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673次
  • 评分4
  • 80
  • 0

邵付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国家意志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体现,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均衡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服务均衡发展、服从均衡发展、促进均衡发展上有新机遇。同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给教育科研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教育科研管理上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问题展示:学校场域中的实然

1.人员更迭带来科研管理上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缺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很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人力资源的均衡,制度化推进校长、教师在县域内交流,且成为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指数。人员更迭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其中教育科研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大。

(1)学校校长之困:主干课题的虚化。校长交流给学校主课题研究带来了困扰,按照现行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规定,主干课题都是由单位承担,“动人不能动课题”是科研课题管理上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定。而作为一个学校,选择和申报主课题既是基于学校研究和发展现状的需要,也是基于主课题的主持人———校长的认识、学术专长,当校长流动时原来学校的主课题是不能带走的,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放弃了基于学校优势和自身优势的课题,转而接手一个新的、有可能不能发挥自身特长的课题,对校长个体和课题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研究骨干之困:研究课题的放弃。交流的课题主持人同样要放弃自己主持的课题,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到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课题,再到申报立项、开展研究,花费了课题主持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题中凝结着主持人的心血和智慧,而面临教师交流的现状让这些科研骨干被迫放弃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批课题将由学校通过课题招标、组织安排等途径产生新的主持人,因为课题发端策划、申报立项、前期活动组织都不是新主持人直接参与的,所以在价值认同、操作策略、活动展开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效果。

(3)研究人员之困:研究力量的分散。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新教育实验“寻找尺码相同的人”的理念,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开展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指向研究目标达成,指向学生更优发展,指向研究成员的专业成长和科研素养成长,研究共同体由此形成。每年定量的教师交流必然带来课题研究核心成员队伍的不稳定,研究力量会出现分散的现象。当然,课题研究并不排斥有新生力量介入,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改变与课题前设有一定差距,给课题正常运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人员进出过于频繁,可能会影响最终研究目标的达成。

2.规则变更带来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上的执行性迷失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给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带来一定的冲击。

(1)制度的一贯性。一项好的管理制度是基于现实,经过几代人不断打磨而成的。随着人员变动,特别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的更迭,学校原有的具有一定适应性和适用性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出现散失、断裂,甚至遭遇“灭顶之灾”。同时必然出现教育科研制度重建,但是科研制度从提出到成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暂时性的制度必然有不完善性。而且校长教师流动周期比较短,江苏的规定是6 年,新的科研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人员又要变动,所以会出现执行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永远都是不完善的这样的尴尬局面。

(2)执行的有效性。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指向的也是特定的人或者人群。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执行上有建树,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而人员的频繁变动不仅给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度,而且对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执行提出了挑战,制度执行上的质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3)调试的适应性。制度是需要不断吐故纳新的,进行必要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调整,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达到以制度的逐渐发展保障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承认制度的相对不完善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好的制度和相对比较差的制度在调试的力度和效度上的作为是有依据的,频繁变动的制度在一定意义上阻滞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而且会给教师带来不安全感。

3.环境改变带来科研管理文化认同上的价值性冲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是环境的动物。学校的环境,特别是文化对教师的塑造作用不容小觑,在教育科研管理上同样存在校际之间的差异。

(1)对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度有差异。重视和不重视是两个极端,其中还有几个层级的中间地带,如有一定自主性创新的科研、只按照上级要求做的科研、纯粹应付了事的科研等,表现出来的是科研氛围的不同、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校际差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度上会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差距,这取决于校长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对于教育科研价值的认同,还有就是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贡献份额,总的来看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提升。

(2)对教育科研操作的认同度有差异。是真做科研还是假做科研,是重视过程还是结果,是个体科研还是群体科研,是探索研究还是印证研究,这些问题都会在教育科研实践中表现出来。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科研群体会有不同的关照。

(3)对教育科研评价的认同度有差异。教育科研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力是对教育科研评价的关键,怎样体现了管理者的立场和价值观。要使教育科研有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力,就必须在对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的评价上找到平衡,评先评优、绩效考核中教育科研的占比是一个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不同的管理者、不同的学校之间在认识和操作上不仅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度相当悬殊。

二、原因分析:理性追问中的必然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人力资源配置、科研制度引导、评价政策规范三方面的原因。

1.人力资源配置上对于科研骨干力量均衡的思考缺位参与流动的教育工作者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一是校长,二是骨干教师,三是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六年的教师。校长流动主要考虑破除“门户之见、视野狭窄、思想僵化、创造力下降以及经验主义和人际关系复杂化等一些消极因素”“为校长的成长提供新任务、新要求、新认识与新实践的机会和环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事业感,逼迫其产生出新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流动一定会考虑到学科的问题,否则一个学校语文教师严重过剩,另一所学校数学教师严重超额,都不利于发展,也不是改革的初衷,学科间的平衡一定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考量的体系中没有教育科研的因素,没有将教育科研人员的均衡纳入其中,所以教育科研力量的均衡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

2.科研制度引导上对于学校科研文化均衡的思维缺失

聚焦教育行政在科研制度引导上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校科研文化发展的弊端。宏观的科研制度不太健全,笼统的、大而化之的制度居多,落实的、有个性的制度少之又少。教育科研工作推进上主要还是以活动推进为主,呈现出的状态是有一阵没一阵的,连续性较弱。学校科研交流的机制不健全,各自为战的情况很普遍。义务教育阶段的科研发展缺乏教育行政的有力支撑和引导,致使低水平发展的状况普遍存在。加上有些地区应试教育横行于校园,科研文化建设事实上在应试文化的挤压下生存空间极为狭小。

3.评价政策规范上对于教育科研绩效均衡的思想缺席

这里的评价主要集中表现在对于学校的综合评估以及对于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上。以某地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为例,教育科研在150 分的总分中占20 分,反映出重视的程度偏低。学校的绩效考核中教育科研的占比始终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教育行政的规定相当笼统,所以各校之间的做法差距较大。有些地方片面强调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严重窄化绩效考核的本义,教育科研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校际间教育科研在绩效中的占比呈现出个体性大于整体性的不均衡态势。

三、路径探寻:方向沉思中的应然

1.教育行政:在均衡上着力

教育均衡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管理概念,也就是发动的主体在行政,特别是直接领导的教育行政。立足于教育科研管理的视点,教育行政在均衡发展上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1)均衡人力资源配置。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抓手就是要破除“单位人”“学校人”的门第鸿沟,将教师变成“区域教育人”,实施义务教育师资“无校籍”管理制度。在进行区域内教师流动不光要考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资源的均衡,也要关注学科之间的均衡,在此基础上将教育科研骨干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视点予以关注,以科研骨干力量的相对均衡保障区域内教育科研质量的均衡。

(2)统筹评价制度改革。科学设置教育评价的项目和权重,将教育科研工作列入考核细则,突显教育科研工作的地位,为教育科研发挥对教育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奠定基础。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评价体系中破除学生学业成绩“一股独大”的局面,为包括教育科研在内的其他工作争取适当的生存空间。

(3)协调区域共同发展。教育科研工作区域间的不均衡性是一定的,这就和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保证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学生发展的完全一致是一个道理。但是不断缩小差距,在制度设定的框架内均衡配置资源是可以做和能够做到的。区域内的教育科研不光要在均衡配置上下工夫,更重要的是确立动态均衡的理念,在发展中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摒弃“削峰填谷”式的庸俗均衡做法,在为学校注入强大前进动力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实现动态、追逐、高位的均衡发展。

2.学校层面:在优化上着手

(1)研究文化打造。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扁平发展,更不是矮化发展,需要的是在均衡理念指导下的自发、自为、自省式的文化发展。站在学校的角度必须要在教育科研文化打造上下工夫,倡导全员研究、草根研究和全方位研究,让研究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教育科研在学校中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植根于全体教师的心中才能够实现,将研究寄希望于少数科研骨干(包括校长)是不正常,甚至很危险。因为研究的目的除了达成研究本体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培训师资,达成全体教师的个体、个性发展才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科研的终极指向之一。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改造实践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三个着力点。立足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教育科研的生命,也是草根研究的真义。学校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议题。唯有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科研文化,才能使教育科研工作存续并新生。

(2)研究课题更迭。研究课题在立项的时候就要准确定位,属于重大研究、学校整体研究的要列入单位立项范畴;而个体研究、局部研究的则要列入个人立项范畴。当人员流动的时候对这两类课题要有不同的要求,单位立项课题不能随主持人流动而带走,个人立项课题可以由课题主持人带到新学校继续研究。这里面比较复杂的是校长主持的单位立项课题,当校长流动时课题的归属就会出现矛盾,带到新的学校,研究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原来设定的实验因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留在原来学校,新任校长的研究旨趣不见得与该课题相符。由别校流动到该校的校长也同样面临这样的两难问题。要破解这个难题,主要是在课题立项的时候关注校本,将学校主课题定位在学校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层面,这样不管作为主课题主持人的校长流动到哪里,学校仍然坚持既定的研究方向不变,通俗地说就是“换人不换车”。

(3)研究梯队培养。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是学校重点要做的工作之一,在均衡化背景和教师流动的状况下,固化的研究队伍结构肯定是要被打破的,但是不是说教育科研队伍就进入到无序化、散乱化的状态,而是要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建立结构、打破结构、优化结构。具体说就是要在教育科研人员队伍上有“几手”准备,既要有“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也要有在一线“冲锋陷阵”的科研骨干,更要有“时刻准备着”的骨干预备队和群体性科研队伍。

3.教师个体:在发展上着眼

科研管理最终的落脚点是科研人员素养的提升,如果做一个极端化的推论:教师的科研素养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机制不光不会弱化科研工作,相反会带来不同科研文化、管理制度、科研作风等方面的“合理冲撞”,直至相互融合、提升。于是,教师个体科研能力素养发展的问题就凸现出来。

(1) 精炼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意识是指教师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主动探究教育实践,丰富知识,完善思维,健全人格,促进发展,追寻教育教学新的意义的精神力量的总和”。教师身处在教育教学一线,火热的教育生活应该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舞台,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广大教师的追求。在平凡但不平淡的教育现实场景中潜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形成观察教育、审视教育的心理动因。对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将自己的思想“磨得很尖很尖”,形成随时随地、对任何事物都进行教育思考的习惯。

(2)锤炼研究能力。研究重在过程,重在对行动的思考和行动的改进。中小学教师要加强自我反思,对已经解决了的、悬而未决的、实难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反思。借助反思的工具,分析情境、主体、事件,找出问题症结,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建构自己的实践性教育学,也是培养教师个体实践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3)提炼研究成果。研究的所得除了教师自己进行适当的提炼概括以外,还可以引进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方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视野也是有局限的,一个人的研究更是极具个体色彩但有偏颇、片面的可能,同伴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予以审视,不光看清教育的场景,还将教育者纳入到观察与思考的范围,有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省察,从推进研究成果的客观化。校内外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指导,针对教育场域内的现象作高屋建瓴的阐释会为成果的形成把准方向、提供动力。

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要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国家战略重点的背景下顺应发展、借势而上,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难点在学校科研文化的打造和教师个体科研素养的提升,最终指向的是教育科研质效的提升。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年度立项课题“布局调整后农村集镇小学教师群体优化研究”(批准号:D/2011/02/423)和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 年度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中生代名师课堂教学技术研究”(批准号:NTLX264)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马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