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分析与应对

  • 投稿薛梧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08次
  • 评分4
  • 57
  • 0

江苏南京市翠屏山小学(211100) 王 倩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课堂中学生出错也是无法避免的,错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且“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而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课堂也因错而变得更有意义和生命力。

一、“错误资源”的成因分析

1.生活经验不足产生错误

受到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影响,小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也存在片面性,这往往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出现错误。如在“可能性”一课中,让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分别说一句话,有位学生说:“孩子的身高不可能比成人高。”他还振振有词地解释:“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比我们要高。”显然,这位学生由于受到片面的生活经验的影响,产生认识上的错误。

2.思维定式产生错误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用固定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知识迁移过程中,如果受到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学生思维受到束缚,就会产生错误。如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一课中,学生遇“多”就“加”,遇“少”就“减”的思维定式容易造成错误。

3.新旧知识干扰产生错误

旧知识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新知识对旧知识反过来也会产生干扰。如,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用简便方法计算(10+80)×125时,有的学生会受乘法结合律的干扰,做成10+80×125;同样用简便方法计算(25×25)×4时,有的学生会受乘法分配律的干扰,做成(25×4)×(25×4)。

二、“错误资源”的应对策略

1.精心地预设错误

“认识三角形”一课中学生顺利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时我出示问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出现两个答案:如果三角形的腰为7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7×2+3=17(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为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3×2+7=13(厘米)。如我所料,学生果然会出现两个答案,此时我并不急于纠错,而是沉默不语,等待学生的反应。接着,一名学生急切地说:“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是3厘米,两腰加起来才6厘米,比第三条7厘米的边短,围不成三角形,所以答案只有一个:7×2+3=17(厘米),只有当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条长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故意让学生出错,然后让学生在错中产生质疑,在质疑中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其实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些是能够预料到的,这需要教师对“错误”有足够的预见性,在课堂抓住错误的契机。

2.宽容地接纳错误

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上玩“拍手说算式”游戏,教师先示范拍“×× ×× ××”,生说算式3×2或2×3。接着生生互动,其中某学生拍“××× ××× ××××”,这时教师鼓励:“你没拍错,只是没拍完。能重新来一次,把它拍完吗?”该生听后自信地拍出“××× ××× ××× ×××”。接着教师追问:“她第一次拍手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难的问题,你们能根据她拍的情况列出与乘法有关的算式吗?”学生思考后说出3×3+1、3×2+4、4×3-2等算式。

该生的拍法显然与本节课的教学不相符,如果教师不能宽容接纳,完全忽视这一“错误”或是断然否定,该生还会勇敢、自信地举起小手吗?难得教师认可,给了该生重新拍的机会,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同时正是这一“错拍”,给同学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意外精彩,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又拓展了学生的认知,从而让这节课充满了张力。

3.理性地认识错误

在“8加几”一课中计算8+6=?某学生认为8+6=15,并说出理由:“昨天我们计算9+6=?时,是向6借1给9凑成10,那计算8+6=?时,也要向6借1给8凑成10,6还剩5,不就等于15吗?”教师板书出这位学生的想法,引导大家观察并说说出错的原因。该生立刻醒悟过来,并及时纠正自己的想法:“8+6=?要向6借2给8凑成10,6还剩4,应该等于1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比较总结:计算“9加几”,要向另一个数借1凑成10;计算“8加几”,要向另一个数借2凑成10。

对于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要认真倾听,理性地认识错误,让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让学生及时醒悟并掌握正确的算法,让全班学生对于“凑十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的课堂。

4.机智地筛选错误

“认数”的练习中有一题:十位上是(  ),个位上是(   )的两位数是(  )。一名学生说:“想怎么填都可以。”教师示意他举例说明,他一下便举了好几个例子,看似精彩的回答却隐藏着大错误,其他学生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回答惊呆了。教师随即追问:“那最后一个括号里可以填多少个数呢?”经过交流学生知道因为填的必须是两位数,所以十位上不能为0。

对于这种错误,多数教师不会太在意,一般会一带而过。但这位老师意识到这个错误有着不同寻常的教学价值,随即进行机智地筛选,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在错误得以纠正的同时,使数学思维得以深入。

5.巧妙地运用错误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如图1,长7宽3),让学生说出图形名称并计算面积。再把长方形稍微一拉,成平行四边形(如图2),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话音未落,一位学生就高举小手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3=21,因为两条邻边还是7和3,没变!”其他学生也好像豁然开朗,都肯定是7×3=21。怎么办呢?真是急中生智:我一拉再拉,拉至上下邻边挨得更近(如图3)时问:“那照你们的想法一定还是7×3=21喽?”学生们面面相觑,还窃窃私语:“很明显图3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比长方形的面积小很多。”“是的,接近0了呀!”学生已经发现了面积的变化,因此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两条邻边的乘积。教师顺势利导:“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吗?”学生讨论后纷纷举手:“通过减拼转化成长方形就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

当学生试图用已有的旧知去解决新知时出现了错误,教师可通过演示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小结

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认识上的偏差,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坦然面对,要让学生明白出错是正常现象。对于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教师应迅速作出相关检索并有效分类。对于有效的错误资源,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资源中的闪光点,顺着学生的思路将有效成分激活,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突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错误中发出异常的光彩。

课堂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错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真实、鲜活;也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教学中我们要找出错误的原因,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利用错误,教学的天空就不会因为学生的错误而阴云密布,拨开云雾展现的将是广阔的蔚蓝!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