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音乐教学论文范文,音乐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国合唱训练体系研究

  • 投稿鱼头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09次
  • 评分4
  • 55
  • 0

艾明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川成都610021)

【摘要】由于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问题,民众的音乐技能技术普遍不高,由此形成的状况是合唱形式广泛普及,但是演唱质量明显不高,音乐普及率提高了,但音乐认知度还很底,从理论到实际,现如今还无法与西方成熟的音乐体系及体制媲美。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合唱训练体系,来适应我们的合唱音乐教学,推广中国的合唱音乐,提高音乐演唱的技能技巧,培养能适应演唱任何合唱作品的合唱表演人才。依据这个理论研究,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合唱训练体系。文章将从合唱体系建立的方向和具体实施方面提出个人见解,旨在加强人们认知其重要性的同时,为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尽力。

【关键词】中国合唱训练体系;生理修养;心理修养;行为修养;音乐基础教育

一、概述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体系繁杂,但由于音乐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与国外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及文化地位,由此形成了中国现在这种特有的发展格局:不平衡性、被误读,大众普遍音乐技能技术起点低,更不用说现今所说的这种合唱形式。

目前我们推崇的合唱形式是成形于国外西方的,由特定政治、宗教需求发展起来的文化载体,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依据,在西方国家普及性强、受众广泛,有很强的大众基础。

目前,这种音乐形式在我同的情况比较尴尬,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南于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的问题,民众的音乐技能技术普遍不高,南此形成的状况是合唱形式广泛普及,但是演唱质量明显不高,音乐普及率提高了,但音乐认知度还很低,从理论到实际,现如今还无法与西方成熟的音乐体系及体制媲美。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设计一套符合中国同情的合唱训练体系,来适应我们的合唱音乐教学,依据这个理论研究,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合唱训练体系,推广中国的合唱音乐,提高合唱音乐演唱者的技能技巧,培养出能适应演唱任何合唱作品的合唱表演人才。这篇文章仅仅是针对中国合唱训练提出概念性的研究课题,很多细节如果要阐述清楚都将可以独立成篇,在此将不深入论述。

依据中国文化传统观念,以人为培养主体的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客观载体的必然客观性,以中国人为对象而设计的合唱训练体系必然要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围绕中国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来设计我们的训练体系,根据我国现状确定培养方向,确立教育培养的核心价值,从理论体系出发,确立教学理论依据,把中国文化价值观融入到训练体系中,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于听觉艺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由于我们独特的语言发声方式,就要求我们对于合唱表演艺术不能照搬西方的合唱演唱标准,对于声音的审美要以我们中国自己的标准来设定。由此,依据以上的要求,中国合唱训练体系着重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设计:(1)生理上的修养;(2)心理上的修养;(3)行为上的修养。

生理上的修养是根据我们中国人的生理机体构造,配合我们独特的语言文化来设计演唱方式及发声方法,其中特别要注意中国人的发声机理与国外欧美人种略有不同,特别是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声音的不同审美要求,就要求我们的训练体系必然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中国传统戏曲对语言声音的美感要求,身体机能如何配合可以使声音发出清、亮、圆、宽、劲、润的色彩,具体训练方向:(1)呼吸训练;(2)发声训练;(3)语言结构练习(侧重中国语言的咬字和吐字在演唱时的状态);(4)放松身体的练习。

心理上的修养是依据中国一贯延续的文化思想,应该重视我们的传统审美需求,以开放的心态,加入新的审美观念,这个环节是合唱体系的设计重点,如何可以做到中西文化互补?对于几千年以来,中国音乐的缺陷是不注重普及性.把音乐看成精神文化的高点,形而上的极端,忽略了音乐的普及价值,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的音乐传统,针对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规范训练流程。合唱训练的首要问题,就是确立记谱、识谱、读谱方式,这是合唱训练的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的记谱、识谱、读谱方式,在音乐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就会阻碍合唱的发展,这是合唱团训练的首要问题。由于我们国家基础音乐教育起步低,目前通用的还是简谱记谱和识谱方式,因此,首先我们要确定记谱、认谱方式,为了提高音乐记谱和识谱的准确性,必须采用五线谱记谱、选用固定调识谱,统一现在混乱的记谱,读谱方式。很多合唱团队忽略了这个问题,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个问题就显现出来,会增加合唱训练难度。具体训练方向:(1)音准练习;(2)角色训练(音量控制);(3)色彩感知。

行为上的修养是以上两个方面的延续,中国文化强调以明明德,德为先,技能技术其后,合唱训练不仅仅是合唱音乐技术的训练,还应该重视个人行为认知的要求,这个体系不仅仅是音乐艺术的训练,还应该包含如何成为文化受益人的文化展现,如何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传承方式。要求在日常行为及排练过程中,都包含中国文化的传承,具体训练要求:安静、倾听、合作、交流。

下面介绍一下合唱训练体系具体训练科目。

二、生理上的修养

依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结合中国文化传统:

(一)呼吸训练

训练分为带音高和不带音高的练习,着重提高练习着的呼吸机能,理顺发声腔体与呼吸之间的依存关系,为演唱提供保证。

(二)发声训练

结合中国语音发声特点,字、词的归韵原理,借鉴我国戏曲的一些发声方法,要求通过身体机能的全方位合作,可以发出中国合唱音乐要求的声音色彩,清、亮、圆、宽、劲、润。

(三)语言歌唱训练(侧重中国语言的咬字和吐字在演唱时对声音状态的影响)

语言结构练习,根据中国语言的发音特点,设计训练内容。由于中国语言的独特性,字声要求配合很严密,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要求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四)放松身体的练习

在开始训练之前进行的身体放松练习,打开身体机能,配合接下来的合唱发声。

三、心理上的修养

(一)音准练习

这是合唱练习的关键部分,也是中国合唱训练目前急待解决的基本问题,根据西方音乐理论以及中国音乐理论概念,我设计了以下的训练科目,有针对性地解决音准问题:

1.调式音阶练习

我们国家有丰富的音乐宝藏、完善的调式理论,但不普及,没有形成一个普及学科,被社会普遍接受。近百年来,由于西方音乐体系的强大冲击,我们的理论被渐渐淡忘,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音乐院校学习的,主要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我们忽视了我们传统的音乐文化及理论知识,从学院到社会都已经习惯用西方音乐体系来思考听到的音乐结果,因此,在这个体系的训练中,恢复中国理论知识增加中国调式练习就非常重要,我希望在这个体系下训练出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国音乐复兴的重任。

鉴于目前我国的音乐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国调式音阶的训练,依据中国种类繁多的调式音阶,如:六宫、十一调、小工调、凡调、六调、正工调、乙字调、尺调、上调等。俗乐28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7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7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7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为7羽。分阶段、分步骤地演唱各种调式音阶,体会我国音乐不同音阶、不同音高的特点,并且如果可以同时和西方的各种调式做对比性比较练习效果会更好。(1)主音音阶记忆练习:这个练习要求合唱团员可以感知细微的音倾向,辨别主音的音响地位,比如西方大小调的主音或者中国宫调系统的不同主音概念;(2)不同音阶不同音级记忆练习:每一个音都具有不同的稳定和不稳定以及倾向性,依据此原理建立音阶的不同音感。

2.音程练习

南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导致了我们的音乐具有不同于西方听觉习惯的音乐文化,我们有多声音乐,但不完整,更没有因此形成一套应用体系,因此在这个训练体系中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何设计出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合唱训练方式,非常重要。这个环节以音程训练为突破口,设计一套起点低,但实用的训练方式,以此带动多声音准的训练模式。小二度和大二度是此练习的基础,这是对于基本音高概念的初级练习,在此基础上,扩展音程关系,感知不同音程的色彩。不同音阶练习时,可把不同音程放进去进行对比性构唱练习,侧重大小二度音程。也可以只练习音程结构,例如:随意弹奏一个音,要求向上构唱一个大二度,要求在演唱时观想音程色彩。

例如:大二度设定为基础音程训练的第一步,可以从训练旋律音程开始,首先是在不同基础音高上,分别向上和向下构唱二度音程关系的音高概念,不带音名概念,只需要建立大二度的音程关系结构。在旋律音程构唱好以后,进行纵向二部音程结构训练,高、低声部分别做为基础音,另一个声部根据基础音构唱大二度,寻找最佳的大二度结构音响。

以下是音程的训练顺序:大二度、大三度、小二度、小-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大七度。

在练习中,大三度要预想两个大二度色彩在音程里,小三度要预想一个小二度色彩在音程里,这是两个极为重要的音程,也是音程练习的重点,五度以上的音程需要三度和四度的结合练习。在音乐的演唱中,横向和纵向的音高是有差异的,比如说同样的大三度音程,作为横向的旋律结构和作为纵向的和声结构,音高是不同的,横向的旋律依据的是旋律走向及不同地区旋律的不同演唱特色,来确定该音程是唱的宽点还是窄点,倾向后音的程度是多少等等。而作为纵向的和声音程是有一定标准可依的,依据的是音高的共振原理、泛音关系。

3.和弦结构练习

由于中国的音乐文化传统中没有和弦的概念,因此我们暂时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依据,来设计和弦结构构唱练习,从基本的大、小三和弦开始,放入色彩观念。这个练习以多声思维人手,建立多声听感,是合唱训练的基本要点。

4属音粘和练习

这个训练方式,依据的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加强属音的稳定及倾向主音的练习。在演唱完音阶后,只弹属音,分别寻找其他音级,体会每一个音级与属音之间的稳定关系。

5.主音粘和练习

这个方式侧重建立主音调式音感,理解不同的调式色彩变化,主音在其中担负的地位。在演唱完调式音阶后只弹奏主音,要求根据主音寻找其他音级,仔细体会主音与其他音级的稳定关系。

6.中国合唱作品音准练习

对于中国音乐来说,最困难的是如何解决音乐横向和纵向方面的音准问题,因此,首先要知道音乐横向和纵向的音准关系,如何构成才符合最佳的音乐规律,让我们先理解这两种不同构成的结构原理。纵向的音乐结构依据的是物体振动原理、泛音原则,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要符合共振关系,达到共振效果。横向的结构音准依据的是地域音高的心里需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地区或民族对于自己的音乐旋律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和习惯,因此我们必须依照此原则来演唱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根据中国音乐的调性原理,以中国民歌为旋律线条,配以和声,理解旋律音准和和声音准之不同,实际解决演唱中国作品的音准问题。

7.节奏音型练习

为了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唱,需要设计多声部节奏练习,在不同的声部放人不同的节奏音型,进行各种节奏型多声部的组合练习。

(二)角色训练(音量控制)

合唱团团员心理方面的练习:由于这是一个合作性质的群体活动,因此就要求每一个合作者都要担负不同的角色与其他人配合,这个环节需要从被训练者的角度出发,例如如何以男高的心理状态参加训练,设计训练课程,根据培养方向制定教学计划。

(三)色彩感知训练

音色的概念练习。在合唱表演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合唱音乐的表达,那就是合唱音色,合唱音色是多个不同人声组合而成的音响概念。合唱需要统一的谐振,对于谐的解释,共振的音为谐,声应相保日和。

对于这个章节,首先我们要确定合唱音色的概念,才可以理解如何着手进行训练,在我的表述里,我把它确定为,由两人到多人(理论上可以无限)共同发出的单音或乐音组合对人听觉器官刺激所产生的色彩概念。由此产生出一些形容概念,如弱、强、尖、虚、暖、硬等等的形容概念,这就是音色概念。在中国传统概念上,嗓子可以发出的声音色彩,具有六美,即清、亮、圆、宽、劲、润,在训练中要加以清晰的概念灌输。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要摈弃现在社会上对合唱色彩的一些错误观念,我主张合唱需要有个性的共性,不要没有个性的共性,出来的合唱音色,要有听觉价值,要有可听性,具有声音张力,具有物理共振属性。在演唱过程中,无论多弱多强,都要主动地演合,而不应避让,形成虚感的声音状态。

四、行为上的修养

行为上的修养是生理和心理修养的延展,中国文化强调礼文化,意为礼,世界上有形的物象都应该遵循礼的规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我们的世界才可以安宁、和谐、共生,意为乐,是精神层面,是人赋予每一个形的灵气,但音乐只有感知,无法描绘,而这是中国文化赋予音乐特有的内涵。物形、物象、物意,品物流形,乐主于感,感而后有敬,礼主于敬,有思故乐先而礼后,物之用有穷,而物之意无穷。现今社会需要中国文化的引领,中国音乐作为精神层面的代表,要担负起文化复兴的责任。

具体训练时要求合唱团员在训练过程中学会安静、互相倾听、集体合作、善于交流,这些要求贯穿整个训练以至于可以延伸到生活行为中。

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中国音乐包含诸多审美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这些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世代中国人的情感认同,行为上的修养需要确定我们训练的目的,是以人声为载体,传承我们的音乐文化,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到训练里,从文化的角度要求学员在生活中可以做到,艺术的最高传播境界就是内外相合,表演者不仅是外在表演达到了音乐艺术的美(如果内在达不到是无法对应表达之),而应该内外兼修,这才可以达到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

中国合唱训练体系着力于恢复中国音乐传统文化,依据中国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设计的训练方向,希望可以由此抛砖引玉,引申出更多此类的音乐教学研究。这个文章只是一个提纲似的研究方案,如果需要详细阐述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加入具体的实例,最后可以成为合唱训练教材。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应尚能以字行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耀华,等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6]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7]童忠良,对称乐学论集[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