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情激情内化品德

  • 投稿hina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74次
  • 评分4
  • 36
  • 0

——谈《品德与社会》课的情感教育

黄青

目前,学生作弊行为以及其他不良行为比比皆是,层出不穷,这无疑对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小学培养阶段,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为榜样式教学,单方面强调道德知识的掌握而非道德情感的建立,导致学生的道德知识学习与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偏差,表现出明显的言行不一致以及缺乏良好的道德认知问题。因此,对情感教育的重视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情感教育模式分析

情感模式是一种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新型教学结构,它不局限于对教学知识的传授,更多地注重教学实践。它将教学理论简约化,实现了概括性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它应该遵循一种更具有结构稳定性的教学活动结构,是一种以学生情感培养为策略的教学体系。情感模式中包含着教育元素、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标准,其中教学模式是整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所在,它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情感教育模式是建立在情感内容基础之上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态度性的体验,将个体对客观内容是否出现失去现象的有效体验。总体而言,情感是一种存在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映射反应,它是利用人的社会性完成人与人之问的有效体验,包括对人的道德、情感、理智等各方叫的培育。值得注意的是,情感与情绪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从生物机理出发,情感是一种感官性的反应,而情绪则集中表现在个体心理上的升华。

二、实现情感品德内化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注重对儿童生活基础的课程,实现学生的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内涵的发展。该课程是一门将具体生活融入其中的课程内容,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利用艺术表现手段挖掘其中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故事更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教师的情感参与其中,并利用相应的教学技术设立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作为课程实施主体与指导者,应该进行角色分化与角色进入,了解课程中的角色内涵,真实把握其情感,并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渲染教学气氛。利用此种方式可以唤起学生内心认同与感受。如在《用手描绘家乡》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将家乡中的优美风景展现出来,尤其是引人人胜、予人深思的环境,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挖掘出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之美。通过绘画艺术,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头脑中的家乡,不限制任何标准,实现思维的开放与激发。之后,让学生上台展现自己的作品,并讲述蕴含在其中的故事或感受,按照为什么选择该风景、如何进行绘画以及对该风景的感受的思维轴线进行讲述,带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把握。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多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展开,其中搭载了众多的情感生活体验,不同的故事课程与内容大多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因此,学生优良品德形成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以及思考中来完成。如在《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动性,将课程中潜藏的知识结构有机地整编起来,让学生在具体地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把握家乡之美,如回忆参观景观的过程等。通过该种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故事回忆与故事讲述过程中实现心灵与内容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在具体的情感教育模式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知识能力与接受程度,利用专业手段与方法制造一些生动具体的情景。情景的布置应该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关,尤其是注重其中涉及一些带情感因素的场景。此外,道德品质的建构并不能依靠单独性的工作来实现,它是一种个性化的组合形成,更不能只依靠教师的培养实现,它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才能完成对情感的掌握。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体验上,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这种情感教育与培养让学生掌握对道德认识的掌握,保证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与情感交流。

最后,情感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口才、组织能力等基础能力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应该作为主导者,发挥其作用,实现最有效的梯度安排,从学生角度考虑,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深刻把握课程中蕴含的情感知识,从而完成情感转换。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新社会境遇下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实体课程,承载着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现阶段,应该深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建立“因材施教”模式,深入挖掘小学素质教育阶段的情感教育模式,打破传统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间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小学)