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做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

  • 投稿明月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679次
  • 评分4
  • 78
  • 0

苏晓琼

(米易民族中学四川米易617200)

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既然我们教师也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那么,我想我们更应该宽容身边的这群比我们稚嫩的不完美的孩子。冷静地知道自己不完美和孩子们不完美的一面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还要去当好孩子们的向导,孩子们要在我们的引导下学习、进取、解读未涉足的人生等等。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当好孩子们的向导,让自己伴着不完美的孩子们一同成长,一同走向完美。

首先,善于研究自己的课堂。这里的研究,其实就是反省、思考、探究自己的每一堂课,对课堂存在的疏漏、失误进行回顾,认真的分析自己的课堂。课改必须要注重课堂高效,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的掌握知识,所以反复思考自己的课堂成了关键。研究自己的课堂,不是仅仅在大脑里一闪而过的想一下,而是要善于写出自己的反省、思考、失误与探究。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不需要文采,只要把一堂课的亮点或者失误写出来,以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技能。卿平海老师曾说:“坚持写了五年的教学手记的人,最终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话,到成都来找我。”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研究梳理自己的课堂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课改的今天,改革的道路是艰辛的,需要不断总结、反思和探究。所以,养成了善于研究自己课堂的习惯以后,我们就会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的学生,又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觉得从容自如,学生也学得踏实而轻松。

其次,善于研究自己的学生。我认为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很重要的,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甚至要对所教的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有所了解,因为家和家人是最能触动学生的心的。当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问题时,结合学生的家人去教育开导他们,在学生面前能熟悉的说出他的家庭情况,自然就能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然后有的放矢的去疏导沟通,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自然一切就迎刃而解。可是有时候,我们为了维护我们的师道尊严,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稍有怠慢就怒目而斥。孩子毕竟是孩子,正因为他们需要修枝剪叶,才有了我们这些园丁。所以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学会去找症结之所在。当然,研究学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爱他们才去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他们,完善他们。而不是研究出学生的弱点就不分场合的去讽刺挖苦他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有尊严,有颜面地学习。老师要学会保护学生的颜面,维护学生的尊严。伸出温暖的手,宽容的去拉他们一把。

第三,善于研究自己的人格魅力。说到人格魅力,似乎觉得很大,很空,甚至有人觉得平凡的人谈人格魅力,似乎是个笑柄。平凡的人也有平凡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指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思想、性格、气质、品德修养等等,我们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我们在初中时读过一篇课文《藤野先生》,文中的藤野先生在其实也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可是为什么对鲁迅先生的影响那么大呢?是藤野先生的宽容、无私、公正、仁爱、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打动了鲁迅先生,特别是鲁迅先生的那种跨越民族和肤色的爱,让一个弱国的学生感动一世,影响一生。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有必要研究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让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里默契地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更好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把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不断自我超越,作为目标去追求。如果我们原地踏步,裹足不前。那么我想我们将会失去教学的乐趣。

第四,要善于研究自己的导学案。我们必须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惰性。在总体上把握初中三年的教材内容的同时,要细心研究手中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驾驭好教材,并且学会整合教材。当我们认真编写了导学案以后,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时,要及时去处理,根据学科特点,有的重复性的题尽量删掉,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比如有的科目,有的知识点记住就可以了的不要让学生动手做,有的知识点做一遍远远不如牢牢记住它。减少学生的负担,把时间留给必做的科目。导学案,主要以“导”字为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航标,让学生一步步的去突破重难点。不要简单的把导学案和练习题混为一谈,精心设计好导学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用好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以,编写好导学案以后,使用好导学案也是很关键。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的自主的去攻破问题。那么要让这个环节顺利进行,必须有预习的环节,预习是运用好导学案的关键,也是学生做好导学案的保证。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预习的时间,直接就把导学案发在学生手里,然后希望靠晚自习的那点时间去边看新课,边做导学案,这给学生增添了很大的负担,导致学生导学案也会做得很差。让学生在预习课上,结合导学案的“导”,和老师给出的预习目标,认真自主的学习。下来做导学案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必须给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时老师要给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导学案上的作业必须是课堂自主预习以后的提升和检验。而不是老师莫名其妙的去横插一脚,莫名其妙就发一张导学案给学生,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措手不及。探究也会没有实效,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预习课是做好探究案的保证,也是给学生在课堂上备课的机会。有了充分的备课,才会有充分的展示。我在预习课上,几乎不讲,只展示学习目标。第二天的探究展示课上,我讲课的时间累加起来也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总之,不要过分的去奢望学生在自习课上做好一切,利用好属于自己的课堂,注重课堂的高效性。老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外,学生把功夫下在课堂,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第五,善于研究“善学和乐学”。我觉得老师的功夫与其花在埋头批阅和心力交瘁的讲解上,不如花在怎样让学生善学和乐学上。要让学生善学乐学,老师首先要有大学习观,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因素,一旦产生诸多因素我们要乐于引导,只有老师乐于教,学生才乐于学。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机械,所以老师要乐观的看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使出浑身解数去让学生善于学习自己的学科并且乐于学习自己的学科。甚至学校的工作重心都应该放在怎样让学生善学乐学上面,大环境、大氛围必然更有推动力。过分的纠结在纪律卫生,规章制度上,学生虽然中规中矩,最后也只是一个良民而已。最终学校还是没有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其实只要学生爱上学习,所有的制度就会成为多余的框框。昌乐二中的学生为什么能在课间和排队打饭时都在看书,那是因为学校挖苦心思去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他们学校的工作重心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爆发出潜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