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利用课堂错误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 投稿Stan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99次
  • 评分4
  • 97
  • 0

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226100) 高 峰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由于学生受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体验、语言的表达存在错误是非常正常的。然而深入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我们会发现:不少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行云流水”,往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缺乏正确的解决方法,或视而不见,或不知所措,或敷衍了事。

学生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多一些机智,提高资源意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以错触思,正确理解文本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由于认知缺陷、粗心大意、感知粗略等原因,导致了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出现偏差。此时,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错误理解变成教学资源,凝聚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力,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中写道:“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一位学生把“放进了垃圾堆”读成了“扔进了垃圾堆”,把“放”读成了“扔”,说明他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笔者及时捕捉并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讨论:大家认为这里用“扔”好还是用“放”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一致认为用“放”好,因为“放”说明法布尔很难过,很不情愿,还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虽然受到父母的责骂,依然对昆虫很迷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每天都会发生以上类似的错误,教师应洞察其价值,采用智慧、独特的方法,触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二、以错导读,深入体会情感

语文的教学过程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根据课堂生成,调整教学过程,并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朗读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从而和作者形成强烈的共鸣。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这段文字写的是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不幸。体会海伦悲痛欲绝的心情时,就非常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没想到,第一个学生就把“隔绝”读成了“隔断”。笔者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迅速追问:“比较‘隔绝’和‘隔断’,用哪个更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抓住文字,相互讨论,明白了“隔绝”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隔断了,更加写出了海伦的不幸。

笔者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一资源,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于是,增加了导读环节:“春天,万物复苏,我们看到了满园春色,而双目失明的海伦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我们听见莺歌燕语,而双耳失聪的海伦面对的是……死一般的沉寂。”“我们和家人共享快乐、分担忧愁,而海伦……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一个“隔绝”写出了海伦的不幸,表达了人们的惋惜、痛心。教师借助错误,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字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深入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三、以错促写,提高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的错误,挖掘错误背后的写作因素,巧妙地安排学生进行批注和补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笔者在教学时,故意将“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隐藏起来,让学生进行填空。很少有学生能将三个词语填完整,这是预设中的错误。笔者把错误交还给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感悟护士长叶欣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学生们写批注的热情很高,抓住关键词,细读品悟,深刻感受到了叶欣的崇高精神。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凭借经验,预设错误,诱导错误,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教师应该树立错误资源意识,精心预设错误,用智慧捕捉意外错误,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做一种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深思、悟读、创写,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理解文本、体会情感、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