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封闭式管理模式下普通高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对策

  • 投稿黄奎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829次
  • 评分4
  • 80
  • 0

■ 贾中祥 朱仁英

“阅读危机”实际上就是语文学习的危机,就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危机,就是人才培养的危机。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源头活水”,就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应该呈现工具性教学逐渐淡化,而人文性教学逐步增强的态势,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融合与统一,所以不能只把字音、字形、词语、文常等基础知识的落实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拿出大量课内时间让他们好好读书,使他们更好地感悟、品味、积累语言,从中获得更多的人文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正是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基本要求。

怎样解除高中生的阅读危机呢?

一、转变理念,重视阅读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法方式,决定着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抓好学生阅读,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许多年来,很多教师把“讲”当成了“给”,以为多讲就是“多给”,“多给”就体现了教师备课认真,知识丰富,爱岗敬业,于是就有了“满堂灌”。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解,也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做法,“讲”不等于“给”,“多讲”也不等于“多给”。老师的讲解其实和营养师一样,讲得再多,也起不到帮助食客消化吸收的作用的。要学好语文,关键要靠自己去读,去品味,去积累。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这个道理。学习语文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性认识是第一性的,理性认识是第二性的,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多了,自然会上升到理性认识。反之,如果一味地灌输理性知识,却不让别人自己去感知,那理性认识最终是没有作用的。所以语言学习要靠自己去完成,只有读得多了,悟得多了,积累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正如欧阳修所说:“无它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

二、分配时间,强化阅读

明白了多读的好处,就应该拿出大量时间让学生阅读。而封闭式管理下学生从早到晚课程排得满满的,连吃饭、走路都是急急忙忙的,哪有时间去阅读呢?“世移时移,变法宜矣”。教育形势变化了,教学手段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要调整教学结构,重新分配教学时间。课外时间没有了,但语文的课内时间增多了,每周有十四五节,我们应该拿出四五节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样既解放了教师自己,又解放了学生,而且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拿出如此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还必须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也许有些教师早就明白了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多读,不在多讲,也不在多做题,但阅读见效慢、周期长,也许老师今天让学生读了很多,短期内却很难看到成效。与之相反,那些语音、字形、词语、文常、名句之类,只要今天认真做了,明天就能见到效果,应付考试,于是就产生了短期功利主义思想。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接连不断,小组会、年级会、学校大会周周都有,关系到教师的金钱和名誉,影响到教师的前途和利益。于是为了追求短期效应,很多老师让学生成为做题机器,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题海战役由此产生。殊不知这些“催肥素”、“增长灵”顶多只能让学生在短期内“枝繁叶茂”,要让学生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施好充足的“底肥”,而语文学习的“底肥”就是多读、多积累。

三、注重方法,高效阅读

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还必须注重阅读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自在地阅读,即自主式的本色阅读。这种阅读不带别人强加的任何问题去思考,阅读者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选择阅读方法——精读、略读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欣赏、自由地想像,自觉地受到陶冶和感化,这才是真正的“悦读”。以前学生阅读效果不好,甚至不愿意阅读,是因为他们拿到一篇文章后,不是沉下心去认真阅读,而是依据阅读文章后面试题的要求进行机械地训练,这种所谓的阅读,像是背着石头在赶路,又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致使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这就是学生所说的“课内的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的原因。只有让学生的阅读不被功利绑架,不被试题羁绊,沉入文本,返璞归真,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材料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以让他们订阅报刊,购买名著,让学生交换阅读,组织教师每周编印一份《时文精粹》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呼吸时代的新鲜气息。在此基础上,教师激励学生乐读,指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长期坚持,定会达到如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天门市皂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