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有效引领主动构建——“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81次
  • 评分4
  • 77
  • 0

江苏宝应县安宜小学(225814) 郑存芬

[摘 要]概念教学要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学生找到概念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形成系统的认识结构,达到深化所学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概念 分数 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5

从儿童立场实施教学,通过情境感知、动态操作、适度抽象等活动,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加工,能够使学生建构清晰、准确、深刻的概念。下面,我以“认识分数”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教师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引领,使学生主动构建所学知识。

一、情境感知,引入分数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一般来说,通过情境引入概念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数学概念;二是从数学情境或理论本身的发展需要引入概念。如课始,我创设兔哥哥和兔弟弟分苹果的情境,提出“‘半个’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这时,我向学生说明:“‘半个’可用一个新的数——1 / 2来表示,这个1 / 2是一个分数。”……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个突破。这里,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平均分”,既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做好铺垫,又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深刻理解分数的本质,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了分数的内涵。

二、动态操作,构建分数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应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动手操作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我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涂出图形的1 / 2。先让学生想,再动手做,最后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 / 2。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1 / 2,我出示右图,并提问:“哪一幅图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1 / 2表示?”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了不能用1 / 2表示涂色部分的理由,这样就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第二次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同样的长方形纸表示出1 / 4,使学生明白同样大小的图形,它们的折法不一样,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一样,但都可以用1 / 4表示。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1/4,我设计了以下练习:“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 / 4,在( )里打‘√’。”

第三次操作,让学生用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表示出1 / 2和1 / 4或其他的几分之一,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通过操作和验证,明白:一张同样大小的纸,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这里的操作活动要求高、难度大,但考虑到学生是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且有具体的操作实践来支撑,因此他们完全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活动与思考。这样的数学活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对平均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三、适度抽象,巩固分数概念

学生掌握数学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及时的巩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在应用概念中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后,我设计了“闯关”的游戏。如下:

第一关(如下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吗?

第二关(如下图):下面考考大家的眼力。

第三关(如下图):这里分别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和《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部分大?

通过习题,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之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概念教学要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学生找到概念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形成系统的认识结构,达到深化概念的目的,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