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投稿淘淘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691次
  • 评分4
  • 36
  • 0

陈容

摘要:各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四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能力;会计学;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也提出教育要坚持以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成为新时期高等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和实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各高校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我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近几年,各高校都认识到了会计实践教学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增大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各高校都建立了一套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并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重庆交通大学的敖德萨,在“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商业会计,2010.01)”一文中,提出应构建由会计实验教学平台、会计实习教学平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德州学院的杨淑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教育与职业,2009.12)”一文中,提出应用型高校应构建由校内实验课程系列、第二课堂实验、毕业论文与专业小论文、校外实习等所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西北师范大学的董霁荣,在“高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商业时代,2010.05)”一文中,提出建立由全校的全面质量控制和实习项目的质量控制组成的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这些研究对于提高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各高校的实践来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般都由校内实验课和校外实习两部分构成,但如何设置课程才能更好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实践教学内容不规范

由于会计工作严肃性和会计信息的保密性,目前,我国会计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实验为主。各高校都设置了一些独立的实验课,但这些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实验项目应包括哪些,如何实施实验,没有形成共识,不同课程的实验项目存在重复现象。

(三)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实践教学基本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较少,有些学校购买了很多的实验软件,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四)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式单一、滞后、随意性大实践教学一般不组织考试,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成绩,由于没有建立详细的评价指标,老师给分的随意性较大,让学生感觉实验课很容易过关,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实践教学目标

21 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重知识转为重能力,大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的实践教学把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目标,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同时,把总目标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是培养大学本科生都应该具备的通用基本技能,第二层次是训练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第四层次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1.构建“四模块”、“五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构建由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能力模块、创新能力模块构成的“四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体现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基本技能模块是普通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实验课,主要包括军事训练、政治思想综合实践、计算机实验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专业技能模块是围绕专业基础课开设的实验,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实验、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统计学实验、管理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审计学实验等,通过实验,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模块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上开设的实验,主要包括认识实习、会计综合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模块是课外由学生有选择的参与的会计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创新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通过实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模块”体系实现了“五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知识继承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各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理清各门课程的相互关系,优化实验项目,并根据最新的规范,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力争将反映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务中的最新规范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可利用老师的科研项目,开设一些特色实验项目,如纳税筹划实验、内部控制实验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校(特别是一般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师资力量欠缺,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送培年轻教师等方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在鼓励教师申报各种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积极把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教学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采取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参加社会实践、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等措施,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四是在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选择一定数量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四)加强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境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实验室软硬件设施投入;另一方面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校级实验室,实现全校实验资源共享,为开展综合实验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利用各种资源开拓新的实习基地的同时,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机制,真正发挥实习基地在校外实习中的作用。

(五)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在传统讲授法和演示法的基础上,对会计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形成由多种教学方法所组成的立体式实践教学方法体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学生自行准备、课堂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会计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会计实验课的教学中应推广案例教学法,同时可组织一定的力量搜集编写案例,形成独具特色的案例库,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情景教学法是在实验课上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让学生充当岗位角色,按所扮演角色的要求,一步步完成各项工作。部分高校的沙盘实验就是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尽快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不同岗位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企业一个企业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等全部过程,学生通过实施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管理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学实验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通过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良性运转

实践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实践教学良性运转的有力保证。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式单一、滞后、随意性大的问题,建立由教师、学生、实习单位三个评价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实验指导教师在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中,通过考勤、提问、实践过程的观察、资料的检查等,对学生态度、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一般包括考勤、回答问题、实验项目完成情况(及时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实验报告等。

2.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相互评价。实验或实习小组内,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实验态度、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3.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校外实习中,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习态度、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等的评价。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实习态度、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

在校内实验中,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校外实习中,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事业单位。授课老师可根据实验课的性质和组织方式,确定各评价主体所占比重,并对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保证评价的更客观、公正。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重视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课题名称:

本文系攀枝花学院教研教改项目“创新人才培养视角的会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编号:JJ1133)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秀兰.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

[2]胡伟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

[3]敖德萨.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商业会计,2010(01).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