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品析语言落实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 投稿首席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66次
  • 评分4
  • 69
  • 0

湖北省荆门市竹园小学 毛英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0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体验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情感,领会作品的人文内涵,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阅读,实际上是在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文本、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吸取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便捷桥梁,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的魅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

一、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中,对一些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境,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感悟语言特点,体会作者遣词用语的匠心。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在学生把握课文整体内容以后,教师作了如下设计:

其一,从问题入手,抓出重点词引出重点句质疑。

师: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评价这对父子,你认为是哪一个词语?

生(异口同声):了不起。

师:看来这个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其二,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体会父爱的伟大。

1.喊、跪、站、走。(悲伤、绝望中坚信儿子等着……)

2.“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三次)→不顾危险、劝阻,坚持救儿子。

3.“他挖了8小时……36小时……”(时间漫长)

4.“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掘过程漫长、艰辛)……坚决救儿子,深爱儿子。

5.抓住“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等词句,想象父亲坚决救儿子的困难及心理活动,深化学生的感受。

其三,抓住儿子语言、神态的重点句子,体会儿子的了不起,体会儿子的美德。儿子:坚信父亲救自己;在生的机会面前先人后己。总结写法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特点。

这一环节,用直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一个感受最深的词语,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个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了不起”,由此词入手,找出关键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再理解词语含义,引导学生质疑: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以此为线索,带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为领悟文章中心打下基础。最后,学生针对问题汇报交流,引出重点词句,走进了文本。

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对理解文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诵读体验,揣摩语言的意蕴,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审性,从而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以朗读为突破点,让学生充分朗读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领悟语言的无穷魅力。例如,教学《搭石》一课时,教师在上课时抓住关键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多么协调有序,给人以画一般的美感。”教师通过引读,创设文本情境。教师引读: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来的——(生:紧跟上去)。(过渡渐快,师生合作开火车读。)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让两组学生模仿走搭石,其他同学诵读,边走边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深情诵读,品读感悟,理解了“协调有序”,深化了对“一道风景”的理解,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领悟乡亲们默默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生活传统和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美好品格。

当学生完成了诵读赏折后,沉浸在一种情绪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内容和理解就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了。

三、比较替换,揣摩语言的精妙,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方法,语言的比较可以通过“增、删、移、换”这四种方式得以实现,而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学生才能感知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用词上“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发滋养准确精妙语言的能力。

例如,教学《桂花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品读后,抓住课文的精髓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进行对比,‘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论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感受两个浸字的精妙。师:哪个词描写了桂花的香气(浸)。那浸是什么意思?能换成“飘”吗?明明是桂花的香气“飘”在村里,作者却说浸在桂花香里,不一样吗?(体会“浸”的用法)。师:什么旁?(对泡在水里叫浸,水看得见,摸得着,香气只能嗅到,但用了一个“浸”字,这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特别传神。这就是语言的魁力!)

四、抓住变异词语,揣摩语言的弦外音,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理解语言要根据上下文意、情境意义、时代背景、人物情感。迅速而准确判断词句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能精析出文章的弦外之音,获得句子的隐含信息。

以《梅花魂》一课为例,文中“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一句,“清白”“玷污”隐含了怎样的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从“轻轻刮去”“慢慢抹净”中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图的喜爱。师:从“轻轻”“慢慢”中是不是能感受到外祖父对待梅花图像对待婴儿一样?教师用一个像对待婴儿一样的比喻,唤起学生情感联想,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外祖父对待墨梅图特殊的情感。从文本价值上看“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既包含字面信息,又包含隐含的信息,更是贯通全文主旨的枢纽。为什么用修饰人格的词语来修饰梅花?正是这种非常规的、变异的表达造成强烈的情感“张力”,表现出外祖父所以珍爱梅花的独特的思想情感。在外祖父心目中,这梅花早已不单单是作为“物”的梅花,而是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和品格的梅花,被人格化了的梅花,所以这梅花才有了灵魂。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承前启后,串连起一条隐蔽的暗线,即梅花品格形成的文化土壤与根基——海外游子对梅花品格的追求与秉承——将梅花精神传承给下一代。在教学中对这样富有丰富教学价值的句子,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自身要扩充并提高辨识、解读这类关键句的知识、能力与方法。从本句来看,修饰语的变异与错位是理解这类句子的一个标识。这些标识如同一道岩石的罅隙,暗示着下面藏着通往作者思想情感的潜流。教师透过文字表层的暗示或提示,挖掘文本隐含信息的经验越丰富,给学生提供的示范机会越多,学生就越容易开窍,阅读能力、理解语言能力就越容易提高。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