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生物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重视合作探究,打造新型的生物课堂

  • 投稿hina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72次
  • 评分4
  • 70
  • 0

文/钱金宏

【摘 要】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当前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颇受推崇的学习方式。然而,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要想有效开展,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实例简单谈了几点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看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各种探究;生物课堂;学生主体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形式的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被有效激发起来,并且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合作探究的效果呢?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是基本的单位构成,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合理确定学习小组的人数。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确定合理的人数。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以2—4人为宜,这样的人数有利于学生展示和交流,利于全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其次,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教师会考虑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组合,但事实上,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由组合,这是因为学生自身难以对自己及他人进行全面判断,从而无法保证所组成的学习小组能够形成优势互补。而教师具备了解学生情况、综合掌握学生的能力。在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性格特征、性别等特点进行分组,把具有不同特质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小组的质量。当然,学生的自我意愿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建组的参考;再次,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很多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都遇到过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学生滔滔不绝,有些学生则置身事外,课堂气氛一会儿活跃异常,一会儿又出现冷场等等,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导致学习任务过分倾斜在某些学生身上,而一些学生在没有明确分工的情况下“浑水摸鱼”。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就要进行明确地分工,这样,在实施合作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混乱不堪;最后,要保持小组的动态性。小组合作成员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对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学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各个小组成员以及小组之间必然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小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小组能够处于一个动态的有效的状态,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处于一个利于发展的环境之中。

二、重视合作探究氛围的创设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配合度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至关重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学生乐于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探究活动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生态平衡”这部分的内容时,就计划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笔者先带着学生玩了一个成语、谚语小游戏,让每个小组写出一些与食物链有关的成语、谚语等,然后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想出最多的成语、谚语。一时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黄鼠狼给鸡拜年”、“羊入虎口”、“兔死狐悲”等等词语从学生的口中迸发出来。学生在游戏中一方面初步体验了小组合作的喜悦,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与食物链有关的成语、谚语,学生对生态平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笔者再给学生设计几个问题,包括“在食物链中,营养级是怎样确定的?在生态系统中,能力是如何传递的,物质是如何进行循环的?人在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等问题,就这样,在有趣游戏和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然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合作学习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三、教师要发挥适当的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虽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讲的时间少了,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事实上,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反而更需要教师高质量的引导和监督。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知识、能力、思想方面都不够成熟,一旦缺少了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合作学习很容易“误入歧途”。而教师在恰当的时间进行的恰当引导则可以很好的引导合作探究活动顺利而高水平的开展。例如,在“原生动物”这部分的内容中,很多学生总是弄不清楚“排泄”和“排遗”,为了解决这个难点,笔者组织学生就“排泄”、“排遗”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讨论探究。然而,如果让学生直接进入讨论探究,大多数学生依然只是把“排泄”、“排遗”的概念内容进行简单对比,而无法真正地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于是,在讨论之前,笔者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草履虫把没有消化的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泄”还是“排遗”?接下来,再让学生对“排泄”和“排遗”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是进行组内讨论,接下来再进行组间讨论,最终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很好地理解了“排泄”与“排遗”这一难点,有效实现了分组合作的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薛毓鑫.例谈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校长阅刊,2006年09期

[2]于俊萍.高效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秦亚飞.初中生物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年1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