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历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全面成长

  • 投稿星尔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773次
  • 评分4
  • 76
  • 0

文/徐卫东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绝非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等应试能力以外的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下面就几个方面作简单论述:

一、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诚信律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有太多的素材可以借助,例如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学生在观看中既能直观的了解现实中乔家大院的历史变迁和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又能从主人翁乔致庸身上,理解到讲求诚信、不畏艰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克艰创业,最终才能获得成功成为天下第一商号的道理。经常对学生进行诚实、信用、自律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讲文明礼貌,做到诚实守信、敬老爱幼、遵纪守法、律己宽容、兼爱谦让,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从众多历史人物身上接收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明辨是非荣辱,首先做一个受人尊敬、有益社会的人,然后再争取成为栋梁之材。

二、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正视现实的能力

我认为正视现实不但需要勇气,更是一种能力,因为敢于正视现实,就需要有克服现实困难的能力和自信。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学生更需要具有正视现实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孔子的思想和挫折经历的了解,通过教师对儒家文化的诠释,帮助学生全面加深对现实中提倡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爱地球、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启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民生意识,树立对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正视和适应现实、承受逆境和挫折、勇于接受挑战、依靠自己努力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逐步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宏大人生理想。

三、创设历史情境,培养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以激活他们心中涌动的历史情结。情境中没有压制、没有权威,唯有热烈、平等的探究气氛,这样学生才渴望思考、敢于思考,并能真正独立思考,而且能忘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成果,探新求异,既能享受成功喜悦,又能增强学生兴趣,还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四、运用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品质,有了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因此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能简单的予以阻止甚至否定,而是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创设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多提供表达独特思想和情感的机会,给学生多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锻炼具备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品质,使他们懂得既然要创造和创新,就一定有挫折和失败,创造的成功是千百次创造活动失败的结果。

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在平等宽松(有时是激烈)的讨论中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敏捷思维能力、快速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五、利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利用高中历史知识中蕴涵的中华民族屈辱、辛酸的苦难史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弘扬和培养学生愈挫愈勇、坚韧顽强的民族自信力;挖掘高中历史知识中蕴涵的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力;利用高中历史知识中蕴涵的众多高尚而杰出历史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民族自信力。

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能力

“读书有疑,方始是学”然而在历史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对历史观点作深度辨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不断的强化教材的权威性。事实上,一旦建立起强烈的观念,将打消学生对教材的怀疑,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存在了。教师应该是在尊重科学、服从真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课本和所谓的权威说“不”,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如当学生学到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历史知识时,学生对这些运动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肯定是有质疑的。如护国运动既然推翻了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就应该说是成功的。教师这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观点,再引导大家一起深入探讨得出更全面的结论: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华民国“失而复得”,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是成功了的。但是从最终结果看并未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又是不成功的。因此,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在不断的质疑、解疑和释疑的过程中主动、愉快的学习,并能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升华,综合能力也能大大提高,这样的效果才是新课程所要求达到的。

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不是孤立的,人的各种能力是相互交叉和互为载体的,某一种能力得到培养,也能带动其他能力的提高,甚至我认为,学生意志品质和创造性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为一旦学生具备了以上的意志品质和创造性等,就自然有了学习的内驱力,有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和高尚的价值观,就会自觉地甚至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那提高学习成绩和全面综合能力也就不是问题了。学生具备了这些意志品质和能力,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更易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生存,甚至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才算达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简介】

徐卫东(1967-),男(汉族),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校高中历史教师(现为中教一级,申报高级教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