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特色丢失的成因

  • 投稿老鱼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29次
  • 评分4
  • 98
  • 0

张艳华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校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从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高考招生政策及用人政策、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几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特色;成因

中图分类号:G758 文献标识

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教育在蒙古族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深远地影响了喀喇沁人的精神风貌,谱写了赤峰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近代化的新篇章.从其1902年建立的崇正学堂、1903年建立的毓正女学堂的课表看,既有对蒙文的学习,也有对汉语、日语的学习,这是用蒙语授课的开始.1977年,系统的蒙古语文授课退出小学教育,转变为加授蒙语.2000年,即使是在蒙古族中学,如锦山蒙古族中学、王爷府蒙古族中学也没有了加授蒙语文的教学.而与蒙古族息息相关的本土知识在课程设置中也很缺乏.这就意味着蒙古族文化在喀喇沁地区失去了学校教育的传承.蒙古族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偏离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就其成因进行分析.

1 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冲击,作为与汉地文化接触前沿的喀喇沁地区,几乎全盘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模式,本民族的文化模式逐步丧失或淡化了,蒙古族文化氛围非常淡薄.为了进一步了解喀喇沁地区蒙古族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文化变迁的程度,笔者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对喀喇沁地区锦山蒙中的100名蒙古族学生,以及牛营子初级中学100名蒙古族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1.1 对锦山蒙中学生的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

图2所示,作为蒙族人,您是否感觉自己与汉族有什么不同?76.19%的同学感觉自己与汉族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3.81%的人感觉有不同.图1所示,作为蒙族人,您是否感到骄傲?感到骄傲的人占98.81%,没有感觉的是1.19%%.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学生感觉自己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还是为自己是蒙古族感到骄傲.

婚姻观指的是家庭成员对异族通婚的态度.郑杭生教授认为,“一个社会族际通婚的情况越多,表明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族际关系越融洽.”[1]图3所示,在婚姻观上,98.81%的同学不会考虑民族,1.19%的同学会考虑民族,这说明喀喇沁地区蒙汉民族关系融洽,蒙汉文化融合程度之深.图4所示,您认为您所在的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吗?有57.14%的人认为浓,5.95%的学生认为不浓,36.9% 的人认为还可以.

1.2 对牛营子初级中学蒙古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图5所示,79.38%的家长认为蒙古族和汉族没有区别,20.62%的家长认为蒙古族和汉族有区别.这和在锦山蒙中做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图6所示,65.98%的家庭不谈论蒙古族文化,34.02%的家庭会谈论蒙古族文化.图7所示,63.92%的家庭不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不参加蒙古族的传统活动,36.08%的家庭会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参加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已经完全汉化.

图8所示,您认为喀喇沁地区,有蒙古族特色的生活吗?65%的人认为有,35%的人认为没有.这与锦山蒙中的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但据笔者观察以及与一些蒙古族地区的对比,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文化氛围不浓,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习俗活动很少举办.即使有些这样的节日,也更多地充斥了现代性或大众性的文化因素,人们感受到的都是现代化的生活氛围.之所以有很大一部人选择浓或还可以,可能是因为一个民族的成员即使是转用其它语言,也依然深深地眷恋着她的母文化,从中可以看出语言转换者对母文化的认同[2]90.也或许是对蒙古族文化氛围有误解,以为听听蒙语歌曲,或者是经营一些畜牧业就是蒙古族文化氛围.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与汉族在文化上的彼此接近和接纳.在社会变迁中,喀喇沁地区原有的蒙古族文化,已经难以发挥它们的功能了,更多的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对于这种现象,有学者分析:这是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逐渐向主流文化靠拢,以期获得主流文化所负载的特权和利益.[3]85-86也有学者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的并不是汉族文化,而是现代文化,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4]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基础和生长点,民族文化知识制约着民族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喀喇沁地区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使得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缺乏认识,就难以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石翠红所说:“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民族学校教育要么成为普通学校教育的翻版,要么仅存的民族特色也成了空中楼阁,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3]161而且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也制约着蒙语学习的效率.如果所在家庭和社区是双语环境,学习口语的负担就会得到减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就具有一定的基础,学习的负担会减轻一些.如果所在的家庭和社区没有第二语言环境,包括口语、文字、词汇、语法的学习负担就会增加.[8]所以,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使学生对蒙语的学习流于形式,并最终退出学校校园.这是喀喇沁地区制度化的蒙语文教育退出学校校园的重要原因.

2 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

蒙古语随着使用人口的减少,使用范围越来越小,使用功能也不断下降.根据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调查,喀喇沁旗总人口为333,605人,蒙古族人口为136,423人,其中只有802人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喀喇沁旗直属机关有蒙古族干部6,286人,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干部却只有23人.[5]其中,这还有一个所谓“假蒙古族”的问题.就是说,算上“假蒙古族”,喀喇沁地区也是以汉族人口占多数.根据宝玉柱教授在喀喇沁地区的调查统计,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中,只有比例不到0.6%的人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如果减去学生顶报数和外来蒙古族人数,实际比例可能不到0.4%(500人左右).[2]90可见,喀喇沁地区蒙语被汉语替代的趋势已经形成,面临着濒危的境地.这是由于:一方面,蒙语接触现代科技信息较晚,蒙语文字储备的现代科技信息量较为有限,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与发展,所以学生倾向于学习汉语.另一方面,蒙古族学生是否选择蒙语文,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蒙古语较汉语的社会功能而言,在更大的社会交往范围内,其功能发生障碍.

蒙古语功能的弱化是随着汉文化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逐渐弱化的.可以说,内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使蒙古族社会日益转化为汉族社会,于是出现蒙古族社会的整个生存空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教育、交通、信息、媒体和所有市场,都被汉族和汉文化占领.蒙古族的生存环境、语言环境不断汉化,从而导致蒙古语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窄.[6]18-19这是蒙古语使用功能衰退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得承认语言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尽管我们说每个民族的语言是平等的.

学生在评价和选择时,比较的是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模式,以及所属的民族群体,而不是对语言符号的比较.[6]18-19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鼓励个体发展,这时蒙古语使用者的语言转用过程加快,必然会出现蒙古语功能弱化,学习使用者迅速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哪种语言的社会功能强,就会对哪种语言持肯定的态度.在社会生活中,将汉语与蒙古语进行强烈地对比,反映了蒙古语和汉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蒙古语的选择.这“是在工具理性指导下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是在追逐‘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迷失”.[3]156“如果认为追赶现代化的步伐就是发展,能够享用现代科技改变生活中的面貌就是民族的进步,那么这只能说是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3]156

3 高考招生政策及就业政策挫伤了蒙古族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

3.1 从高考招生政策看

全国实行“3+X”前,学习加授蒙语文的考生不考外语,只是考蒙语文乙,这比外语简单得多,于是学习蒙古语成了很多蒙古族学生选择.全国实行“3+X”后,为积极推动蒙古族学生学好“三语”,外语被正式列为初、高中的必修课,成了高考必考的科目.近几年来,自治区对高考记分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如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4年起,外语开始记入总分,比例变化从04年的8:2,到06年的7:3,再到08年的5:5.外语成绩所占的比例是逐年增加,蒙语乙成绩所占的比例是逐年下降.这样加授蒙语的学生要比普通考生多学习一门课程,学习蒙语文就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些改革措施必然会挫伤蒙古族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随着学习蒙古语人数的减少,蒙古族学校也就面临着能否继续成为“民族学校”的问题.

3.2 从就业政策看

自治区是非常重视对蒙汉兼通人员的录用的.在就业政策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如,2005年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条例》中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配备蒙汉兼通的工作人员.自治区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各级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保证蒙汉兼通的大中专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招收蒙汉兼通人员.但是大多数就业政策缺乏操作性.如,尽管规定优先录用,但没有明确的录用比例,导致政策不能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约束.

事实证明: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使用.[7]正是因为缺乏得力的政策,不能够保障蒙汉兼通人员的就业,于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不重视蒙语的风气,导致精通蒙语的蒙古族人数越来越少.这使蒙古族学生和家长对蒙古语的“用途”产生了怀疑,使学生对蒙古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降低.

4 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4.1 应试教育评价体系

直至2014年,在国家扶持地方文字政策的支持下,锦山蒙中、锦山蒙小又重新开设了蒙语课,但到目前也只是开设了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实质上就是为了获得国家经费的支持,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在问卷中当问到:您认为在您所属学校蒙语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图9所示,25%的同学选择了学校不重视,66.67%的学生选择了学生不重视,13.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水平低,39.29%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内容难,22.62% 的学生选择了教材不合理,22.62%的学生选择了学制不适.从当年的教师那了解到,目前锦山蒙中开设蒙语课的老师,是教化学的老师,并没有从字头开始进行系统地学习,只是教了一些蒙语歌.这样对学生来说,自然是学习内容难,教材不合理了.从中也能够看出,学校、教师对蒙语的不重视.

可见,在以高考升学率为单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下,民族语言、文化课是很难走进课堂的,即使走进课堂,因为都不是考试课,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是很难得到学校以及师生的足够重视的.长此以往,蒙古族学校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很容易丢失.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大一统”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种多元文化一体的理念,我国学校课程一直是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课程模式.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一致.2000年以前,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开设蒙语文课,主要是对民族语言与文字的学习.其它课程主要照搬汉族地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基本上都是人教版的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涉及蒙族生活习俗的较少,反映的主要是汉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对蒙古族本土知识的呈现非常有限.也就说,现阶段的蒙古族学校课程教材和汉族学校课程教材之间,大同小异或全部雷同,都是以现代学科体系为基础,只是使用的对象和地区不同.这就忽视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生家庭、社会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实际.这是笔者能够见证的.笔者在王爷府蒙古族中学学习了四年,并不知道贡桑诺尔布是谁,做了什么.这样一个在《世界名人传》里都有记载的人,我们在他当时办学堂的地方学习,却对他一点都不了解,从中也能够看出蒙古族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蒙古族本土知识的呈现.2000年后,加授蒙语课取消,课程设置都一样了.

综上所述,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使蒙古族学校教育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蒙古语功能的弱化,又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高考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调整,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蒙语的动机;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使得课程设置很难有对民族知识的呈现,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又使民族文化很难真正走进课堂.这些原因造成了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危机.所以,要解决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危机,也应该从丰富当地的蒙古族文化氛围,调整高考招生政策、就业政策,改变学校的评价体系,调整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入手.

——————————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0.

〔2〕宝玉柱.对内蒙古喀喇沁旗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3〕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2011(10).

〔4〕王希恩.论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8-16.

〔5〕统计数字由喀喇沁旗民委提供.

〔6〕宝玉柱.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李志杰.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J].满族研究,2001(1):23.

〔8〕宝玉柱.关于语言接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