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因学而引 徇情而导

  • 投稿浣浣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16次
  • 评分4
  • 68
  • 0

江苏滨海县五汛镇第二中心小学(224500)  曹卫锋

早在1962年,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令学生“运其才智,亲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大致意思是强调教师要想达到善于教学的境界,就需要相机诱导,使学生自主运用才智,亲身练习,从而打开思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言以蔽之,其宗旨就是“以学定教”。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因学而引,徇情而导”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一、学为前导,善测晓情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备课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然则,面对一群生命体,我们忽略了他们的体验、感悟和其他与阅读相关的主观能动性的存在。要彻底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充分自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文本学习的“三维目标”为尺度,通过具体的考查、反馈手段,探测学生的学情,而后确定课堂的核心问题,进而展开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如《詹天佑》一文篇幅不是特别长,但是要让学生仅通过一篇文章就对距离我们时代比较远的詹天佑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达到教学人物传记类文章的理想要求,难度颇大。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教师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了扎实而深入的自学。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明确教学的核心,教师设计了课堂检测内容。其一,选取文中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引导学生交流其含义或造句。其二,就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作答。如:文中哪句话能够概括评价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主要的创新成果有哪些?“勘测线路”时作者是抓住詹天佑的哪些表现来写的?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其三,设计直接询问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困惑。如: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普遍暴露出的问题就是不能深入到文章的细节和写作方法的层面去理解文章,所以教师的教就应集中在这一部分。

二、疑为切口,引导发现

学贵有疑,为解疑而学,学生就有了探究的驱动力。鼓励学生向课堂提问,并鼓励学生互相解疑,是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展现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的最有效途径。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质疑的质量来考查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如六年级语文《夹竹桃》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质疑的一段实例。

出示:夹竹桃不是最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师:听说我们班同学朗读水平特别高,谁愿意来展示一下,大胆地表现自己?就请你好吗?(生读)

师:你课前预习得很充分。读了这句话,你心中有怎样的疑惑?

生1:为什么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师板书:最留恋)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提问,还要学会去解决问题。其实文中有一句话回答了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生2: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师:你们同意吗?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师:读完这句话你又有怎样的疑问呢?

生3:夹竹桃带给我怎样的幻想?

(师板书:幻想)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4:文中说的韧性是什么样子的?

(师板书:韧性)

通过对文本的质疑,教师提炼出了“留恋”“幻想”“韧性”三个词,然后以这三个词为中心展开了后续引导,并最终让学生明确了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巧抓生成,力促精彩

生成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因学而引,顺势而导”的教学策略尤其承认并肯定学生的课堂动态生成。教师要机敏地抓住学生思想灵光一现的刹那机缘,引发开去,使学生的思维从本质上得以发展。

在教学《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时,学生读了“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句话后,有的学生说感到声音很大,有的学生则感到声音并不大,为此而出现了争执。教师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展开了引导。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声音很大。

师:你们也觉得声音很大,是吗?(生都点头)好,请再读一读,体会一下声音的大小。

(生再次朗读)

生2:我觉得声音并不大。因为是“沙沙”的声音。

师:你们一起模仿一下“沙沙”声。

(教室里发出了一阵“沙沙”声,这种声音不是很大)

师:声音不大呀!刚才为什么你们都感觉到声音很大呢?你们可以将这段话的前两句连起来读读看。

(生读完,觉得当时周围很安静。虽然是巡逻,但是肯定不会有多大的声音)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是呀,当时的环境很安静。再来读一读吧。

通过让学生思想火花进行碰撞,教师曲线迂回,将学生引入了正题,使得师生交流更和谐,教学效果更明显。

总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思维状态为基本出发点,激活学生的临近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更为深入和有效的思考状态。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