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创建特色校园景观的意义与现状

  • 投稿五更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02次
  • 评分4
  • 68
  • 0

董 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总体战略”部分明确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由此可见,学校“办出特色”是贯彻教育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特色学校不仅是教育管理发展的时代呼唤和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适应教育竞争,谋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的需要。”可见,创建特色学校不仅是教育外在环境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教育内在本质的主观需求,是大势所趋,国运所系,民心所向。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重点,以建设学校特色为突破口,又要统筹规划,以建设特色学校为终极目标。究其本质,特色学校属于一种独特的校本文化模式,其中“学校的物质文化制约着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物质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学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文化,才会考虑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确定创建什么样的学校特色。”实践证明,学校物质文化的形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独具学校特色的物质文化,必然要求注重特色校园景观的科学规划与积极创建。

要认识创建特色校园景观的重要意义,首先需要深入理解“景观”一词的内在意蕴。“景观”这个词语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希伯来文本《圣经》旧约全书中,用于描述圣城耶路撒冷的美景。“景观”的最初含义类似于“风景”“景致”、“景色”,属于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的内在本质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概而言之,“景观”具有自然生态属性、社会生活属性以及精神文化属性等多维属性。

作为景观的下位概念,校园景观除了具有其上位概念的普遍特征之外,还具有其独特个性。从特殊功能上讲,作为一种以校园物质空间为范围,依据自然生态、人文美学、社会行为等科学原理,为实现校园育人目标而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的设计活动,校园景观具有学习、休闲、交通、心理、文化等功能。而特色校园景观又是校园景观的下位概念,是指校园在布局和空间形态方面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形象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及办学理念等方面,其表现形态包括物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文化形态等三个方面。

建设校园景观,必须把特色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特色从大范围来讲是多样性,就小范围来讲是独特性。特色景观的形成,源于对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特色是景观设计研究的灵魂,没有特色的景观设计是失败的设计。景观设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景观的特性和特色所构成的因素进行解析,让人们正确地认识景观,并加以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以及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地域、人文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连续性、持续性的新的景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空间形态、实体形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景观空间形态保持多样性。也就是说,景观设计的核心就是以研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为基础,以实现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乡村以及所有的景观环境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创建特色校园景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只有将特色校园景观的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才能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景观文化,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特色校园景观可以辅助学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特色校园景观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学生性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融合,其对于提高中学生文化品味与精神境界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景观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无形而积极的引导作用,加深学生对自然造化、社会生活以及生存方式的正确理解。优美的景观环境还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教育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孕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其次,特色校园景观可以树立学校独特的外在形象。中学校园是传播知识、思想,培育优秀人才的场所,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校园是隐形的课程,情境的教育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还能够激发师生心灵层面的乐观之气,使师生对于学校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认同感和皈依感,最终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使一代代学生无论人在何处,对于母校的一草一木都终生难忘。特色校园景观还可能成为学校乃至社区的标志性场所或者地区名片,发挥无形的宣传功效,从而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外在形象。

最后,特色校园景观可以促进学校适应未来教育素质化和人本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创建特色校园景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无论是自然景观、生态景观还是文化景观,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校园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知识之美和文化之美。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即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特色校园景观强调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校园景观建设应从校园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及办学理念等角度出发,挖掘其中若干因素的内在潜质来营造校园特色景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创建特色校园景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因素,与创建特色校园景观的重要意义很不相符的是,我国在该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研究者指出,我国校园景观设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景观环境同质化,缺乏独特性。有一部分校园的景观环境建设,就是仅仅停留在建筑周边的简单绿化上,或者照搬城市景观环境和大学景观环境的做法,或者仅仅只对绿化空间进行简单的划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方式以“教”为主,重视课堂教育,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对“环境育人”重视不够,室外环境建设长期受到冷落,在进行校园景观环境设计时,对校园人文精神的体现不足,即对于校园自身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对于中学生特殊的心理、行为需求等考虑不够,导致现在许多中学都面临着校园景观环境同质化,缺乏独特性的现状。

2.景观环境散乱,整体性不足。首先是校园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不紧密。目前我国城市中学的校园建设普遍偏重于建筑的建设,将建筑群体作为校园空间的骨架,且只重视校园建筑本身的功能和造型,仅仅把建筑周边环境作为建筑的背景和衬托,而忽视了建筑周边空间环境本身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者在其中的活动和感受。其次是整个校园环境散乱,各个景观空间“各自为政”,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忽视了使用者在户外活动的连续性。校园绿化等多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分布。

3.景观环境配套设施不足,利用率低。一些中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往往停留在绿化的阶段,外部空间中的配套设施不足,比如地面铺装缺少变化,仅仅在校园入口或者办公楼旁的一些区域考虑地面铺装设计,其余大面积的还是以水泥地为主,在视觉上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桌椅等休息设施缺乏,使外部空间多为路过式空间,不能吸引学生在其中逗留。还有,由于中学校园的建筑是以教学楼为主,中学生下课休息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分钟,因此使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内很难到室外去活动。高高的楼房阻隔了学生课间出去放松的机会,再加上景观环境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导致景观空间的使用率很低,景观的效益难以实现。除了上述的个性特色不明显、整体功能不协调、利用效率不理想等问题之外,我国校园景观建设还存在人文关怀不突出、文化气氛不浓郁、生态建设不科学等突出问题,比较而言,后者才是亟待突破的重点问题。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者必须将特色校园景观建设任务转化为神圣的职业使命,内化为强烈的精神需求,以环境心理学、景观生态学、人文美学等科学的校园环境创建理论为指导,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才能充分释放学校场域环境育人的巨大潜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安徽风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