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分析———以长株潭为例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10次
  • 评分4
  • 90
  • 0

刘青松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策略显得过于简单、传统以及急功近利等。应加强其策略研究,以扩展发展策略的选择空间,如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的导向性等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092-04

问题的提出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提出以来,发展比较迅速,但也存在发展中的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偏重于战略性的宏观研究,而缺少实施等方面的策略性探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发展较快而且已进入规模化的主要是新能源产业。如到2013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1.42GW,占全球累计装机总量的28.7%,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到2013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累计18 GW,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3GW,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跃居全球首位。虽然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全球第一,但90%以上出口到了国外。中国的光伏企业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80%,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如中国十大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2012年第二季度,在美国上市的十大中国光伏企业全部亏损,亏损总额近9亿美元。而且还经常遭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双反”。

因此,从这几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是否掌握了这些关键的高新技术,是否找到了未来新的优势产业方向,是否能够掌控全球产业布局的主导权?等等。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在战略性上有所认识,但在新兴产业的具体发展中如何落实、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与意图等,仅有战略分析,没有策略应对,仍然是难以达到目的。

一、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1. 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

湖南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色。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装备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工程机械产业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新材料领域,以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为特色,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三。文化创意领域,基本形成了广电、出版、动漫、演艺娱乐等 4 大优势板块,拥有中国文化发展 20 多个第一,湖南卫视、快乐购等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原创动漫产量连续 5 年居全国第一。

2. 产业集聚度和园区承载力逐步提高

产业集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扩散,湖南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中心,以长沙、益阳、常德的 7 个高新区为载体,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的集聚式发展态势。2013 年长株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省的50%以上。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等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接近 80%。

3.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潜力较大

科教人才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高等教育总规模居全国第 8 位,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新技术的研究单位,在湘两院院士达 47 人,杂交水稻、炭/炭复合材料、高性能计算机等科研成果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拥有国家和省级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12个、企业技术中心 130 个。2013年全省专利授权量24392件,长株潭占6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逐步提高,牵头组建了一批科研生产联合体和科技企业,初步形成了从高端研发、应用开发到产品工程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4. 支撑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

近年来,围绕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等战略,先后出台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专项规划 20 多个,初步营造了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长株潭城市群先后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同时,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投融资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和完善。

二、发展策略的特点分析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其战略性,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比较完备的规划或长期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则如何落实其战略性,就显得过于简单、传统以及急功近利等。其发展策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性

发展策略的单一性是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如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因此,全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比较普遍倾向于产品的生产规模、增长速度等等。而对技术创新、核心技术上的掌控或突破、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形成等则并不很重视,有的地方、企业甚至忽略了。主要强调的是这些生产数量指标,同样是数量指标的消费应用、市场需求则似乎没有必要的关注,而对一些质量指标则更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

如光伏产业,首先就是90%以上的产品都用于出口,如从2005年到2011年,我国共生产了40GW的光伏电池,国内只安装了3.5GW。其次,增速最快。如2001年我国光伏产业的产量是4.3MW,到了2010年是21GW,在十年间增长了4880多倍。第三是产业规模极大。2011年中国光伏的产能是35~40GW,而2011年全世界才安装了28个GW,我国的产能大大超过了全世界市场的需求。

又如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风电技术正处在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渡期,太阳能发电基本上是靠引进技术和设备。包括技术和规模都是如此,如单一发展大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的产业发展方向。又如中国的企业家只会在产品加工和电站建设最基础的环节上拼得你死我活。而融资手段,中国企业又只会使用最传统的贷款方式。等等。

2、传统性

传统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传统思维特性。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中仍然出现过去那种一哄而上的现象,各地都争抢某一新兴产业项目以实现GDP的新增长极等等。惯性思维比较明显,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如大规模生产,依赖出口,发展思路还是拉项目、争投资。突出、强调政府的重要性、直接性,不重视体制、组织方式的创新,创新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的创建等工作,其中有些工作几乎没有提上事程。如全国近20个地区都把机器人产业列为发展重点,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有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在各地热火朝天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将其演变成新一轮重复建设。因而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企业在用地、贷款以及税收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优惠的支持下,产能扩张步伐过快,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低端化、低效化。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需要的是技术创新,产业、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3、过度理性(近视眼)

企业的盈利性是其基本的理性,但急功近利,短时间内就想获取高水平的回报,就想实现规模效益。完全忽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显得战略意识不足,缺少追求关键技术的突破、核心技术的掌握、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组织方式的创新精神,不重视风险评估,严重缺乏风险投资意识。等等。

对于政府而言,重视经济发展,尤其强调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正常的、理性的。但那种强烈追求GDP的新增长极,就显得比较短视,如特别要求上短时间内有GDP效应的项目。不注重需求引导和市场培育,如只是在生产上跟风、强调出口以快速获利等,而忽视市场风险。轻视长远效应,如违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忽视产业发展的引导性、带动性的项目、技术创新等。

由于以上种种状况,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是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如光伏产业的整体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生产能耗、物料循环利用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均还有一定差距。以多晶硅电池来看,尽管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电池生产国之一,但我国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定价权,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水平(包括制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设备基本依靠进口,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如电子浆料、石墨制品、石英制品、EVA材料等,主要以仿制进口为主,大部分产品档次较低。技术和装备的差,使我国的光伏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市场推广不畅。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导入期,都面临市场化瓶颈。这是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决定的:产品成本高,像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常规火电的3—4倍。对服务设施要求高,比如新能源汽车如果没有相应的充电设施,有了车也跑不起来。存在市场信任瓶颈,即国产的新东西出来后,消费者不信任。三是现有的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兴产业,而且体制性碰撞大于传统产业。尤其是市场准入。长期以来我们采取以“控”为主的政策导向,都是按照经济规模来控制。而在新兴产业崛起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创新源。如美国,70%左右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大企业多采取“拥抱战略”,整体收购那些有创新技术、产品的小企业。以“控”为主的准入机制,十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策略选择

1、技术创新

原创、根本性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特质。没有真正的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企业而言,需要把握和保持一定的技术创新频度,技术创新缓慢或者停滞,就会被淘汰。而一个新兴产业没有破坏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就不可能起步。从目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特别需要实质性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都是长期的技术积累的结果。对我国而言,基本上还处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的过渡时期。因此,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如何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自身需要明确目标,加强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等等。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更应该营造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积极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是抓创新的基础设施。除了支持具体项目,政府的研发资金还应有一块,用于企业的创新设施建设,如实验设备、测试设备等等。这些工程化创新平台是面向整个行业的、开放式的,而且应该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二是抓创新组织。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直没有根本解决。从国际上看,成功的创新组织应该是产业创新联盟。1978年,日本由5个半导体公司组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结果1985年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后来美国赶紧学习日本,在1987年成立了一个由半导体集成电路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大学在内的半导体技术制造公司,几年之后夺回了霸主地位。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一些创新联盟,但总体效果差强人意。联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共性技术,其关键因素在于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此外,政府支持鼓励技术创新还包括在采购中优先购买创新产品,以带动和引导市场消费,特别是首台套产品,以打破市场瓶颈、鼓励企业技术研发。等等。

2、体制创新

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或者转型升级都是因为体制问题而困难重重,更何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必然引发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不仅中国如此,全球都是如此。如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电信监管体制的重大变革。目前,我们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和普遍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比如准入问题、产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成果转换等问题,这些普遍性的问题对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制约程度更大。第二类是针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存在的特殊性体制、机制问题,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要解决三网融合问题。生物制药要解决的是药物审批制度、医保目录等等问题,新能源汽车要解决的是准入问题等等。

一是产业及其管理体制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是全球竞争与合作,如何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合作,而不是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依靠价格因素参与市场竞争。为此,要着力于通过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跨越发展,形成自主创新的产业系统整合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此外,要通过政策引导,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突破全球产业链的重围“走出去”,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稳健参与全球竞争。同时,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优势,整合和利用人才、技术、资金等全球创新资源,并通过相关各门类基干产业的协调配合,通过技术标准、市场准入、产业规范和绿色门槛等综合手段的灵活运用,在更高的层次上赢得国际合作与全球竞争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二是科研及其管理体制创新。技术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机制体制问题,不解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问题,发展新技术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就无法调动产、学、研、政各方的积极性。要通过科研及其管理体制创新解决科学技术社会化问题。产业革命不仅具有科学和技术的性质与内容,而且更加具有经济和社会的性质与内容。不仅会导致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而且必须依赖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条件。技术进步之后的商业缺失,往往制约了产业利润的积累和对持续创新的投入,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再提升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如南车株洲研究所就是在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了这一良性循环。

三是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商业模式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久活力和强大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应用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必须构建能持续和循环推动创新技术进入市场的商业模式。近年来,我国在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进展和技术突破,但同时开发出完整商业运行模式的企业却屈指可数。解决技术进步以后的商业缺位问题,是我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要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关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匹配的商业模式要立足于拉动经济转型和带动产业跨越发展。如美国选择大体量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作为战略性产业转型的引擎,通过创新技术革命制造出新产品、建立新市场,实现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转变,从而构建了一个内需置换与创新出口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商业模式,满足进口商品的价值对冲,并正由此创造超越互联网革命的新能源产业革命。从微观上看,今天单纯的技术创新一般也很难取得商业成功。如苹果电脑推出iPod时采用了7种创新,其成功主要取决于创新的音乐软件下载平台这一商业创新模式。又如日本作为二次创新国家,其传统的钢铁产业除了拥有值得骄傲的节能技术外,甚至还具有发电功能,企业车间从不买电,反而把剩余电力卖给当地发电公司。所以日本虽然是一个无能源国家,但不存在能源紧缺问题。这些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定程度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决定着新技术和新服务的引入速度和市场化的推广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领域都面临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如物联网需要一个用户和企业双赢的模式,节能环保服务业需要合同能源管理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样重要性,但政府和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位。建议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对商业模式创新给予积极支持,放松管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垄断,开放市场。同时,对如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业态,采取包括降税在内的相应政策支持。

3、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如前所述,那种主要激励生产规模的策略应该打住,需要转变为以激励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为主。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展开,加强监管机制、制度的重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尤其重要。现行的监管机制与制度是经济监管多而强,社会监管少而弱。因此,一方面要放松经济性管制,把准入的导向从注重经济规模转为激励创新上来,扶持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能源资源效率、环境保护、生产和产品安全三方面为准入条件,加强社会性监管。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过去的监管是重前置性审批,甚至用前置性审批来替代事中和事后监管,前置性审批很严,一旦通过后就没人管了。前置性审批主要是看经济性,应该把经济性这块放松,社会性要求提高,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的社会性监管新体制和机制。这种体制机制是以创新为导向、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是创新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的改革。第一,如三网融合方面,要尽快解决多头管理、相互掣肘的问题。第二,加快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第三,环境监管和环境税费政策的改革。第四,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方面,要加快审批制度、定价制度和招投标制度的改革。等等。

三是系统性的管理机制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全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变革,更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变革,很难立竿见影、立见成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要有饱满热情,也要有足够耐心,需要做好长远打算,尤其不能急功近利。同时,政策要保持必要的连续性,不能猛踩油门、猛踩刹车、猛转方向。因此,要求系统性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管理中的疑难杂症,否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又会成为传统产业发展一样,又一次失去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大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大好机会。

4、政策的导向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也就需要相应的政策。但政府的政策究竟要鼓励和支持或扶持什么?存在导向性问题,导向不同的方面或方向,其效果相去甚远。如政府政策是鼓励和支持主体还是客体,鼓励和支持主体就是直接对企业,那么有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分别,其效果是不同的。而且,往往容易出现以规模为标准,真正有创新潜力的小企业难以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是鼓励和支持客体,则是直接对技术项目、产品项目等进行政策扶持,只看项目是否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就行,还有,对客体的分类更加多样而灵活,如技术创新、规模扩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等。其次是以什么方式进行鼓励、支持、扶持?如有直接给予资金(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贴息))、税费减免、产品售后补贴等等。不同的方式将导向不同的方向,也将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还有就是政府在什么时候或环节给予鼓励、支持、扶持?如技术或产品研发、生产、消费等等不同环节,究竟在哪个环节进行需要具体分析,导向和效果差别会很大。同时也有具体的时间标准问题,如是项目的开始?还是技术、产品的结果出来以后(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消费)?等等。

总之,所有这些都关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方向和效果,应该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扩展政府政策的选择空间和提升政府政策的效应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创新生态系统的冲突及进化——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8)(网络出版时间):1-5.

[2] 胡迟,“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纵横,2014(8):17-20.

[3] 工信部赛迪智库] 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势判断课题组,2014年下半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势分析与判断——下放行政审批,激发新兴产业活力[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08): 46-48.

[4] 侯剑华] 朱方伟,战略性新兴技术的生成模式及其产业化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4(7):88-90.

[5] 李煜华,刘洋, 胡瑶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策略研究——基于共生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4(7):133-138.

[6] 201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5.47GW,风电累计装机超过318GW,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402/228742.html, 2014-02-13.

[7] 2013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回顾,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403/233757.html,2014-03-21.

(责任编辑:陈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