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儿童的哲学:文本解读的换位思考

  • 投稿Jimm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64次
  • 评分4
  • 72
  • 0

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顾祝群

作为阅读主体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展开积极、多维的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的有效体验,实现文本育人的终极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身的解读结果影响学生的解读,使文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服务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可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智慧之路》一书中指出:“孩子们常具有某些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反而失去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是进入了一个由习俗、偏见、虚伪以及全盘接受所构成的牢笼,在这里面,我们失去了童年的坦率和公正。”在哲学家看来,童年真实的感受对儿童来说是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要进行换位思考,摒弃成人的模式,走向儿童的精神生活,洞悉儿童的精神世界,从儿童的哲学角度进行解读。这才是真正呵护儿童,守住童心的良方。

什么是儿童的哲学?

刘晓东先生指出:“儿童初临人世,精神世界还没有或者很少有先入之见,周围的一切,甚至他本身都是那样的陌生、新奇、不可思议,这很容易使他对这一切产生惊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我走?’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它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哲学是活的知识,而死记硬背的那些外部灌输的知识则是死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头脑思考批判过滤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可见,儿童的哲学表现为没有先入之见的至真,主客混沌的圆融,他们认识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有自己的深度。只有从儿童的哲学角度来解读文本,才是真正关心儿童的精神生活。

一、用儿童的真实解读文本

儿童的生活是朴素而简单的,他们看上去稚气的问题往往会带给成人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因此,许多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儿童却用他们的眼睛看到了。在《皇帝的新衣》一文中,当大人们因为不愿意被别人看做是笨蛋而违心地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时,只有那个孩子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面对这样一个赤裸裸的事实,大人们却为了保全自己的体面而失去说真话的勇气。所以,如果从儿童的真实角度来解读文本,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很多权威教参以及教师都解读到:此文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乐于与儿童相处的童心。之所以有这样的解读,是因为我们成人和文中的父亲一样,我们脑海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个笼罩着科学光环的大科学家,想到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相对论的提出者;同时又不知不觉地给科学家贴上了“潜心研究”“伟大”这样的标签。

而文中的小女孩眼中的科学圣人是怎样的?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

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是生活中真实的爱因斯坦。而文本也表现的是爱因斯坦在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他不修边幅、为人谦虚宽容、平易近人、诚实幽默、热情友好、童心未泯……透过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们看到的爱因斯坦变得那么可亲可敬,他可以成为文中小女孩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每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孩子的朋友。

用儿童的真实来解读文本,我们就不会拔高人物形象,还一个个人物以真实的生命特质,不管他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普通的劳动者。

二、用儿童的圆融解读文本

儿童是怎样认识周围这个世界呢?儿童的哲学告诉我们:儿童在活动中,有着浓厚的生命色彩,他们认为作为联结于他自身的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和意识的,从而表现出“泛灵化”的趋向。作家赵丽宏深知儿童的哲学特点,他用儿童的方式描绘出了儿童的真实世界。在他的作品《望月》中有这样的对话: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该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引导学生体会小外甥乐于探究的特点。也许就因为文中有 “你说,月亮像什么”这样的文字。殊不知,在儿童的眼里,世界是圆融完整的主体、本体的统一体。在他们的世界里,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再到水里游的,一花一草、万事万物都有着生命和情感。

“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 “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

“为什么雨点往下掉,不往上掉呢?” “因为往下掉有地面接着,地面是它们的妈妈。”

“月亮为什么有时胖,有时瘦呢?” “它有时听妈妈的话,好好吃饭;有时淘气,不好好吃饭。”

因此,当这一段段带着儿童哲学气息的文字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智性,体会其中的美感,想象美丽的苍穹,并进行这样感性的表达。这才是符合儿童哲学的解读,切不可进行肢解,使美丽的文字都失去了生命,变成了刻板、无味的方块。

三、用儿童的深刻解读文本

儿童的哲学同样深刻。美国当代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哲学教授雷斯·皮·马修斯将儿童的思想与著名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照,发现:儿童的观点并非全是浅薄无知的黄口之言,儿童的头脑中甚至常常会思考那些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所困惑的问题。

儿童有多深刻,文本就有多深刻。《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管好,慢慢地吃;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因为课文中的动物都是学生喜欢的形象,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故事中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孰是孰非?你最喜欢谁的做法?教师们这样解读:不能学习小猪的贪吃,要学习小猴的勤劳;孩子们喜欢谁的做法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真正让儿童参与这一讨论,他们会走得多远?我们来看一下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特级教师刘军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

师:小猪、小牛、小猴都收到了一袋麦子,可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喜欢谁的做法呢?

生1:我觉得小猴的方法好。你看,他把麦子都种下了地,收获了更多的麦子,这样他就有吃不完的麦子。

生2:我也觉得小猴的方法好。小猪把麦子做成了白面馒头和烙饼,没几天就吃完了。小牛呢,也吃得只剩半袋子。只有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一袋麦子变成了很多麦子。

生3:我和前两位同学的想法一样。大家可以看图上的土地爷爷,他也十分喜爱小猴,不然他怎么会摸着小猴的头呢?还有,书上写土地爷爷拜访三个小动物时,他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是忍不住哈哈大笑;看了小牛的半袋麦子是点点头;可看了小猴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这说明土地爷爷在夸小猴做得对,所以我喜欢小猴的做法。

师:你能通过看图并结合课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值得大家学习。

生:我喜欢小猪。(其他同学表示很不理解,一片嘘声)

师: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我是觉得快要过年了,小猪做些好吃的没什么不好;再说,我们过年也都吃好东西,像小牛和小猴那样,他们过年就没东西吃了。

师:你有你的想法,也挺有道理的。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生1:我觉得小牛的做法好。因为小牛做事很有计划,他得到一袋麦子后没有马上吃,而是先吃家里的杂粮,还把麦子常搬到外面去晒。

生2:小牛还挺节俭,一年后还有半袋麦子,所以我觉得他比小猪好。他也不像小猴那样一年都没吃上好东西。可我想,要是他把剩下的半袋麦子像小猴一样种下地,就更好了。

生3:我想问问认为小猪和小牛做法好的同学,如果不像小猴那样播种又怎么会有收获呢?小猴让一袋麦子变成了许许多多的麦子,他每年都这样种,就会有一辈子也吃不完的麦子,还能够与别人分享。像小猪、小牛那样只能有一时的幸福和快乐。

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真让老师高兴,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来三个小家伙的做法都各有利弊。那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或者说换了你会怎样做?

生4:听了前几位同学的意见和想法,我觉得小猪、小牛、小猴应该相互学习。小猪应该学小牛和小猴做事节俭、有计划,不能把好东西一下就吃完。小牛要学小猴,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要是把吃剩下的半袋麦子种下地,他也会有很多的收获。而小猴,把所有的麦子种下地,他会一年吃不上一口好东西,也就会苦一年,他也可以种一点,留一点吃。

师:大家在讨论中尽管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由来;同时,还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找到了更科学、更合理的做法。我想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要追求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每件事,这样我们一定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这一教学片段,处处透着儿童的哲学思想。孩子在讨论中不仅表达了对三个小动物做法的不同看法,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深刻道理。刘老师的教学正是了解儿童、相信儿童,让儿童自然认识到文章的这一价值取向。作为教者,只有这样,在关心儿童知识获得的同时,去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从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从儿童哲学的角度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天性,帮助他们过一个更符合他们特点的童年。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