生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胸廓活动度降低、腰椎活动受限。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将发展成为脊柱强直畸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该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其进展期长达10年,目前临床治疗方式相对欠缺,难以根治。采取恰当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防止患者发生残疾和畸形。我院针对该类患者予以功能锻炼,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AS患者110例,其中男88例,女22例。年龄17~55岁,平均(32.6±5.5)岁。病程1~20年,平均(12.5±3.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AS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风湿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功能锻炼性护理干预。

1.2.1对照组(1)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年龄段的不同以及病情程度的差异予以不同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治疗的方式、效果,疾病的发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形成合力。该类患者会有悲观、失望、恐惧的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要引导患者养成乐观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围绕病情进展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克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2)用药护理。为患者讲解药物的基本知识,包含药物的种类以及服用剂量等,使其明确药物的基本治疗效果,端正用药观念,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出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并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3)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使其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可以灵活应用幻灯片、图片、影像资料以及一对一等多种教育方式,确保患者能够进行自我护理或者家属协助护理,明确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摄入的食物中要控制好盐分以及脂肪的含量,避免刺激性辛辣食物的摄入,有烟酒习惯者禁烟禁酒。(4)维持日常生活的正确姿势,不论坐、站、行、卧都应保持躯体挺直,防止脊柱弯曲畸形。指导患者卧硬板床,低枕头或不用枕头,尽可能取仰卧位,不能因腰痛而侧卧,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

1.2.2观察组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度以不引起第2天关节症状加重为限,活动前应先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损伤,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加强运动。医疗体操和功能锻炼是根据患者受累关节的部位不同,其选择适合患者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宜,如活动后晨僵减轻,疼痛未加重,则可逐渐增加运动量,若活动后疼痛不适持续2h以上,则提示活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活动强度或在一段时间内增加休息。每日进行脊柱及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锻炼2次。常用的锻炼方法有:(1)扩胸运动,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扩胸训练,防止胸廓僵硬,影响呼吸。(2)颈椎活动,缓慢做左右侧屈、前屈、后伸、旋转活动。(3)腰椎活动,站立位弯腰、左右旋转,后伸,卧位三点式、五点式挺腰和燕式锻炼。(4)俯卧体位锻炼,利用自身重力矫正脊柱、髋关节的屈曲畸形。(5)靠墙直立或扶其他固定物做屈髋屈膝下蹲运动。早期的功能锻炼对AS患者特别是青年患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青年人肌肉纤维、关节韧带的弹性好、可塑性强,加之代偿功能强,早期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肌肉、关节的柔韧性,防止因局部肌肉长期痉挛、僵硬、关节退化而出现的脊柱强直,是减少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最重要措施[3]。(6)强调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知识的指导。每天坚持3次俯卧,每次30min,也要适当做俯卧撑、斜撑、背部伸展等。坐位或站立时保持挺胸收腹的习惯,每天2~3次练习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姿势。(7)增强脊柱及髋关节活动度,仰卧位时以枕、双肘、双足跟为支点,向上挺胸腹,持续3~5min恢复原位,休息5~10min,每天3次。俯卧位时头胸及四肢腹部着床。(8)抬离开床面,保持3~5min,恢复休息5~10min,每天3次。直立位时双手叉腰,腰部在右缓慢旋转,然后屈髋屈膝并下蹲,再站立为1次,每天6次。(9)颈肩部运动练习时头颈部左右侧屈前倾后伸,左右旋转,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和扩胸度的扩胸运动,两脚并齐或举脚向前一步,双前臂内屈平胸左右运动,然后双前臂做外展运动,每次30min,每天2次。呼吸运动锻炼,取立正位,双手叉腰,挺胸收腹同时深吸气,复原同时深呼气,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交替进行。

1.3评定指标[4]

1.3.1疼痛指标(1)疼痛感觉。根据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采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尺评分法(VAS)[5],0表示无痛,10表示严重疼痛。(2)晨僵时间。由患者自己观察确定。

1.3.2临床指标(1)枕墙距。患者取站姿,臀部和足跟紧贴靠墙,头部能贴近墙面则为正常。(2)schober′s征。患者尽量端直站立,将脊柱与骼棘水平线相交点定为0点,分别在向上10cm与向下5cm位置做上标记,在患者深弯腰状态下再次测量标记距离,数据为19cm及以上则为正常。(3)指地距。膝关节伸直,两臂自然下垂,手指伸直,测量手指尖与地面之间距离,小于20cm为正常。

1.3.3心理状态评定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焦虑状态以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其分数越低,表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低。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表2)

3讨论

目前,AS还未发现有效的根治方法,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由最初累及到腰椎部逐渐发展到胸颈脊椎等,在引发疼痛的同时甚至导致脊柱畸形。同时该病为患者带来暴躁、易怒、焦虑等负性情绪[6],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范围以及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坚持循序渐进、适当适量原则下,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用药辅导、健康教育以及功能锻炼等,可以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肺活量,提升其脊椎位置的肌肉拉力,保持脊柱的活动性以及灵活性,防止肌体活动度不达标而导致的肌肉萎缩,有效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腰骶部压痛、疼痛感觉、晨僵时间、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s征等康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了功能锻炼是有效的。

AS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其心理情绪的影响,对患者关节受损情况及其活动受限度进行详细评估,明确其耐受限度。如果患者活动后发生疼痛,就相应减少活动强度和时间。功能锻炼每日进行3次,基本动作为前曲、侧弯、左右旋转等,运动过程中要使患者保持站稳。活动过程中明显疼痛的患者,运动前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肌肉松弛,防止发生拉伤。锻炼要坚持循序渐进。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良好的睡姿和坐姿,确保脊柱保持合理的生理曲度。引导患者学会安全自理,如防止跌倒以及跌倒后如何重新站立等。

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面对问题,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持良好心态。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HAMD抑郁情绪评分以及HAMA焦虑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了锻炼干预对于纠正患者负性心理有效。

综上所述,针对AS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卉,程翠年,游浩.疼痛管理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7C):1958.

[2]汤素华,俞淑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2-83.

[3]陈叶辉.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925-1926.

[4]呼瑞英,张秋菊.强直性脊柱炎108例康复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1):41-42.

[5]张建华,亚琴,杨晓丽.48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0,24(06):1468-1469.

[6]王金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9):1034.

(收稿日期:2014-09-24)

(本文编辑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