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多个角度读懂翻转课堂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91次
  • 评分4
  • 35
  • 0

庞 博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如火如荼地到来了。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是否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所帮助甚至是改变,是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焦点。看到很多对于微课的讨论与关注,参与了很多微课的制作与比赛,现实往往让人啼笑皆非。笔者感觉,微课被“玩儿坏了”!从一个简简单单的视频,演化到了微视频,进而演化到了“微课”,似乎一个视频能够产生的能量被瞬间放大到了无限。什么都是微课,什么人都能做微课,微课什么都能做,这几个极端问题就呈现在了教育者面前。单独地讨论微课的价值总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笔者在曾发表的《微课为新课改雪中送炭》一文中就有此感。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道理很简单,微课不过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再度包装。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建设资源从来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无论是采购、自建,我们都有一整套快速发展的机制在推动资源的一次又一次“膨胀”与“发福”,说到底就是商业、行政与教育的杂交产物。对于“教育商业”来讲,“微课”一词的盛行让大家又沸腾了,为什么?君不见微信?君不见微博?君不见微电影?只要“微”了,就火了啊!大家先前做的诸如录课教室的软硬件设备、各类平板电脑设备、各类技术平台等等,经过再次包装就有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行政而言,一个新的“工程”又开始了!而真正激活教育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使用活性机制,却绝迹于江湖。

那么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微课”说到底就是个视频,已成为媒体和商家的热炒对象。其实并不新鲜,从网络能够承载流媒体的那一天已经盛行于网络,无非冠以“微课”之名罢了。如果非要给微课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定位的话,它并不属于课件,而是“可视化的学件资源”,仅仅是翻转课堂的一个环节。慕课即是微课从数量到质量到网络组织形式的升级版本,商业的夸大其词成就了它,其实就是在线学习的大联欢而已。它的存在对于传统教育本就是一种挑战,后文会阐述此观点。翻转课堂是美国的试验性课改运动,是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法的新探索;同时也是我国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急切盼望的教育教学改革落地方式。从对这三个热词的分析和断定,笔者认为,出于教育的本质对于翻转课堂的探讨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就从多个角度来“翻转”大家对于翻转课堂的认知。

看 远

1. 从教育发展的本质来看,翻转课堂的受追捧不得不从一本书说起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作者萨尔曼?可汗的难得之处就是,他颠覆了普鲁士的教育理念, 对“一刀切”的考评标准以及教学进度,对课堂的时间限制,对同龄人是否一定要在一个班,对暑假的时间设定,甚至对学生的户外活动都提出了质疑,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以及解决方案。可汗通过自己对亲友的孩子的学习上的帮助,理解了一些教育的真谛和法则,并一路跌跌撞撞地把这场革命越搞越大,其中有些理念笔者十分钦佩。

a.现有的教学制度是瑞士奶酪式的,充满了漏洞。学生会因为这些漏洞的存在而停滞不前,需要把所有知识的漏洞都补齐,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需要非常健全的考试制度来做衡量,如连续答对十道题等方式。b.通过优质的在线视频为全球的孩子提供一流质量的免费教学,由孩子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节奏,差异化学习,而课堂和老师只是给学生来解决问题以及老师与不同龄的孩子交流的平台。即书中所说的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是重点,课堂为辅。c.强大的软件做支撑,通过个性化的大数据来判断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出目标的解决方案。d.根据兴趣的方向来学习,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差异化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控制学习的时间和走向,自主学习。e.应该取消机械制的家庭作业,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专研自己的兴趣领域,减少课堂和学校的时间,善于实践,去体验自己关心的项目。f.培养学生的关联能力,学到的知识不是独立的,是前后关联的,需要让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案例做关联,关联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g.创造力很难培养,但是确定的是现有的教育可以扼杀和禁锢创造力。差异化的学习和更加健全的考核机制以及灵活的学校时间,可以把学生从低效的学校生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学习,每个人都会有创造力。

这就是可汗的教育梦。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无论普通大众对于教育的需求,还是教育从业者勾画的教育远景,都惊人的一致,不知道读者是否还记得以下文字?a.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改革课程结构。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c.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d.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e.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f.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这是我国在2004年左右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可汗所提出的设想如出一辙。中美两国教育体制虽有差别,但都会遇到瓶颈,两国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不约而同地将方向锁定于此,也说明了很多共识性的问题。那么如何实施就是关键了。

2. 对于网络时代教师职业的思考,同样从一部著作说起

这本书的英文题目更令人思索良多,《The ONEWORLD SCHOOL HOUSE》,从字面直译的话,我想《一所世界的学校》这样的题目可能更能令我们读懂萨尔曼?可汗的初衷吧。那就是这个世界只需要一所学校,那就是“可汗学院”。这就是自信的美国梦,像无数拯救了世界的“美国英雄”一样,上帝一样地存在着。无论从以上所述可汗的理念,还是书名的再度翻译,甚至此书的出现时间节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已经在美国很多学校蔚然成风),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可汗的思路转变,那就是由原有的在线教育产业转型为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推广期的过程。在他的眼中,目前并不是单独推进实施线上教育的最佳时机(正如我国大批量的线上教育项目出现虚假繁荣情况一样),倒不如做个顺水推舟的“教育家”。

这里并不是否定可汗在教育改革中的推动力,只是通过这样的分析方式了解教育界成功人士的思路和转变,以方便我们切身感受到,在今天这个技术浸润时代享有技术特权的人们的日常富技术生活与我们所面对的传统教育这种滞后的工业时代学习模式两者之间是一种角力状态。可汗绝不是传统教育界的朋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狼来了”。作为当下的教育从业者是否应该考虑,真正的在线教育兴盛时代离我们还远吗(想想阿里巴巴对于传统商业的打击效率)?我们有能力阻止传统的教师职业退出历史舞台吗?就像大工业时代,随着技术的变革逐渐使工人所需的质量越来越高而数量却越来越少。新科技总是破坏原有的工作岗位,导致现代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变化,都倾向于产生一个极小的“富翁”阶层和一个极大的“穷人”阶层。所以我认为,以可汗学院为首的在线教育是我们的“敌人”,是传统教育的“敌人”。

但是从一个积极的教育发展观来看,我们应该欢迎这样的敌人,只有出现了这样有力的敌人,才能够让我们自省和创新。我也相信“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师!”所以在技术大潮袭来的今天,即使仅仅为了我们不被时代所抛弃,也应该积极地响应新的教育环境对我们的感召。

看 透

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无论是界内还是界外传说种种,笔者还是比较欣赏相对言简意赅的对比法(如右表)。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翻转课堂将教学的空间与时间进行延展,从以教室为主的教学方式,变革为教室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更多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从“编剧”向“导演”过渡。教师的成功与否也从过去的“收的能力”向“放的能力”转变。翻转课堂绝不是在线学习,更不是将各类设备充满课堂,也不是在课堂上看视频。

似乎把所有翻转课堂与技术相关联的部分进行了否定,有的老师可能会问,翻转课堂不就是将教学与信息化整合,信息化手段大面积进入教学环节吗?我想说,你想错了,翻转课堂与信息化之间并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信息化手段只是起到了这次教学改革中的连接环节。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是否可以进行翻转课堂?首先,笔者要对一个教育现象或者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超级学校”。这样的学校不但不会带来教育的整体提升,甚至会对区域教育带来毁灭性打击。很多大牌学校的崛起,来自于区域顶级教育资源的汇聚,对于教育的生态系统不会带来任何益处。但是通过各类报道,有这样一所学校的起起伏伏却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超级学校”之风。“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这就是当时这所“超级学校”的LOGO。我想对于教育界比较了解的人们都知道这样一所褒贬不一的超级中学。

笔者非常不欣赏这所学校后来的演变,但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分析,这样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校的崛起,最初的催化剂就是那样的一副外行人看不懂的“荒唐”嘴脸。以致于现在又有很多人说“不必砸掉讲台,不必死扣‘三三六’,不必全都镶上黑板,只要记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就可以了”,这宣告所谓的“高效课堂”肥皂泡彻底破灭了。为什么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如果仔细思索这所学校的崛起轨迹,这样的教学改革式崛起,远远优于资源汇聚式崛起。“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看到这样的组织形式,外行人肯定会说出上述的话。但是作为行内人,你是不是闻出了什么味道呢?这不就是翻转课堂知识内化的环节吗?据笔者了解,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那么我们可以想见,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和学生应该已经完成了知识传递的过程,课堂上自然可以进入到翻转环节。当然,翻转环节的目的(应试为目的和能力提升为目的)决定了课堂上所看到的一切。在这所学校崛起期间,既没有翻转课堂的概念,也没有各类设备进课堂,也没有大面积使用信息化手段,我们就一定要否定它对于教育影响的价值吗?

上文提到信息化手段是翻转课堂中的连接环节,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的普及延展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络到全球各地的朋友。那么我们当然可以不用寄宿在学校却完成同样的知识传递。

这个载体就是视频,也就是我们取名为“微课”的东西。如果我们正确审视微课所处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我想很多劳师动众的事情就可以变得驾轻就熟了。对于微课的发展,我认为,在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会出现三种趋势。第一种就像可汗学院所期望的,由某个组织或团体完成微课的录制和传递,教师利用此“可视化学件资源”组织翻转课堂,这种方式笔者称之为“流水线式”翻转课堂。第二种由授课教师独立完成所需的微课录制,并利用其组织实施翻转课堂,这种方式笔者称之为“作坊式”翻转课堂。第三种就是将两者相结合,使用性价比最高的方式进行整合组织翻转课堂的教学。这三种方式均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本文不进行深入讨论。除了微课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连接作用,我们不能忽视翻转课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重点环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连接并构建一组完整的教学“滑轮组”,让我们的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左图我们可以看出,以知识内化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策略的制订(可以认为是翻转课堂的备课环节),必须依赖网络技术所提供的工具与数据进行辅导、监控、分析、汇聚等环节理性设计,才能够真正发挥翻转课堂的“威力”。这也正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所在。

看 淡

新媒体技术已将知识获得的控制权交给了学习者,颠覆教与学的关系已在逐步应运而生。翻转课堂也好,其他基于各类技术发展的变革也好,你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它终究会到来。对于各类的改革或者革命,教育从业者应该抱有积极而又轻松的心态拥抱未来。技术“挑战”的并非教师的技术能力而是教师的习惯。教育从业者应从两个方向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改善教育技术的展现形式,尽力与社会化、商业化的主流IT生态接近。另一方面,要勇于尝试突破自己的教学习惯,任何习惯和模式的突破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创新开始的。正如上文提到的“超级学校”的转变,我们可以认为是某种模式的失败,也可以认为是通过践行一种模式之后的成长。

上图是目前主流实施翻转课堂的三种方式,其中A代表知识传递环节,f为连接环节(监控,反馈),B为知识内化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科、课型等具体情况组织实施。革命也可以是润物细无声地发生着,从每节课的每一个小环节进行翻转,养成导学案和学件的使用习惯。在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氛围与环境。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一方面的工作,教与学的主体,以及主体周边的诸多因素都决定了翻转课堂的实施与效果。我们要树立不破不立的模式观,任何模式都要为内容核心服务。

通过多个维度的分析,翻转课堂的构建方式逐渐明晰,但对于其成功与否目前还是未知之谜,让我们每一位教与学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都能够成为教学改革的一条蚯蚓,让我们来“翻转”地球。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