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建设文化校园提升办学品位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73次
  • 评分4
  • 81
  • 0

李佳双

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血脉,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长袁贵仁曾说:“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940年建校的师宗一中,前身为1846年(清道光26年)兴建的丹凤书院考棚,1959年发展成为完全中学。校内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春华秋实,夏绿冬雪,四季皆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文化底蕴相得益彰。学校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人才,被誉为“黉门典范,杏坛明珠”。但是,进入新的世纪,百年老校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004年以来,随着民办公助第三中学的兴建和师宗二中的发展,师宗县普通高中三足鼎立格局形成,师宗一中一校独大的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连续多年高考低迷的状态,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不满,学校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生存与发展面临十分艰难的处境。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校的问题,实际上是学校文化的问题。由于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流失,学校观念文化缺乏正向引领,亚文化泛滥,导致许多教师消极颓废,偏激抱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学校弥漫着一种懒散、懈怠、消极的情绪,严重损害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重振学校雄风,首先要找回学校失落的文化之魂。

一、传承书院精神,凝练学校文化

1846年,师宗知县李光谦倡议有识之士集资兴建了丹凤书院考棚,他在《丹凤书院考棚碑序》中阐述了“兴文教,培士风,以型四民而厚风俗”的建院初衷。师宗名士、清道光十八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咸丰皇帝的老师何桂珍为丹凤书院题写了“论秀重升乡,万里丹山,雏凤声宜清老风;育才期报国,十年黄卷,古人道不薄今人”的对联,寄托了书院育才报国的理想信念。何桂珍还亲自撰写了《师宗新建书院考棚碑记》,其中云:“教之不择,学于何明?学之不明,人才于何处?人才之不出,治道于何举?”意为书院要选拔优秀教师,精选教授内容,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才能培养传承儒家道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报国人才。一百多年来,何桂珍首倡的书院精神,如一盏夜的明灯,照亮了师宗读书人的精神世界。

丹凤书院的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何桂珍等先贤寄希望于书院培养更多的人才,担当报效国家的使命,这是封建社会儒家知识分子忠君爱国的价值追求,也是新时期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的方向和责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通过认真梳理和挖掘,把书院精神与现代学校的价值追求相结合,凝练了“择教明学,举才治道”的办学理念,意为学校要始终明确办学目标,牢记教育使命,锻造优秀教师,培养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的有用之才。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逐步形成了“赏识共生、沟通协作”的管理文化,“以人为本、严而有情”的制度文化,“精进和谐、团队制胜”的教师文化,“自信自主、乐群善思”的学生文化,以及“清、静、雅、和”的宿舍文化。确立了“六化三园”的发展目标。“六化”即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学校管理民主化,学校建设标准化,课程体系多元化,办学效益优质化;“三园”即把学校建设为和谐校园、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

二、健全规章制度,定型学校文化

制度是落实观念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注重制度的文化,把“严格管理”“积极引导”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通过学校制度确立目标,明确精细理念,塑造教师精神,强化团队共识,搭建成长平台,制定激励措施,鼓励脱颖而出。各项制度注重内容上相互配套,思想上相互协调,价值导向上相互一致,共同服务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发展人的育人目标。在制度落实上坚持“以人为本,严而有情”,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苛责为激励:詹姆斯·威廉说过:“人性最深刻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在学校管理中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师生,认同师生价值,赞美师生努力,赏识师生成功,从内心深处激发教职工的创造欲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为制度融温情。把制度的刚性与感情的柔性相结合,工作中严要求,生活中多关心,在管理团队的情感深处要时刻装着师生,真心实意为师生着想。如,教职工每月病事假在一天之内的以考勤合格计算,不扣当月绩效工资,也不计入年终履职考核和全勤奖考核等。在学生方面,明确“自信自主、乐群善思”的素质标准,提出了“严管才是深爱”的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以爱为经,以严为纬,爱学生,管学生,导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实行多元评价,每学期都大面积表彰奖励在学习、品德、卫生、特长发展、社会实践、奉献爱心等方面取得成绩的优秀学生、学习小组、班级和年级,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到充分的彰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三是变少数决策为民主治校。学校提出了“民主开放、和谐共进、规范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原则,坚持“沟通是最好的管理”理念,健全了教代会、校务会议、党员会、学生代表会、退休教职工咨询会议等“五会”制度,搭建管理团队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沟通交流平台,重视师生的“逆耳之言”,通过各种渠道让师生多讲话,愿讲话,讲真话,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在学校发展目标的梳理、办学理念的定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的制定、教职工聘任、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事关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上,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在活动课程的开设、学校重大管理变革、学生特长培养、学校收费等问题上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反馈社会信息;在事关学生利益的领域,学生校长助理团、学生善事管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积极参与。这些举措汇聚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群体智慧,又调动了大家参与管理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现代公民素养,学校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

三、美化校园环境,彰显学校文化

学校注重建筑、道路、花草、墙体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建筑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美学原理,体现一个中心的文化风格。楼宇和道路的命名,既传承历史,又寓意未来,寄寓了对学校发展的美好祝愿和期盼。以文昌路为学校建筑中轴线,正中及两翼为教学区,左右为生活区,前中后为运动区。学校主楼正心楼居于中轴线最高处,凤鸣楼和鸣盛楼簇拥环抱正心楼。沿中轴线“文昌路”拾级而上,七十九级台阶,寓意学校脚踏实地,步步登高,文运昌盛;球场右上方左面“择教明学,举才治道”八个字为学校办学理念,昭示学校要明确办学目标,锻造教师队伍,培养优秀人才,承担社会责任。右面以仿古竹简形式书写的何桂珍《训蒙千字文》,典雅古朴,寓意学校传统与现代的一脉相承。墙面“励志、责任、感恩、礼仪、自信”五大德育主题画,采用诗画结合的形式,增强了审美性与教育性。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梧桐树为教职工所栽植,取凤栖梧桐的典故,寓意学校努力发展,根基扎实,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鸣盛楼”取自丹凤书院,有凤鸣盛世之意;“凤鸣楼”取自“凤鸣岐山”的典故和何桂珍的“雏风声宜清老风”,寓意只要学校管理团队治校有方,教师队伍素质优良,就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学生;“正心楼”系学校行政办公楼和实验楼,取自“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谐音“振兴”,寓意领导正直公道、率先垂范,学校就能振兴发展;“芷兰苑”是女生宿舍,“芷”和“兰”为名贵香草,在中国文化中有高洁典雅之意,寄予了学校对女生成长的美好祝愿。“知辛楼”为学生餐厅,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意,提醒每一位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感恩父母。绿树掩映的丹凤书院青瓦白墙,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在现代建筑群中显得别具一格。“沁心路”“赏心路”“宁心路”等路名,既切合了学校景物的特点,又寄予了美好的心理期待,时时暗示老师们要静心修身,安心执教。

四、抓实各类活动,内化学校文化

实施“温暖工程行动计划”“团队共赢行动计划”等,强化团队合力,营造“家园”氛围。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温馨家园”建设保障机制,为困难教职工解决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为每一位教职工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每年组织一次教职工体检,每年召开教代会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坚持“关爱教师子女就是最好的关爱教师”理念,每年举办教职工子女庆“六一”暨才艺展,设立教职工子女学业奖,从幼儿园到研究生进行奖励,帮助教职工子女解决中小学入学难等问题,得到了教职工的衷心拥护。在“精进和谐、团队制胜”的教师文化引领下,学校在机制建设上从重视个体奖惩转变为重视团队建设。充分利用“三八”“五一”、教师节、元旦等节日,开展一系列以团队建设为主题的文体活动;每学期对工作出色的年级部、教研组进行奖励;举办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的全校性课改知识竞赛、学校文化知识竞赛等,既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年级重心的管理模式得以强化,学科共进的意识基本形成,勤于自省、包容协作、爱校如家、珍视荣誉的团队精神基本形成,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得到了根本好转,学校“温馨家园”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实施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1年9月,学校在两级新生中开始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把传统课堂的启发式教育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相结合,努力建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评、民主平等、鼓励质疑、赏识激励的课堂模式与师生关系。经过三年的努力,新型课堂模式和师生关系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师生关系健康和谐,中高考成效显著,学生阳光自信,“自信自主、乐群善思”的人格品质基本养成。

以活动课程的开发为载体,努力推进全面育人目标的落实。按照“学习好、身体好、品格好和有特长”的培养目标,开足开齐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课程,通过晨跑、体育课、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等,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要求落到实处。学校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要求,开展集通俗性、益智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社团活动,目前已组建了26个学生社团。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校园书画竞赛、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通过“励志、责任、自信、感恩、礼仪”五大德育主题活动,学生的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草坪上“滋兰树惠”等纪念石,镌刻着毕业班学子感恩母校的款款深情;“护我幼果”“分享硕果”等德育主题活动,把责任教育变成师生的精神滋养。美术、舞蹈、演讲、书法、心理、英语角等社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身心需求。校长助理团架起了校长与学生交流的桥梁,膳食委员会实践着学校民主管理的理念,街舞社把时尚元素引入校园,书法社传承着古老的文化艺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会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书画作品展、“五四”游园活动、新年文艺晚会、校园之声广播、校园电视台、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等系列学生活动,搭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由于学校教育润物无声,直抵学生心灵,学生找到了向上的动力,违纪现象大幅减少。近年来从未发生过重大学生违纪事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凝聚力明显增强,学校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教师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苦为乐,珍视荣誉,积极上进成为教师的主流。近年来,学校高考和中考成绩逐年提高。2014年,中考取得了最高分、优生数量比、平均分、高中录取率四个全县第一;高考在生源基础薄弱的不利情况下,取得了文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大批优秀学生进入了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实现了“较差的基础,更大的发展”的育人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以进一步凝练学校文化,完善学校管理,建设大气一中、精致一中、文化一中和品牌一中。

(作者系云南师宗县教育局副局长,师宗县第一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