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删繁就简,一以贯之——听马亚妮老师语文课有感

  • 投稿xmen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697次
  • 评分4
  • 24
  • 0

苏发元

一、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应删繁就简,单一集中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不是教一篇一篇的课文,课文不过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学习蕴含其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所以,语文教学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而确定了“教什么”之后,课堂教学就不要再摇摇曳曳,而应“直捣黄龙府”。

马老师上的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前大家讨论认为本课就学习写人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既然确定了“教什么”,导学案上的“学什么”就不宜再写什么“品人物”“品文章”等4条学习目标,应该删繁就简直接写: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2.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在接下来“怎么教”的教学设计中,进行了必要的预习检测后,“互动探究交流点评”部分就直接设题:

1.勾画出课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的相关文字,按照“运用什么描写,写出了梁任公的什么特点”的格式进行分析。

2.勾画出课文中描写听众反应的相关文字,说说这对表现梁任公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作用。(由此介绍侧面描写)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学生自学、讨论、展示、争辩,教师组织总结、评价的方式来进行。之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知识网络,最后进行针对训练。

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要紧凑连贯,一以贯之

马老师上课后把学生在课间展示在黑板上的字词注音解释等一一交流订正后,就转入了对三个问题的依次探究讨论,快到下课,“自我织网”和“对点训练”两部分才仓促进行,显得前松后紧。问题症结就在于字词注音解释和作者等预习结果的“展示交流”用时太多,中间的“互动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太过齐全,有蓄意表现的痕迹,内容上还穿插了品人物、本文是写人物还是写演讲问题的辨析,旁逸斜出,枝繁叶茂,结果冲淡了目标结果的达成。

在教学进程中,为什么有些课枝枝蔓蔓,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还因为确定“教什么”之后,在“怎么教”的时候没有设计一个线索的东西把前后环节串联起来。比如,本课重点教写人的方法,“怎么教”可以设计为:辨识——分析——应用。先出示一些描写的句子,让学生辨识这是什么描写。(包含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估计高一学生大都能辨识,所以就直接改为上面谈到的探究1题:让学生直接勾画描写的相关文字了)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按照“运用什么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的格式具体分析,这就体现了“导”学的性质。最后让学生运用相关描写手法写一个人物描写的片段,这就是运用。当然运用还得指导,比如描写要抓住人物特点、抓住细节、按照次序、运用修辞等等。如此,“教什么”就始终围绕知识和能力来进行,教学目标就落到了实处。又比如,有老师把本课的“教什么”确定为感情,他设计的“怎么教”就按照“韵文之情——讲者之情——听者之情——记者之情”来组织教学,也显得很紧凑。

三、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激励促进,持续给力

过去流行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现在是否可以改为“以知能为主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推”的新三主思想。因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为主导等于教师一直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落不实。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站在学生背后,指导、点拨、激励、促进,充当学生学习的主推手。那么教师在哪些方面主推学生发展呢?

1.学习目标上定向。一篇课文具有不同的学习价值,到底该学什么,需要教师在学生开始学习时就予以确定,课堂生成上也要随时指导或者引导,不必让学生在不必要的地方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有的人就可能在作者引用的三首诗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虽无不可,但毕竟不是重点,即使搞清楚了,无非也是为了说明诗词内容引起了演讲者的情感共鸣而已,和既定的关于本课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相距较远,因此只需了解一下即可。

2.学习方法上指导。比如,让学生分析人物描写,可能就有学生把文中的相关描写读一下,不指名是什么描写,也不具体分析,而是笼统概括一下人物形象。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用“运用什么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的格式来进行具体分析。又比如学生课堂发言中一一指出了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分别表现了梁任公的某方面的性格特点,但没有学生把这些描写综合起来概括一下梁任公总体上是怎样一个人,这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运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梁任公先生来一个总的概括评价。还比如,凡提出问题,学生不经思考就聚在一块合作讨论,这是一种虚假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先自主思考,有自己的主见后再和别人讨论交流。

3.学习进程上激励。小学生之所以爱学数学,就是因为数学题反馈快,做对了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上课也一样,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表现,不管错对,只要敢于表现,教师就要鼓励,尽管有问题或者不完善,我们可以给予点拨指导,但必须及时进行点评,赋予分数,快速反馈,让他给小组挣分,让其他人认可自己、欢迎自己。只有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才能一直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就盼着你来上课了。

4.学习结果上帮助。一堂课结束,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学生通过“自我织网”和“对点训练”来检测,可能构建的知识网络不科学、不全面,或者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的还不到位,这时候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比如,上完本课,学生概括的关于描写的知识可能是人物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细节描写是和概括描写相对而言的,这样的分类不够科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关于描写的科学的分类体系。

5.学习情感上熏陶。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单是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感情价值,也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师生融洽的关系。如果教师能结合《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的讲解把其中蕴含的情感像梁任公先生演讲那样还原出来,这本身就是对学生感情的一种熏陶感染,不需要说教,只要学生能感受到就行。学习进程中对学生的表现一直给予鼓励、欣赏,学生不断受到正能量的传递,越发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市正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