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践行“语用型”,让学生学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谈

  • 投稿VVVV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36次
  • 评分4
  • 87
  • 0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225000) 戴秀梅

《只拣儿童多处行》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碰到春游的儿童的事,表现了儿童活泼欢快、生机勃勃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希望。我多次教学这篇文章,但语言训练总是不到位。今年再教的时候,我开始接触语用学。语用学的本质在新课标已经有所体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如何践行“语用型”,让学生真正行走在学语文的进程之中呢?

一、梳理文本结构

文路就是作者的思路。作者著文构思是创作活动的核心环节,理清了文路,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路。

师:冰心奶奶进入颐和园后关注了哪些地方?

生1: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玉澜堂。

师:冰心奶奶到哪儿游玩?

生2:香山。

师:冰心奶奶只是路过颐和园,她后来为什么走进了颐和园?

生3:因为她看到了颐和园门口有趣的一幕。

师:冰心奶奶看到了这一幕想到了什么?(生答略)冰心奶奶进了颐和园,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知春亭)为什么首先关注到它?

生4:冰心奶奶可能是玩累了,想在知春亭喝茶,没想到知春亭畔座无隙地,全是儿童。

师:看到这么多孩子,冰心奶奶移步到了哪里?(玉澜堂)这一路上又是——

生5:一群一群的孩子。

师:来到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海棠树)这时候,冰心奶奶生发出许多感想,她想到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感想?这将是我们后面学习的重点。冰心奶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生6:春天和儿童一样。

师:所以,冰心奶奶说——

生7:“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篇文章是冰心这个“有心之人”的“无心之作”:一次偶然的游玩,成就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这次“行踪”成为教学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通过这样的梳理,学生了解了文本的结构,也对作者如何化“生活”为“文字”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揭示文章主旨

一篇文章之所以吸引人,总有其独特的地方,冰心奶奶将对儿童的喜爱融入到对春天的赞美之中。

师:冰心奶奶为什么将原诗中的“只拣游人多处行”改为“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1:因为儿童多的地方往往是春意盎然的地方。

师:跟着儿童走就能找到春天。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她的意思写出来的呢?

生2:知春亭是颐和园里最好的赏春的地方,“竟然是座无隙地”。

生3:在去玉澜堂的路上,冰心奶奶不时与一群一群的孩子相撞,他们一定是从玉澜堂回头的。玉澜堂有什么呢?大海棠树。大海棠树将一个冬天蕴藏的力量都释放出来了。玉澜堂最有春意的就是海棠树。

师:在作者眼中,儿童就是春天。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4:孩子们“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海棠花在“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儿童就是这海棠花。

“跟着儿童走就能找到春天。”这是文章的主旨,教师要学生领会到这一层,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层面领会文章的主旨呢?教师需要巧妙设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文字中,学生从语言文字层面关注到孩子的多以及花儿的旺。

三、解读表达奥秘

冰心奶奶是如何将她的思想感情,将她对儿童的喜爱灌注到语言文字当中呢?

师:请同学们将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对照着读,看能找出多少相同的地方。

生1:第3自然段写人,第5自然段写花,一动一静,但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切都那么活泼,充满活力。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2:作者写道:“这繁花……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海棠树不仅动起来了,而且活力四射。“东一堆,西一堆……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跟第5自然段一对照,我感觉到,这哪是写人,写的是喷花的飞泉。

师:文字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将静止的事物写得如此生动活泼!作者选用了哪些词语?

生3:“喷花”。

生4:“喷发”。

生5:汗珠不是流淌的,而是“闪”的,一切都活了。

师:冰心奶奶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所以,她的笔下流淌出来的是诗,是童趣。

最好的表达往往是“言”“意”相融的,“言”即是“意”,“意”即是“言”,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滚上几圈,亲身体会语言文字的张力,从而真切地领会文章表情达意的奥秘。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