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疾控系统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的思考与探讨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556次
  • 评分4
  • 24
  • 0

刘粤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审查、评价、服务、咨询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特征,提高效率、完善治理、实现组织增值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而将内部审计成果有效的应用是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发挥其免疫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作用是否有效的重要体现。本文从内部审计成果的内涵、实际转化运用的意义着手,分析内部审计成果在疾控系统事业单位实际应用中的制约因素,探讨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思考探讨

一、内部审计成果的内涵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范,在审计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建议、审计报告等相关审计资料,是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帮助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将内部审计成果转化为“价值和效益”的载体。具体的可以分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预算执行审计成果、工程审计成果、财务收支审计成果等等。审计成果的运用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审计问题的纠正,即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对审计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真正规范财务等行为,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二是审计建议的落实,即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完善内控机制。审计成果是否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审计价值的实现、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审计预警和免疫功能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现实作用及理论依据

(一)内部审计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

2013 年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表述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确认、咨询、审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特征,完善治理、实现组织增值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审计成果在未来的管理中使单位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给单位创造出预期之外的价值。如财务审计发现的不合理支出、工程审计的审减额;以及提供咨询服务,提示风险预警,减少损失发生。而将审计成果转化应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必需的途径,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其作用直接关系着审计活动的完成与价值实现。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卫生事业经费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卫生经费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原卫生部《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卫生计生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大型医疗机构相继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开展了财务收支、经济合同、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及绩效审计等工作。内审工作在卫生计生系统得到加强和发展,但审计成果的转化却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开展实施内部审计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审计成果的转化却是应用、提高和目标,是发挥内部审计免疫功能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从内部审计工作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出发,疾控系统建立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制度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风险导向审计服务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

纵观历史演变,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的“控制为基础”转变为“风险为基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评价、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治理风险过程,而只有通过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服务于单位的管理、决策活动中,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职能才得以实现和履行。近几年,卫生计生系统加强了合同审计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直属单位相继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对外签订的合同都必须经审计部门审核。在合同审计中,评估经济合同的可执行性、合法合规性及履行的有效性,做出审计意见并使之得到落实,维护单位利益,规避潜在的经济纠纷,是内部审计风险导向服务的重要体现。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从2014 年1 月1 日起全面实施。建立有效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将审计信息转化服务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中,是建立完善事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内控规范,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据。

(四)监督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行为的重要方式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起到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单位的合法利益的积极作用。通过定期的审计成果及信息的汇总报告,评价财务核算、会计信息及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防范舞弊发生,从而规范财务活动,强化财务管理。从疾控系统内部审计的工作来看,监督财务工作、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舞弊发生,保护财产安全是一直以来内部审计的最主要的目标。

(五)考评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2014 年中纪委等部门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疾控中心在2014 年相继下发了直属和联系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内部审计成果已成为考评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内部审计成果在疾控系统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制约因素

(一)内部审计成果质量不高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特别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相对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起步较晚,疾控系统从2009年开始才陆续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内审工作发展时间尚短,加之工作内容广泛,从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到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等,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知识结构贫乏,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滞后,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内审人员对审计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不够,不善于针对单位管理中的风险和薄弱环节,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及防范措施,从而导致审计成果无法获得认同与关注,难以获得重视与应用。

(二)单位管理层对审计成果重视不够

现实工作中,既有单位领导层不重视内审成果,也有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对审计结论或意见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存在。无论是领导还是被审计部门,大多数认识还停留在审计只是查找问题,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等,审计成果的运用只是附带产品,不是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因而存在重现有问题的整改,轻制度源头的建立;重审计决定的落实,轻审计建议的采纳;重审中监督,轻后续督查;重审计过程,轻审计成果的运用与转化现象的存在。

(三)工作成果运用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疾控系统普遍没有建立审计成果运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机制,审计成果产生与转化运用之间没有有效地衔接,后续审计监督工作力度普遍较弱。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和机制作保障,只是依靠领导和部门的自觉,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不可能落到实处。同时也因为利用的随意性而使审计成果无法连续地发挥作用,导致实际运用效果较差。正因如此,本文旨在探索从建立疾控系统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入手,为审计成果的转化提供机制保障。

四、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一)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信息的价值

首先提高内审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注重综合知识的积累,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知识,更新审计理念,提高审计技术。其次,加强对审计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疾控工作实际,提高从繁杂的审计资料中提炼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的信息的能力。第三,加强内部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审计计划和方案拟定到审计实施、报告撰写、建议的提出,使用统一的质量标准,使得审计成果更加规范。第四,审计内容向纵深发展。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管理、效益、风险审计延伸,以为单位实现价值增值规避风险为出发点,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运用的层次,提升审计成果的运用价值。从2003 年以来,中国内审协会卫生分会每年都会分批组织卫生系统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聘请专家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审计理论知识、审计法律法规进行讲授培训,对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日常的自我学习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二)单位内部为审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审计工作相对其他工作,更需要领导的支持与各部门的配合,良好、顺畅的工作环境是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引起领导重视是审计成果得以应用的动力,有了领导层的批示和要求,各部门会认真整改审计问题、改善管理漏洞。其次,加强和被审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联络沟通,赢得对审计工作的尊重与理解,是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内审人员对外多做宣传,要和领导、各级部门在审计工作的目标上寻求获得一致共识;向领导积极汇报审计要情;对外增加内审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和相关各部门通报审计结果。同时,在履行审查评价职责的同时,充实咨询服务工作内容,提高服务意识,将服务贯穿于审计工作之中来提高审计工作地位。

(三)开展后续审计,监督审计成果落实。

通过后续审计,可以了解被审计部门是否对问题进行了纠正,对建议是否采纳,对管理的薄弱环节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是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重要步骤。内审部门应强化后续跟踪审计,将其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列入审计计划,这是发挥审计作用、树立审计权威的良好时机,通过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成果得到真正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