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给学生的课堂思维减减压——谈如何缓解学生的思维疲劳

  • 投稿以太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97次
  • 评分4
  • 65
  • 0

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城中小学(226000) 朱陆军

目前,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往往专注于教材的研究、教法的研究以及教育理念的探讨,对于学生本身的研究其实是相对匮乏的。笔者认为,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首先应从了解学生在40分钟课堂时间内的思维状态开始。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疲劳现象,我们也可以称为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缓解,甚至消除课堂中的学习疲劳,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学生特点的深刻理解

学生的学习疲劳主要体现在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上。笔者这里重点探讨对学生心理疲劳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如果学生内心自愿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学科,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就算学习行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学生的大脑也不易感到疲劳。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某些语文知识的独特趣味性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旦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集中了,思维就活跃了,整个学习活动也就变得更加愉快了。那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知疲倦地不断主动学习。

其次,要对学生适时鼓励并正面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失败或挫折。如果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及时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及时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而在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在逆境中寻找和挖掘积极的因素,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汲取教训。由于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不断满足,他们就可以做到学而不厌。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情绪将会与进一步努力的愿望达到和谐统一,真正做到想学、乐学,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预案的巧妙设计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懂得巧妙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比如课堂的导入环节,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课堂,能让学生在毫无思维疲劳的状态下习得语文素养。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一课,在上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安排一点时间给学生预习或再预习,接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高潮部分和文中经典的语句,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这条长龙是怎样肆虐的吗?想看到这种场面吗?”由于学生的内心充满好奇,他们当然是毫无疑问地想要看看长江惊心动魄的场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想要看到的“长江的洪水肆虐、潮水奔腾翻滚”的惊人场面展现在他们的眼前。学生看过这个场面之后,无不发出阵阵感叹,通过体会长江肆虐的场面,使他们切身体会到了长江洪水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教师找准机会询问学生此刻的感受,学生们争相回答,最后教师将他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主人公黄晓文奋不顾身的保护江堤,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这种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向他学习,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这种爱国、爱民的宝贵精神。这种设计不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洪水的凶猛和波涛汹涌,也使学生的脑海里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三、学习情境的有效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由教师设计的,提供给学生的,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受的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课堂上的思维疲劳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教师设计的教学预案应紧扣教学内容,目标明确,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

以《美丽的彩虹》一课为例,这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观察字形的能力”。这个表述方式说明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如果将这句话改成“说出自己观察字形的结果”,表述方式即把行为主体由教师转化为学生,与此同时,也使本课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具体。教学目标明确之后,通过具体情境中的学习,学生就能清晰地感知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漫无目的的,那么教学的主题就会被冲淡。因此,教师绝不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违背“情境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这一基本原则。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创设情境的价值效果,最终实现情境创设的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不关注学习主体的状态,那么不管教师的教育理念多么先进,教师对教材理解多么透彻,教法设计多么精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应探索各种途径来减轻学生的课堂思维疲劳,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