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原则

  • 投稿Bin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83次
  • 评分4
  • 52
  • 0

◎张 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实施综合性学习既可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也可以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人教版教材每单元后均有一个与本单元教学内容有关的综合性学习,六册书共36个,这些综合性学习从大的方面来说,涵盖了人与人(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就小的方面来说,涉及人生、自然、时间、国家、探险、历史、宇宙、亲情、科技、思想轨迹、传统文化、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实际教学中,笔者用四个学期在八、九年级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实施综合性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由排斥到应付到期待,而笔者由投石问路到小心翼翼到完全放手,师生都经历了一次蜕变。经过两个学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笔者的班上有66名学生,八年级上学期时,笔者将学生按照自然组分成6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由组员推选一位组长。待组长抽签选定本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之后,由组长统筹规划,依据组员的能力强弱,向组员分配任务,力争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本组的活动中来。很快,问题就暴露了:(1)有的组员因为种种原因,拒绝组长的任何提议,要么另起炉灶,要么索性拒绝参与;(2)有的组员对组长分配的工作消极怠工,本着“我不做,总有人做”或者“组长必须要做”的心理,置身事外。于是,八年级下学期,笔者将学生按前后排4人分为一个小组,将最后2个学生并入其他组,这样,就得到了16个小组。因为座位挨得近,学生易于沟通,有什么好的创意可以马上商量,大大提高了效率,矛盾减少许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组多单元少,意味着重复的选题太多,虽然每组呈现的内容有差异,但部分学生明显兴趣缺失。于是,在进行九年级的单元综合性学习时,笔者特意将时间定在12月中旬,将上、下两册书共12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合并在一起,全班学生依旧按4人一组分为16个小组,又有2个小组的学生为使最终的成果尽善尽美,经过自己协商,自愿并入其他组,这样,全班同学被分成了14个小组,只有2个选题是重复的,又因为这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且学生经过前两次活动,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因此,全班同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开放性原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这样建议:“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首先摆脱教材的束缚,促使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八年级下册有《背起行囊走四方》,学生充分调动地理知识,选择不同半球、不同纬度、不同经度、不同地形的典型风景介绍给大家,营造了一场视觉盛宴。面对九年级上册的《好读书 读好书》,学生表示有一定难度,在笔者的建议和他们的商议下,他们最终展示了这样几个环节:我想推荐这本好书、我能抒写读书心得、我要分享美词佳句、我们表演精彩片段、你们猜猜他是谁(猜作者或主人公)。这样,关于读书的内容摆脱了说教的嫌疑。学生推荐的书籍种类多样,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均有涉及,阅读心得细腻真实,这些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实施九年级下册的《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时,举着照相机、摄像机,不仅拍摄了同学的毕业感言,也奔赴各个办公室,要各科老师“爆料”他们的初中生活,然后加以剪辑,适时地插播,引来共鸣一片。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素养,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如果教师能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领域,注重不同学科、不同方法的交叉,开阔学生的视野,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三、实践性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的介绍和讲解,其实,就是要重视实践。对于语言文字的各种运用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学生在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会搜集大量的与本组选题有关的资料,在他们确立本组的中心和重点后,会对这些资料进行取舍与重新整合。例如,有个小组抽的题目是《到民间采风去》,他们先确定“展示甘肃本土民风民俗”的主线,然后通过网络、书籍、拍照、摄像、走访等形式,搜集了甘肃各地的少数民族、风景名胜、文化遗迹、饕餮美食方面的若干资料。但是,学生们发现最后的成果过于庞杂,主题消失了,于是,他们经过反复商议,忍痛割爱,去粗取精,最终成功地向全班同学展示了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味在甘肃,介绍兰州的牛肉面;魅在甘肃,介绍太平鼓、刻葫芦;游在甘肃,介绍黄河风情线;情在甘肃,介绍回族、甘南藏族和肃南裕固族;说在甘肃,介绍兰州方言。主题明确,内容精炼,获得一致好评。

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留给他们充分地体验、探究、讨论、展示的空间,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四、自主、合作性原则

即目标、内容、形式等都由学生自主决定。“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笔者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综合性学习:分组,确定成员,明确分工;抽签,确定选题,明确中心;实施,讨论合作,初步成形;修定,修改完善,形成成果;呈现,组员合作,最终展示;评价,全班投票,选出奖项。除了第一步里的“分组”环节,其他均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学生由被动介入到主动参与,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融入小组的大局,成果自然灵动活泼,学生自然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既要求学生本人的个性化理解、分析,更强调小组的合作意识。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向本组其他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其他组员在此过程中要认真听,领会主要意图,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整合,这锻炼了倾听能力;组员之间就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交流、沟通,该坚持时坚持,该妥协时妥协,最后达成一致,这锻炼了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引导、鼓励性原则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指导者。指导容易引导难。指导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必要时甚至要给予现场示范。教师若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就要不断给学生下指令,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引导要求教师以开放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心声,体会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并且以平等的态度思考学生的想法。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综合性学习时,要讲究程序,考虑梯度,关注个体,耐心细致。笔者在分组时对学生进行干预,而不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是为避免出现强强联合愈强,弱弱联手更弱的局面出现。同时,要求组长具备大局观,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分配工作,而不是等量齐观。在评价阶段,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从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态度三个方面予以客观、准确的评价,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保护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积极开发可资利用的语文资源,通过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唐纳德·R·克里克山克等.教师指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卡罗林·查普曼.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张 燚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