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中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反问法”上英语阅读课

  • 投稿wine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67次
  • 评分4
  • 91
  • 0

文/陈 英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教材虽然已经革新,但教学仍承袭旧的模式,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当前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在阅读课上只是让学生听一听录音,译一译中文,讲一讲语言点,做一做练习,对一对答案,所关注的只是学生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感兴趣,因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和程式化。教师应如何设计阅读课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既不落入俗套,又能真正体现新课程中向学生渗透的教学理念呢?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又应如何设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有效果?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方向。

为了让学生逐步达到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目的,笔者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Five Unit One(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阅读课文Secrets and lies 以及A friendship in trouble时,尝试采用了“反问法”,即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文章,之后自编一些问题来反映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阅读课文由两封信组成,分别是一位名叫Sarah和Andrew的青少年在与各自的好朋友Hannah和Matthew友谊出现危机时,致信给知心大姐Annie来表达自己的困境。其中的人物关系很简单,第一封信(Secrets and lies)的内容是Sarah与Hannah原本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两人同样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但Sarah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失利,她将自己的郁闷告知了Hannah,而且要求对方为她保守秘密。然而,第二天全班同学都得知了这一消息,还恶意取笑她。Sarah感觉无地自容,指责Hannah泄露她的秘密,而且根本不听Hannah的解释。

第二封信(A friendship in trouble)的作者Andrew和他的好朋友Matthew志同道合,同为校足球队队员,在一场Andrew十分重视的比赛中,Matthew发挥欠佳,Andrew将输球的原因归咎于Matthew的心不在焉。而Matthew不以为然,两人的争论最终演变成恶言相向,从小建立的友谊面临考验。

这两封信的内容是高中学生非常熟悉而且感同身受的题材,通过预习学生极易把握文章的主旨,但是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这两份陷入困境的友谊提供有效的建议,则必须通过学生深入学习之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来教学,略读了解大意,精读弄清细节,一篇文章就被处理成毫无生命的文字,不会在学生内心引起任何共鸣。然而,如果换成主动式学习,学生必定会深入剖析里面的深层含义,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想作者所想,急作者所急。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笔者大胆尝试了“反问法”,教学之前布置回家作业即为给每封信各设置5道问题,老师会择优选用,这些问题将在教授新课的课件中出现,并且署上提问者的姓名。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业收上来后,经过整理,笔者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发现。

1.问题设置有共性。这说明学生具备一定对重要信息的把握能力。比如,大多数同学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What did Sarah get in the surprise Maths test?”“What did Sarah feel when she knew she had failed in the test?”“Did Hannah promise to keep her friend’s secret?”“How did Sarah feel when her classmates laughed at her?”(以上针对第一封信)“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football match last week?” “Did Matthew think that losing the match was his fault? Why?” “What change has happened to Matthew since the quarrel?” “Why is Andrew a bit guilty?” (以上针对第二封信)

这些问题基本贯穿了文章主线,将文章的主要内容勾勒出来了。

2.有些问题具有一定深度,宜采用讨论法来实施教学。部分同学设置的问题并非针对课文内容而提问,而是站在较高的高度,引发对友谊这个话题的深入探讨,甚至对人性的质疑。比如: “Do you think it was Hannah who told the secret to others?”“Do you think Sarah was right to blame Hannah for no good reason?”“Do you think friendship can last forever?” “Can you keep secrets for your friend?” (以上针对第一封信)“What will the friendship between Andrew and Matthew be like as a result?”“Can you guess how Matthew will feel if he reads Andrew’s letter?”“Do you think Andrew should make a new friend if Matthew doesn’t accept his apology?”“In Andrew’s opinion,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ootball or friendship? And what’s your opinion?”(以上针对第二封信)

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适合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甚至采用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而且能做到言之有物。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多同学发表观点的时候,毫不讳言他们对友谊的看法,有的甚至说Hannah 是因为嫉妒Sarah的才能故意将她考试不及格的消息散布出去的。他们的回答虽然有些幼稚,但可以表现出90后学生敢怒敢言,毫不矫饰的真我风采。

3.可以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虽然是编问题,但要是能写出标准的特殊疑问句式,也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低。比如有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将问题写成“Why is Andrew feel guilty?” “How Sarah felt after the Maths test?”还有一些中国式英语的句子,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在写作能力上的欠缺。批改完这次的作业,笔者发现如同批改了一次书面表达作业,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因此这份作业一举数得。

通过这次尝试,笔者感悟到梁启超先生说的“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这一名言的深刻道理,这个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肩负传道授业责任的教师,用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模式去教不断变化的青少年学生,这本身就违背教学规律,只会让学生越来越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和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转变旧的观念,确立“师生都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的理念,教师应转变教法,学生应改变学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目标达成了共识: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即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因而,英语教学也应把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以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韩炳华.“互动式”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4期

[2]梁秋菊.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

[3]张强文.中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科教创新》.9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