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哲学毕业论文范文,哲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家校结合,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助力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06
  • 阅读量12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孩子们的人生刚刚起步,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其价值观形成还处于一种观望、仿效的不稳定状态。尤其是中小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更真、更显。“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等的方方面面,都能清楚地折射出其鲜明的价值观。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责无旁贷!


  关键词:培养;价值观;下一代


  案例一:我听了一位教师的公开课之后,老师们、评委们评价甚高:学生兴趣特别浓厚,参与意识特别强,课堂气氛极为活跃,的确算得上一节难得的优质课。是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就不愁学生学不好了。我也有点儿纳闷儿,这位老师的课,我也听过几次,可也觉得平平,这一节真是反差甚大!有一次,这位老师不经意间透露了玄机:上课前给学生许诺,课堂回答一个问题奖练习本一个,回答三个以上另奖一支笔……原来如此,这一招的确“高”。一摞练习本子、一盒笔的效应真的不小啊。可是,殊不知孩子们的学习,是被这些有价的,实实在在的实物牵引着的。“收之东隅,失之桑榆”,价值观的扭曲,那才是最可怕的。


  案例二:学校为了鼓励先进学生,激励学困生,召开了一次表彰大会,学校为那些“十佳十星”榜上有名的学生,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略备薄礼。为获奖学生一次发几个练习本和一张奖状,以示鼓励。会后有的学生议论:“学校那么小气就发两个练习本,值多少钱?”“奖状不过就是一张纸,有什么用?”这真是老师们谁都难以预料的啊,他们可都是平时我们眼中的骄子啊!


  这些真真切切的事例,我觉得撼动人心,发人深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自身特质


  自身特质包括个人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它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内在因素,个人的心理特质受外界条件作用,引起个人特质的各个方面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建设的目标,概括地讲就是修身。即按照社会的要求不断地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达到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当个人特质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整合时,思想品德也就自然而然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个人特质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非常重要,但它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自己对外界条件作用的心理反应,慢慢形成的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求学精神、人生态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来自家庭


  家庭对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二是家庭整体的影响。世界很大,像个家庭;而家庭虽小,却像个世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在这里启蒙,一是学生在父母与他人互动中集中地观察到父母的言行,并自觉不自觉地学习、模仿父母的为人处世方式;二是在家庭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中小学生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三、来自教育


  就目前看,有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是:(1)思想品德目标理想化。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德育教育内容,也定期召开思想品德教育大会,却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中小学思想品德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品德实际认知水平,一味地唱高调,名义上的“加强”,实际上的“淡化”,最终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2)思想品德情感缺失。教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注重说教,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3)思想品德评价体系滞后。当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老师们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可淡忘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考试成绩成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它是学生能否升学或毕业的主要依据,学生孝敬父母与否跟我们所教科目的成績无关,所以他们挤掉适时的思品教育去让学生记一条定理,做一个练习,使学生失去了一个看似平淡却受益匪浅的人格修养的好机会。


  如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转化为行动,是一种富国强民的有力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除经济发展外,还要顾忌其他。思想方面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关心下一代,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必须群策群力,从现在做起,把工作做实、做细,因为这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


  参考文献: 

  [1]张伟升.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问题[J].理论界,2005(1):146-147. 

  [2]许华.试析“流行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55-56. 

    作者:张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