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设计方略

  • 投稿小庄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87次
  • 评分4
  • 68
  • 0

江苏海安县大公镇北凌小学(226622) 王 剑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还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概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学生应当“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笔者这里谈的“导学”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引导、指引和督促,让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过程。教师设计问题导学的“题”大致可经历“初读—研读—提高”三个阶段,整个过程应遵循语文教学整体阅读的基本特点,即“(模糊的、浅显的)整体—部分—(明晰的、深刻的)整体”。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一、设定初读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读文章的起始阶段,制定的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简单易完成。在初读阶段,只需要学生认真阅读,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大概的内容就可以了。在此阶段的问题设置应该是围绕着文章的结构和一些基本的文章内容来展开的,如作者、写作路线、作者情感、文章大意等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做到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在初读阶段,问题的设置难度当然不能过大,并且问题的密度也不宜过大。问题太少,学生的阅读紧迫感和阅读动力不足,学生的阅读态度和效果就不佳;问题太多,容易导致学生害怕、厌恶,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使学生灰心丧气。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密度,做到适中即可。

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一篇文章时,就可以把“题”巧妙地设计成以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1.你了解哪吒吗?2.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怎样闹海?3.哪吒闹海的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熟悉到陌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力,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阅读任务。

二、巧设研读标准,突破教学重点

经过文章的初读之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要进入研读阶段了。此阶段的目的是达到对感知材料的具体和深化。在初读阶段主要解决的是基本问题和概念问题,而在研读阶段则有了一定的探究性,用哲学上的话来讲就是要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阅读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要结合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进行设定,在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时,问题设计的形式还要多样化(如填空题、问答题、连线题、选择题、是非题等),从而导出学生学习中的矛盾。总之,在此阶段的问题设计既要达到对内容的深度剖析,也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范例的能力,给学生自学的导向。

如在阅读《三袋麦子》时,在研读阶段,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土地爷爷送给三个小动物的麦子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在他们的眼里却有差别?

2.他们在收到礼物后分别是怎么做的?

3.一年以后,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4.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5.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6.假如土地爷爷也给你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做?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完成情境体验,激发自身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阅读是静态的,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内心实际上是在翻江倒海的,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扩充。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学会理解和再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研究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深挖教学内容的中心。如《三袋麦子》一课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合作又要竞争,要自觉树立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明白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并引导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要学会公平竞争和正当竞争,要做到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在合作中求得共赢。

三、精心设计提高阶段的问题,盘点阅读收获

在阅读的最后阶段,要对前两个阶段的问题进行整合和总结,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做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了解文字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并在阅读之后有所反思和收获。

如在阅读《军神》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对于问题的设计就要更为直观和概括。在充分阅读之后,学生们被刘伯承的高贵品质和刚强的意志所触动,教师就可以进行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名言名句来概括对刘伯承的评价,并提出:我们与刘伯承相比,缺点是什么?以后如何改进才能成为一个像刘伯承那样拥有刚毅性格的人。学生真情流露,获得了情感的升华和熏陶。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我们能根据课标、教材、语文的“整体阅读”性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的形式多样化,深浅适宜,导出学生学习中的矛盾,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尝到甜头,就能诱导学生去读文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