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县域普通高中集团化运行机制实践纪实——记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 投稿美少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69次
  • 评分4
  • 34
  • 0

本刊记者/朱福昌 通讯员/于宏立 孙兵团

当前,超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学校在山东省是少数,在东南沿海也不多见。从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的存在则是必然的。关键是学校在投入使用后,如何管理与运营,近五年来,广饶一中在县域普通高中规模化运行机制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一、办学布局——学区化、校区化

学校根据基础设施可容纳规模,对师生员工进行分区管理,校区平均办学规模控制在60个教学班左右。总校在履行法定学校的职能和权利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校区的主要职能和权利,即全面负责本校区的党政管理、学生德育、教学科研和教职工管理工作。概括来说,就是实行“区域自治”,即校区管理机构对校区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具有管理和使用权,但不具有招生权、经费管理权和资产所有权等法人实体权利。

二、治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

1.决策机制(校长负责制)

自1994年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校长负责制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内设“三处一室”协助校长开展工作。各校区(学区)实行校区校长负责制,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内部改革的深化,各级部成为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体”,结合年级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加强了权力下放力度,设立级部为一级管理机构,各校区每一个级部设置级部正职1名,按照每8- 12班标准设置级部副主任。目前,已经建立“学校(党委)——校区(党总支)——级部(支部)”三级党组织网络体系。党组织一是对学校(校区、部门和级部)工作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最基本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建设,保障、监督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二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决议,保障、监督上级指示精神的落实;三是坚持集体领导原则,重大问题由党组织成员充分讨论,民主决策,规范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2.执行机制

学校内设机构突破次序、层级结构的界线,突破部门和职能职责的界线,同时在校园网、班班通、人手一机等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分散式管理向集成化管理的迈进,实现“学校一校区一部门(级部)一员工”之间“零距离”。从2012年开始,针对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又对学校管理进行“升级”,建立“统筹”机制,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将总校机构整合为三个大系统(部),即公共事务系统(部)、教育教学系统(部)、后勤保障系统(部)。每一个系统(部)由校长或副校长分管,各系统内部工作事务坚持一人多岗多职原则。

(1)公共事务系统(部)。主要负责党建、文秘、纪检、工会、督查考核、档案保密、女工计生、外事接待等校务和群众性事务。保留办公室、工会,挂学校办公室、工会牌子,成立宣教室、督导室、人事考核办公室。

(2)教育教学系统(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教育及行为管理、招生学籍管理等业务性工作。保留教导处、政教处牌子,设置教研室、德育处、安全科、团委、学籍办公室、招生办公室、电教中心、实验室、图书馆,其中,教研室、学籍办公室、招生办公室、电教中心、实验室、图书馆隶属教导处管理,行使并分担教导处职能。团委隶属德育处管理指导,行使并分担政教处职责。

(3)后勤保障系统(部)。主要负责财务、审计、校产管理、基本建设、招标采购、食堂管理、校办产业等工作。保留总务处,挂总务处牌子。设置招标采购办公室、总务校产办公室、基建办公室、膳食处,隶属总务处管理。

3.监督机制

学校注重发挥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职能作用,在完善校内监督机制的同时,也在舆论导向、思想沟通、活跃师生文化生活、引导师生自我管理、参与民主管理、解贫济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教代会(工代会)。近年来,学校建立完善了“学校、校区”二级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公开。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建立了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提高了全社会支持学校发展的热情。

(2)救助机制。一是建立了校内教职工申诉、职务评聘复核等相关制度,使在教职工职务评聘、待遇、奖惩等活动中产生的争议有相应的解决途径,教职工申诉处理机构的组成和议事规则公正、公开,无推诿或打击报复申诉教职工现象。二是建立了学生申诉制度,处理因学生对学校处分不服而产生的争议,学生申诉处理机构的组成和议事规则公正、公开。目前,各校区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也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应有权益,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三是学校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和争议,维护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后勤保障——集团化、集约化

学校按照“集团模式”进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行办学设施设备及办公耗材统一招标、采购和结算,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杜绝不良支出和浪费。

1.资产管理机制

学校收费(代收费)项目由财务科统一收缴,学校校办产业和食堂由总校统一管理,各种收费(代收费)和收入由总校财务科统一收支和管理。学校分配给校区的活动经费由校区支配使用,由总校派出财务代管。对校区年度活动经费按月预支。各校区按年、季度、月份制定支出计划,各项支出必须履行财务支出手续,接受总校财务监管和审计。校区内基础设施、内部配套以及办公用品的支出一律由总校采购配置。校区正常的固定资产损耗一律由总校支出;属于违规违章造成的基础设施受损和装备损坏,并经学校督查人员或所在校区资产管理人员核实后,从责任校区活动经费中列支。通过几年来的运行,已为学校节省了近700万元的经费开支。同时,加大对总校各职能部门和各校区的节水节电的监督检查力度,减少浪费,降低学校办学运行成本。

2校办企业(产业)管理机制

学校有校办产业3个,包括食堂餐厅3个(处)、服装厂1个、纯净水厂1个。从业人员300余人。其中服装厂和纯净水厂实行“二级法人”管理模式,全部实行法人单位管理。201 1年开始,为加强对校办产业的管理,成立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监督指导校办产业。资产账目运行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科统筹管理,并按月公布资产运营账目。几年来,校办产业在勤工助学、弥补经费不足和改善师生饮食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

四、过程管理——目标化、数量化

粗放式的经验管理是学校多年来沿用的基本方式,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此,从2009年开始,学校扎实推行了以目标管理为标志的新的管理方式,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

1.学校章程(规程)

学校于2007年合并后,即启动学校章程起草工作,几经修改,截止到2008年12月,《章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县教育局审查批复后施行。章程按总则、工作人员、学生、机构、教育教学等章节进行了阐述和规定。同时,及时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与完善,增强了规章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2.目标管理量表

2009年开始,完善《广饶一中办学水平督查评估实施细则》,实行“学校、校区、级部(科室)、员工”四级目标管理。组建“四支队伍”,即教学业务检查队伍、学生常规检查队伍、卫生节约检查队伍、校区经费预算队伍,充分发挥对校区的监督、评价、考核等功能,强化过程管理。管理体系分目标、考核、奖惩三个部分。学年开始前,学校首先结合素质教育、规范办学和教育教学质量等相关要求,制定出学校目标、中层目标、教职员工个人目标。目标制定时达到了“两化”,即工作量化和分值化。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以激励机制作为保障,优则褒奖,劣则惩戒,以维护目标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

五、文化管理——系统化、哲理化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四校合一”的模式,更需要用“和谐”作支撑,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作为引领。在近几年的深入思考和自觉实践中,学校因势利导,慎重塑造,功夫下在题外,在有效解决合校“阵痛”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中的“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在二次创业和腾飞征程中的精神动力,一中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1.精神文化

“积极、高尚、包容、民主”是广饶一中精神文化的内涵和概括,其精神反映在校训和师生风貌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学校“一训四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结晶。其中,政风在和谐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提升了学校的行政执行力,而且促进了教风、学风和校风的蜕变提升。

2.制度文化

“公平、公正、公开”是制度文化的核心,更体现在制度的起草、修订、完善和执行等过程中。在推行“目标管理”中,注重“三个结合”:以弘扬教职员工奉献精神和增强创新意识为价值核心,把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指标相结合,让管理更有效,更有生机;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师生员工的民主参与,把目标制定、组织考核、奖惩兑现三个阶段的思想工作和发挥班子成员、党员、中层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相结合;把组织考核与师生及社会普遍参与相结合,增强目标管理的公信度和自觉性。

3.课程文化

“主体性、开放、系统、鲜活、超越”是广饶一中课程文化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的课程文化意识、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系统的课程文化结构、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追求。

4.行为文化

“自觉、理性,知行统一”是广饶一中行为文化的基本概括。“内潜心底,外显行为。”行为源于主体,学校理念只有被学校成员普遍认同,成为团队的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个体的思想而外显为团队的行为,才能逐渐成为学校的行为文化。对教师行为文化的养成,以“专家讲学、教育论坛、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方式,提高专业修养;以“功勋教师”“师德模范”“首席教师”“首席德育示范岗”等评选和“名师工作室”等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师风,提升境界。对学生行为文化的养成,学校侧重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各种真真切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团结友爱、学会承担责任。如已毕业学生留下的“学子林”和在校学生开发的“班级菜园”,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陶冶了情操;学校举行的“学子修身行动”“学子讲坛”“校园吉尼斯”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张扬了学生个性。

5.环境文化

“文厚景怡,品位高雅”是广饶一中环境文化的价值追求。广饶一中地处兵圣孙武的故乡,新校又与乐安公园毗邻,在环境规划中,一是突出其特有的、厚重的文化气息;二是校园环境怡人,使教师和学生心情舒畅;三是加入文化的营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学校本着让“一草一木见精神,每面墙壁会说话”的原则,一是精心设计了“五大文化长廊”:德育长廊、兵法长廊、论语长廊、经典格言长廊、传统文化长廊;二是自主管理,深化班级环境和谐。每一个班级都自定独具个性的班名,学生自己设计班徽,自定班级格言,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三是“校园媒体”优化舆论环境和谐。学校的校刊、网站、广播站和宣传栏等作为学校文化载体,为学校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指向作用。

六、人才发展——专业化、专家化

人才战略是广饶一中实现“站起来,走出去,跳得高”的战略核心。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758”工程,强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所谓7,即七大策略,通过实施“需求激发”“文化导向”“组织引领”“机制激励”“任务驱动”“合作分享”“技术推动”策略,从“领导、组织、机制、制度、资金”诸方面提供机制保障。所谓5,即五个环节,根据实际需要,选准突破口,着眼激励,从“培养”(重视后备力量培养)、“引领”(强化队伍专业引领)、“培训”(落实培养提高制度)、“评价”(健全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奖惩”(落实业绩奖惩机制)等环节人手,有效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所谓8,即八个活动载体:分类召开专业年会、教育专家报告会、师德培训活动、年度素质大赛、年度功勋教师评选、师德模范评选、参观考察学习和德育示范岗评选。学校通过“758”工程的实施,促进视野开阔,激发灵感,启迪智慧,坚定信心。

七、教学科研——校本化、多元化

“科研造就名师、名师支撑名校”,是所追求的境界。“人人有课题、学科有专题、校区有重点、学校有特色”,是广饶一中科研局面的生动写照。科研立足教学,科研向管理、服务延伸,更是学校科研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德育、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诸方面,都实现了课题化引领,学生评价、课程研发、培养模式、心理健康咨询等研究项目取得突出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1.学生评价

打破过去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建立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学分认定、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创造性表现和个性化发展等做出全面而系统的综合素质评价,从而真正构建出“目标向导一全程管理一发展评价”的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发展。制定完善了《广饶一中高中学分认定办法》和《学籍管理制度》,实现了学生选课、学分认定和学籍管理的有机结合,并且做到了电子化管理。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表、学分认定表和学籍登记表,设计规范、程序严格、逐年登记、管理到位,配合新课程的扎实推行。

2.课程研发

学校注重校本课程研发,确立了“以自主探索为核心,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发展为目的”的开发思路。目前,已经开发的校本教材已达数十种,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学科。并结合丰富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资源,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将教育舞台由课堂拓展到社区,摸索出了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以夏令营、社区志愿服务、山东大学开放日等常规活动为附加,以红色革命实践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为活动载体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3.培养模式

学生的个性潜能千差万别,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也是办学的价值追求。随着区域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广饶一中创新思路,采取措施,应对和解决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是从“课程表”人手,变“一张表”为“多种表”。从学习内容、研修时间、学习地点和师资资源等方面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和机会,既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从办学模式人手,变一个平台为多种平台。2007年,组建了艺体中心,用于音体美等专业的技能培训与潜能开发。2012年,成立了奥赛培训与技能选拔中心,用于对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延伸研究与潜能开发。新筹建的国际部已于2014年面向生源区域招生,通过加强与北美国家间的办学交流合作,加强对语言文字(包括小语种)专业学生的潜能开发。同时,学校加强与北大、清华、中科院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研究与创新型大学的合作,为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成长和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4.学生自主管理

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自主意识开始变强,独立的个人见解增多,急于摆脱监护,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厌倦指使和压制”,针对这些特点,为充分发挥学生在个人成长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从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建设,到尝试让学生参与管理,都做了大量的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在学生德育管理与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管理模式。

5.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幸福感,逐渐形成了以“预防为主,教导为辅,同伴互助”为特色的校园心育文化,努力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幸福心灵家园。通过学校近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面向问题学生的三级心理健康预防体系。一级预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方位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级预防面向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和专题教育。三级预防面向问题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