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的基本策略

  • 投稿二哈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85次
  • 评分4
  • 72
  • 0

温 凯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否认教师的讲,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代表布鲁诺认为,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这就是说,教师的有效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行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引导?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人手,谈谈如何实现有效引导,使历史教学润物无声。

一、凸现细节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活着的历史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先就要让学生热爱历史,在历史学习中获得乐趣。而学生的兴趣和感受一般是发生于细处。因此历史教师可从感性的细节人手,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诗词、图片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来凸现细节以活化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举例如下:

1.故事细节。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对于教学而言,没有故事的课堂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意蕴隽永,充满智慧,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还能解开学生心中的困惑,开启学生的灵感,获得灵光闪现的启示。

比如在讲“百家争鸣”一课时,学生难以理解孑L子的仁学思想。为此我选取“苛政猛于虎”的小故事:在泰山峡谷中,孔子听到一个妇人的悲哀哭声,原来此地虎害严重,她父亲、丈夫均死于虎,如今儿子又丧生于虎口,但她仍然不愿他迁,因为这里没有官吏的欺诈。孔子激动地说,苛政猛于虎啊!这显然是对不讲仁政者的揭露与批判,“为政以德”就是孔子仁学思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和立法原则。通过该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孔子“仁”的思想和“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诗词细节。在历史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历史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古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材。

比如在讲曹操统一北方背景时,可以引用曹操的《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通过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学生认识到曹操统一北方,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是符合人民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原本抽象的历史背景借助一首小诗就得到了具体可感地诠释,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而且锻炼了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论从史出的观念得到培养。

3.漫画细节。漫画是一种通过诙谐幽默的形象、语言和手法传达画者思想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将历史漫画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增强直观性,丰富学生的想象,以思想的力量使学生得到启发,进而得到理性的认识,收到震撼人心的效应。在讲“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对于新政的特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采取了图说历史的方法。具体如下:下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师:结合图文及所学知识推测漫画流行于何时?当时美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师:罗斯福吸取了此绅士的教训,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美国度过了难关?

生: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等。

师:罗斯福新政与此绅士观点有何不同?

生: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而绅士固守自由放任。

历史总是过去时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都与学生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故事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主动接受学习,进而走进活着的历史。

二、理性意识锻造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传统历史教学最遭人诟病之处莫过于死记硬背,解决历史课不受学生欢迎的难题,唯有历史教师多动脑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理性意识。如何才能具体体现这一意识呢?

首先,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场,让探究问题的习惯深深地扎根在历史教师和学习历史的学生意识深处,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惟其如此,历史教学才能真正有希望。

其次,激发学生对历史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一种冷静思考、理性认识的正确态度。历史课应当突出史学特点,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史实为依据,努力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的求真求实、客观理性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最后,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会学、学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透过现象抓住历史的本质内容。如讲推恩令实质是分割削弱诸侯王封国的势力;讲工业革命就要讲清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讲近代西方侵略中国的根源在于打开中国的市场以利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讲北魏孝文帝改革就要抓住民族大融合这个时代主题。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一个教师,应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即抓住他所要教的本质,把其精髓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抓住本质,锻造思维,从而收到高效的课堂效果。

三、整合意识生成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融入历史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当前学生中存在无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不会学习历史,不能融入历史,学习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问题。而这正是新课程赋予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整合教材,强调方法的使命。

比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表面上看中考考点之间是杂乱无章的,实际上,只要教师用心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还是可以反映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使这方面内容的介绍能做到贯通古今,点、线、面结合,给学生以完整和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课内容复习时我设计如下:

1.介绍世界近代史的概念。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主线,即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从萌芽、产生到发展的历史。

2.介绍欧美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的特点。这一历史阶段中,之前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的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人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3.从纵的层面(即时序的层面)介绍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

14-16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酝酿阶段:文艺复兴运动挑战神权使“人”被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挑战自然使“世界”被发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做了准备。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民主革命(英国、美国和法国)完成自由民主的提升。欧美国家发生了巨变,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美国的南北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和扩大。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各国先后进入工业化社会,使资本主义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认识,要引导学生理清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故制作如下图示:

4.从横的层面(即空间的层面)介绍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思想巨变:文艺复兴;经济巨变: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政治制度巨变: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三国又先后通过《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以立法的方式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可见,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整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融入历史。

四、情感意识完善学生的素养—一引导学生‘。情”从史出

正如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也提出课堂教学要完整地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核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教出历史的感情”,引导学生“情从史出”。如在教学司马迁《史记》内容时。引用《史记·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而司马迁本人也因为李陵事件获罪被处以宫刑后,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历时18年写出了《史记》。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可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无论何人、何事,能否成功,就看其是否有顽强的意志去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