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穴位敏化理论探讨敏化状态腧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9-01
  • 阅读量83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基于穴位敏化理论探讨敏化状态腧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敏化状态腧穴诊断界值的128例患者分为穴位敏化组96例、穴位非敏化组32例,因2组一般资料不均衡而重新匹配,最终纳入23例为穴位敏化组、23例为穴位非敏化组。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A)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12)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VAS评分、CASCA评分、SF-12评分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针刺相同穴位的情况下,穴位敏化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优于穴位非敏化组。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腧穴 针灸 穴位敏化

  

  颈椎病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其组织结构改变及临床症状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1]。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主要以颈项部疼痛僵硬、肌肉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上肢麻木、酸胀,活动受限等其他症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趋于年轻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颈椎病发病率达23.1%,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占全部颈椎病的60%~70%[2-3]。现代针灸病谱研究显示,针灸治疗CSR的临床报道频次较高,位于针灸病谱中肌肉骨骼系统的第一位[4],CSR是针灸优势病种之一。

  

  穴位敏化是近年来针灸领域一个重大的原创科学命题,穴位敏化是穴位由“静止状态”向“激活状态”转化的生理病理过程,是特定穴位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实时动态反映[5]。穴位敏化实际上是“穴位疼痛敏感性”的扩展,主要表现为生理状态的“静息状态”和病理状态的“激活状态”。处于“激活状态”的穴位称为敏化穴位,对敏化穴位给予相关刺激,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此为“小刺激大反应”[5-7]。本文以CSR患者为研究对象,量化颈椎局部敏化腧穴温度、压痛阈值及电阻,观察穴位敏化与穴位非敏化之间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CSR患者128 例,按照敏化态腧穴诊断界值分为穴位敏化组96 例与穴位非敏化组32 例。穴位敏化组中,男40 例,女56 例;平均年龄(48.22±10.50)岁;平均病程(4.56±2.93)年。穴位非敏化组中,男12 例,女20 例;平均年龄(54.84±9.79)岁;平均病程(7.73±2.8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保证2组一般资料的均衡性,采用1∶1最近邻居匹配法进行匹配,最后选择穴位敏化组23 例、穴位非敏化组23 例。穴位敏化组中,男6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50.32±7.40)岁;平均病程(5.13±2.46)年。穴位非敏化组中,男7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52.62±8.50)岁;平均病程(6.33±2.7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8]制定。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为30~65岁,性别不限;3)就诊前3个月内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4)依从性好,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颈椎局部有创伤、皮肤破损;2)合并其他致病原因致使神经根病变;3)合并颈椎椎体骨折、结核、强直性脊柱炎、严重骨质疏松症等;4)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糖尿病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5)精神情志异常,不能配合治疗;6)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5 敏化状态腧穴检测方法

  

  CSR局部选穴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颈夹脊、后溪、风池、肩井、大椎、外关、曲池、合谷、天柱、阿是穴[9-11],本研究依次检测上述腧穴的温度与压痛阈值。1)穴位温度敏化检测。①环境要求。环境相对安静,室内温度适宜。②仪器调试。Fotric226全平台热像仪与拍摄镜头采用USB接口进行连接,开机后选择红外模式再进行拍摄。③红外热成像图片的釆集。拍摄前30 min及拍摄过程中嘱患者避免受到任何形式的皮肤刺激,患者需放松且平静后开始进行拍摄。嘱患者充分暴露需拍摄的部位,Fotric226全平台热像仪采集患者的颈项部、肩部、手背部、肘部共4张红外热像图。④注意事项。釆集红外热像仪图片时,仪器与皮肤的距离≥40 cm。2)穴位压痛阈值敏化检测。①仪器。釆用WANGER公司生产的WAGNER压痛仪(WAGNER INSTRUMENTS)检测患者局部穴位压痛阈值。②操作方法。开机后选择MAX模式。患者采取正坐位,充分暴露需要按压的穴位区域,将探头指向穴位,缓慢均匀地按压在垂直于穴位的皮肤表面,直至患者出现“钝痛”“胀痛”“压痛”等疼痛感。此时,观察显示屏显示的数据是穴位的压痛阈值。同一穴位的2次检测结果之差<100 gf时,经2次检测后取其平均值。如2次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100 gf, 则测第3次,取3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每一次检测需间隔5 min。3)敏化态腧穴诊断界值。穴位温度敏化诊断界值≥32.5℃为穴位温度敏化;穴位压痛阈值敏化诊断界值≤2372.50 gf为穴位压痛阈敏化[12-13]。4)质量控制。为确保检测进行顺利,实施前统一进行培训,选择具有“针灸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医师或医学研究生作为采集人员,采集人员需熟悉掌握本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内容。

  

  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取穴:颈夹脊、后溪、风池、肩井、大椎、外关、曲池、合谷、天柱、阿是穴。患者均取一侧穴位。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黔食药监械(准)字2018第2270011号,0.30 mm×40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常规针刺治疗,肩颈穴斜刺,风池穴朝鼻尖方向进针,其余穴位直刺,深度均为0.5~1寸。得气后留针20 min左右。每次30 min, 隔天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10 cm的VAS评分尺计分,选择最符合疼痛程度的数字。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为10分[12]。2)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A)评分。该量表从主观症状、生活和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临床体征3个维度评价颈椎病患者颈椎不适程度,其中主观症状评分满分为18分,生活和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满分为9分,临床体征评分满分为73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状态越好[13]。3)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12)评分。该量表包含12个条目,每个问题有2~5个答案选项,指示患者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选项。其中包括躯体健康总评(PCS)和精神健康总评(MCS)两部分,分值范围均在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14]。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PSM过程利用PSM扩展程序实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VA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VAS评分比较(x¯±s,分)

  

  3.3.2 2组CASCA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随访时的CASCA评分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3.3 2组SF-12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随访时的SF-12评分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2组CASCA评分比较(x¯±s,分)

  

  表3 2组SF-12评分比较(x¯±s,分)

  

  4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寒湿为标。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则无以濡养颈项部,邪气聚于颈项,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即正虚为发病之基,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经脉而发本病。穴位敏化是生命整体活动的一个主动过程,这一主动性使敏化腧穴成为了实现“小刺激大反应”的一个基础性的本能环节[7]。敏化腧穴能够激发经络感传,促进气血运行,使气至病所,故能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使其正虚得补,气滞得行,血瘀得化,寒湿得祛。

  

  在中医学中早有穴位敏化的“痛敏化”记载,如《灵枢·经筋》中的“以痛为腧”、《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阿是穴”及《针灸资生经》中的“受病处”等。古人在穴位定位时强调“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提示疾病时用于治疗的穴位会出现痛觉异常及区域大小的变化[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CASCA、VAS、SF-12评分比较,穴位敏化组疗效均优于非穴位敏化组(P<0.01),说明在临床上可以灵活运用穴位敏化取穴,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敏化腧穴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能提高针灸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扩大针灸的主治范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8)[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12):881-884.

  

  [2] HOY DG,PROTAMI M,DE R,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neck pain[J].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10,24(6):783-792.

  

  [3] 安贵霞,田玲玲.针刺颈夹脊、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4,34(1):134-136.

  

  [4] 杜元灏,李晶,孙冬纬,等.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5):373-378.

  

  [5] 斯琴高娃,牟秋杰,汉德尔玛,等.腧穴敏化特性与调控机制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8):4-8.

  

  [6] 斯琴高娃,牟秋杰,赵江豪,等.穴位敏化理论对放血疗法的临床指导意义[J].中医药导报,2018,24(18):70-73.

  

  [7] 陈少宗,朱兵.穴位敏化规律及相关机制的系统科学解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5):425-429.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87-90.

  

  [9] EZZAT ROWSHAN ZAMIR,杨超,于天源,等.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经取穴规律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9,12(5):718-722.

  

  [10] 罗丽红.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1] 谢炎烽,阮永队,宁晓军,等.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5):379-382.

  

  [12] BOONSTRA AM,SCHIPHORST PREUPER HR,RENEMAN MF,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J].Int J Rehabil Res,2008,31(2):165-169.

  

  [13] 张鸣生,许伟成,林仲民,等.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25-28.

  

  [14] VAISHNAV AS,GANG CH,IYER S,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NDI,PROMIS and SF-12 in cervical spine surgery[J].The Spine Journal,2019,20(3):409-416.

  

  [15] 任菁钰,牟秋杰,王顺,等.穴位敏化浅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7):1-4.

  

  [16] 崔翔,章薇,孙建华,等.肠道疾病相关的牵涉痛规律与穴位敏化的关系[J].中国针灸,2019,39(11):1193-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