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景东民间龙狮花灯及其表演形式

  • 投稿謎称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629次
  • 评分4
  • 53
  • 0

陈晓燕(景东县文化馆)

景东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6个彝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北端,周边分别与大理、楚雄、临沧等州市相毗邻,国土面积4532平方千米,辖10镇3乡,166个村民委员会,境内居住着汉、彝、回、傣等25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5%,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27%,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山区农业县。

景东森林资源丰富,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着三分之一的物种,被世界誉为“全球动植物基因宝库”,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在景东境内的大街镇就有着延续了几百年的龙、狮、花灯表演形式。耍龙、舞狮、唱花灯在景东统称为“玩灯”,是汉族群众极为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我县极为盛行。每年从正元初二起,至小年十六止,都要耍龙、舞狮、唱花灯,以祈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这一段时间内是“债主不讨债、官府不抓兵”。以示官民同乐,共贺新春。

景东龙狮花灯的起源与传承

耍龙、舞狮、唱花灯民间俗称“玩灯”。在景东有着悠久的历史,追其源头,在景东流传着中原一带传人的说法多,此传说具有一定的根据。景东在汉代称为柘南,唐代曾是疆域辽阔的南诏银生节度所在地,元、明.清设府,清代后期设直隶厅,民国设县,新中国成立后设景东县。景东古为徼外荒服地,当地居民多为金齿白夷(即傣族)。明代初,景东还是傣族势力所掌握控制,直至明洪武二十三年神策卫屯兵景东之后,大量汉族由江浙一带流人景东。至此,汉族势力逐渐壮大,傣族逐渐迁徙至西双版纳及缅甸一带归并本族,景东逐渐为汉族所掌握,各种汉族的文化艺术也随着神策卫的屯田驻军而由中原一带传人景东,广为传播,经久不衰的流传了下来。景东的“龙、狮、花灯”也就随之传人流传了下来。

据笔者长期的走访调查,龙、狮、花灯分布于景东川河沿岸坝区及大街镇、花山镇和太忠镇等地,景东的“玩灯”,有一整套传统的程序,从每年的腊月二十七八开始扎灯,正月初二出灯,小年十六烧灯,在这一期间要在寺庙内设灯神牌位,上书“大唐天子太平灯神之神位”,并要有专人负责香火,使其不断,出灯之前,先拜灯神,而后出灯。

龙、狮、花灯的表演形式

龙、狮、花灯表演时多设为在庭院广场,到各家朝贺,由灯长亲自将灯贴送到各家,定好时间,各家主人在接到灯贴之后,即将自家场院整理好,并要备好茶水夜宵及酬奉礼金,礼金多少不限,根据各家境而定,表演队也多寡不计较。老百姓特别喜欢表演队来自家朝贺,认为朝贺之后,家庭就会兴旺发达,全家就能清洁平安。在过去第一家表演的都是当地最有钱、势的那一家,之后根据情况才逐家朝贺。

每年出灯时,都热闹异常,最前面1盏映灯开路,4盏牌鼓灯四角安置,牌鼓灯以内为表演场地。开场先耍龙,以演出场地而耍,院场宽的一般需12人,窄一点就9人耍,大家默契配合,耍出各种不同姿态来,如:翻滚龙、蟠龙、龙翻身等等,耍龙主要是以舞得团,滚得好,不脱节为好。龙耍过之后,紧接舞狮。舞狮时,狮子一对,先由引宝的“笑和尚”左右各牵一狮,先后中央映灯三拜,称为“拜灯”,而后四面各三拜,最后向被贺主人朝拜,并诵封赠词语,然后才随着锣鼓点子模拟狮子的习性动作进行纵、跳、翻滚及张口抢宝等表演,表演场中置一张或几张八仙桌,供舞狮时狮子的纵跳表演用,每只狮子由两人合舞,一人耍狮头、一人耍狮身,舞罢狮子,紧接就是跳财神。

跳财神的表演,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由一人扮演财神爷高站于场中八仙桌上,先由主人在其面前烧香叩首,然后主人先讲:“请大圣开金口赐福。”紧接财神爷大声讲:“大声开金口,大吉昌!”而后根据不同的家庭赠与不同内容的封赠口语。若是官宦人家,就赐与诸如:“一品当朝,二喜临门,三元及策,四季亨通,五子登科、禄位高升……”等之类口封,若是商业生意人家,就赠与:“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利达三江”等之类。若是耕织之家就赠予“读书龙门跳,务农粮仓满,牛马成双对,鹅鸭满池塘,风调雨顺,合家安康”等之类。跳财神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之一,演到跳财神时,主人家另备红包一个,待封赠毕,递给财神爷,以谢金口。

跳过财神,即进行花灯表演。花灯表演在我县境内大街镇、花山镇与川河坝区各不相同,但腔调基本一致,出入不大。大街、花山镇一带的表演是:12盏花灯,分别表示12个月,由12个人提着表演,表演的形式多为“穿花”,很少“崴”,一老打岔穿插中间,做各种滑稽动作配合表演,以活跃演出气氛。

而川河坝一带则是由4个兰花姑娘和一老打岔配合表演,表演形式与现代花灯歌舞无异,而且是大崴。兰花姑娘一般手持扇或手帕,不提花灯。打岔的老者戴一顶塑料草帽或毡帽,手持蚊拂,穿插于兰花姑娘之中,5人边唱边舞,唱词有封赠主人家的、有歌唱太平盛景的,老打岔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有时他专唱些倒意之词,如“瞎子看见,聋子听见,哑巴叫喊,跛脚去撵,撵得河水黄灰起,撵得干田波浪翻…一”以取得众哗,而活跃演出气氛。兰花姑娘都是由男人扮演,女人过去从不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川河坝一带的玩灯,不仅仅只限于狮、龙、花灯的表演,后来发展到演出有故事情节的折子花灯戏,如《拐干妹》 《仙姬送子》、 《柳荫晒鞋》等。

龙、狮、花灯的曲调

景东的玩灯曲调,相同于我省其它县的花灯曲调,由于我县的地理环境、口腔发音与其他外地不同等诸种因素,因此,同一曲调,在演唱的时候却形成了自我一套独特的风味和特点。很少弯转,直来直去,不善用装饰音,而且结束句常用下滑音,旋待中糅进了浓厚的民族音调和方言色彩。

这些曲调都是在“玩灯”时经常唱和用得频繁的。我县的龙、狮、花灯延续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到现在老百姓还是百看不厌,在我县境内百唱不衰,至今每年过年大街、花山镇一带还是白发地演出舞龙、耍狮增加节日气氛,愉悦老百姓的精神享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